• 32阅读
  • 0回复

花径缘客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7
第6版()
专栏:

花径缘客扫
佘树森
一夜西风,颐和园万寿山上那些杨树、梧桐、寿黄丹,该又叶落满径了吧?
太阳刚刚升起,我这位“不速之客”,便来到了颐和园。可是,铺展在我面前的那方砖砌成、鹅卵石镶边的甬道,依旧是那么光洁、明净,犹似刚擦过的镜子,闪着初阳的容光。我踏着这明镜似的小路向前漫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颐乐殿……走过了一个院落又一个院落,一路上,三三两两的清洁工人同志,有的推着胶轮小车,有的背挎着铁制清洁箱,有的挥动着扫帚,正在把地上的最后一堆尘土,最后一撮残叶,收进车斗或清洁箱内。刷刷的扫帚声,沙沙的皮轮声,轻轻的震荡着园林的寂静。
我走过谐趣园,折往后湖,沿着湖边往西走。湖南岸,正是万寿山的北坡。这儿杨树很多,其间还杂以梧桐和红叶树,一阵风来,便落叶纷纷。可是这里的方砖卵石甬道,同样是明亮如镜,而且连两旁的土坡上,都清整一新。这时,前边山坡树林深处,隐隐有声。我循声找去,只见四五个园林工人同志正在用竹耙或扫帚,收拢地上的枯枝残叶,旁边还立着几个被树叶撑得鼓鼓的麻袋,准备运去沤制绿肥或充当燃料。看到这些,你不仅要赞美园林工人的勤劳,而且更会被他们这种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你想,偌大一座园林,从早到晚,天天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游人,脚步蹴起的尘土,不经意抛却的果皮纸屑,再加上这秋末冬初之际,西风不断撒下的枯枝残叶,——园林的清整啊,该是一项多么繁重的劳动!可是我们的园林工人同志,他们不管雨雪风霜,天天都是睡在游人之后,起在游人之前,刷洗,打扫,整理,布置,孜孜不倦。从游人最多的昆明湖畔的殿、堂、长廊,直到僻静幽远、游人罕至的后湖、深山,他们没有一处不扫到。不仅是脏的地方,彻底打扫;而且是干净的地方也要重新扫过。当你问他们:“像那样干净的地方也要天天都打扫一遍吗?”他们便对你无声地笑笑,那笑容里流露出理所当然的神情,然后向你说道:“灰尘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你现在看着干净,这是因为天天打扫的缘故。倘若一天不扫,就看出脏来了。我们惯了,一扫帚没扫到,就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啊,他们说得多么好啊!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起,我们在思想和工作中,不是也应该像这勤劳、认真、一丝不苟的园林工人一样,处处检查、天天打扫,而养成这个良好的“惯”字吗!
这些园林工人同志,数年如一日,辛勤劳作,他们干惯了,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因此,他们不把它挂在口上,而是将它藏在心底,化作劳动的力量和愉快。有一位刚刚走上这个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有一次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向我说道:“我们那儿,每天五点多钟就起床,浇水、搬花,扫地,擦门窗、桌凳;等游人陆陆续续进园了,我们有些人还要继续做清整工作,保持园林卫生,其他的人,有作讲解的,有作买卖服务的,有去参加园中各种栽培、护理、修整等劳动的,你不要看表面上俱是花木、山石,幽静得很,其实,在那园林深处,正在紧张地忙着哪!晚上,等游人散去、静园以后,又要把盆花搬好,把散乱的器物收拾停当,才开始休息。生活是很紧张、劳碌的,但干起活来却很舒畅欢悦,心里总觉得仿佛天天都在过节,天天都在准备迎接自己亲爱的客人。”
这是多么真挚、亲切而美好的感情啊!亲爱的同志们,当你踏着那明镜似的花径,留连于湖光山色之间时,你可曾感到那满眼美景之中,还有一层园林工人的感情色彩在熠熠[yì 义]闪光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