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地拉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1-28
第4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地拉那
本报记者 李克
我们来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一下飞机立刻感到这里气候温暖。阳光特别灿烂,照得人暖洋洋的。再加上阿尔巴尼亚同志和我们简直是一见如故,到处是热情的握手,友谊的微笑,使人有一种处身在温暖的家庭里的感觉。
我们沿着地拉那的街道进行了多次巡礼。地拉那是个美丽的城市,全城就像是一座布局精美的大花园。街道上生长着一排排的相思树、高大的白杨和秀挺的海枞,它们像多彩的屏风一样把一座座别墅式的住宅笼罩在绿荫里。许多结实累累的无花果、桔柑和具有南国风味的棕榈、芭蕉点缀在各个住宅之间,使这座城市更加增添着特别迷人的魅力。
地拉那是一个富有革命战斗传统的城市。它曾是阿尔巴尼亚反对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解放后,它继续坚定地高举着反对帝国主义的旗帜,从亚得里亚海畔发出响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声音。地拉那在“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口号下建设着,大踏步前进着。现在,我们在全城都看得到密密麻麻的脚手架,伸展着臂膀的起重机。为了了解地拉那的建设情况,我们在市中心一所楼房里访问了首都总建筑师科乔同志。科乔同志告诉我们说:“地拉那今年正在扩建和新建十二个工业项目,其中包括玻璃、耐火砖、火柴等工厂。这些企业建成后可以减少国家对这些产品进口的依赖。此外,首都今年还要为居民建造一千二百套住宅。”科乔同志在向我们介绍地拉那建设时,特别强调说,“苏共领导曾经企图为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建设制造困难,地拉那文化宫就是一个活见证。”他站起来推开临街的窗子,指着斯坎德培广场东边一幢正在建设的大建筑物说:“这就是地拉那文化宫,它本是苏联赠送给地拉那人民的礼物。苏阿关系恶化以后,苏联方面在一九六一年召回了专家,停止了对这座建筑物的施工。他们甚至带走了全部设计图纸。当时留给我们的只不过是一片地基。”科乔同志激动地接着说:“这并没有吓倒我们。我们一定要把地拉那文化宫建设起来,而且要把它建设得更好。我们召集了本国优秀的建筑师,重新完成了设计。现在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继续进行建设。这座占地八千平方米,容积达六万立方米的宏伟建筑,预计可在两年内建成。”科乔同志说:“经济封锁没有能阻挡我们。我们在建设中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它国家的帮助。中国正帮助我们在地拉那建设一座拖拉机零件厂和一座木材加工厂。”我们在地拉那访问了不少人。他们在谈到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时,都表露出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地拉那的黄昏是一天中最动人的时刻。像巴尔干其它地区一样,地拉那的居民习惯于在傍晚时沿街散步。每当夕阳的余辉映在高耸在地拉那天际的达依蒂山顶,暮色刚刚降临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地拉那人就涌上了街头,在宽阔的马路上来往漫步。当我们也随着像节日游行队伍一般的人流沿街散步时,我们在散步的人群中看到了政府的部长,机关干部,作家和演员,工人和市民,他们携儿带女,和相识的人寒暄致意,显示着阿尔巴尼亚各阶层人民的亲密无间和团结。他们安详的举止显示出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沉着和坚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