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根据防治旱涝的不同要求 吉林因地制宜办水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8
第1版()
专栏:

根据防治旱涝的不同要求
吉林因地制宜办水利
据新华社长春二十五日电 吉林省因地制宜地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到十一月中旬,已开工的工程有一千二百多项。
吉林省历年粮食产量不够稳定,丰收年和歉收年的产量相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而歉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旱涝自然灾害比较频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今年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对抗旱、治涝进行了统一规划,发动广大社员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土质肥沃,是这个省商品粮食主要产区。但这里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地势低洼,常常内涝成灾,影响粮食增产。人民公社化以后,经过初步治理,这里已有一半易涝耕地免除了涝灾。今秋,这个地区又有计划地开工兴建一批治涝工程。目前,开工的十一项重点工程,已完成了今冬计划工程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各县和公社小片涝区的治理,也作了统一规划,做到上下游兼顾,蓄水泻水合理。现在,许多生产队都根据当地的统一规划,集中力量修建各项工程。全省今冬明春的治涝工程完工后,将增加防洪抗涝面积三十六万亩;原来防洪抗涝能力较低的一些工程,也将得到改善。
吉林省西部地区经常遭受风沙干旱威胁。这里的干旱面积约占全省易旱土地的百分之八十。春季保苗是这里争取好收成的重要环节。多年来,这里的农民都是顶浆早种,坐水播种或浇水后再播种。为了进一步解决坐水种的水源和灌溉用水,这个地区的公社正在打井挖泉,建立抽水机站,并且计划改造土井二千眼,增加出水量。经过今冬明春的建设,西部地区旱田水浇面积将增加一万四千亩,坐水播种面积将增加七十五万多亩。
东部山区和半山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又是稻田较多的地区。这些地区就以水土保持和整修灌溉工程为冬修水利的重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