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山中试验十三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03
第2版()
专栏:

山中试验十三年
本报记者 魏文华 赵昌春
在泰山北坡一带,经常可以见到一位老科学工作者,翻山越岭出没于茂密的果林中,和群众一起研究果树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他就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设在历城县的山区试验站的技术员朱睿祖。山区的人们亲昵地称呼他“老朱”,喜闻乐道地讲述老朱参加建设山区的事迹。
捕“神虫”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我们来到泰山北坡的时候,正是满山柿子成熟的季节。人们首先告诉我们关于朱睿祖在柿林里捕“神虫”的故事。历城县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山果产地,柿子的产量占很大的比例,是当地群众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柿树较多的石栏、石匣、鹿跑泉三个村庄有这样一个民谣:“石栏石匣鹿跑泉,不收柿子过歉年。”可是,一九五○年,山里的柳埠区有十三万株柿树遭受虫灾。这种害虫名叫柿毛虫,昼伏夜出,群众治不了,把它当成“神虫”。这年柿子减产三分之二。为了帮助群众防治虫害,当时的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派技术员朱睿祖来到这里。那时,柿毛虫不仅啃光了柿树的幼芽,又在啃吃嫩叶,有些柿树甚至已枯死。群众感到束手无策,只好用杆子暴打果树,或者砍掉树头,或者把树连根刨掉。
朱睿祖原来是研究园艺的,从来没有见过柿毛虫,不知从何处下手防治。怎么办?回去吗?不!他深切体会群众渴望消灭柿毛虫的心情,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和群众一起研究防治办法。他在柿毛虫为害严重的石栏村住了下来,一面查书籍文献,一面走访老农,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揭破“神虫”昼伏夜出之谜,确切掌握它的活动规律,他和几个果农,晚上提着灯笼在树下观察,连续熬了许多个夜晚,观察到二龄后的幼虫,每天傍晚上树,黎明前下树潜藏到地堰石缝中;而一龄幼虫上树后,白天躲在叶子的背后,不再下来。后来,他又蹲在地堰石缝口观察柿毛虫的生活史,把柿毛虫产卵、孵化、化蛹、羽化等细节,都确切地记录下来。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终于揭开了柿毛虫全部生活之谜,为研究防治方法积累了可靠的资料。
如何防治呢?当地群众中有没有什么经验呢?朱睿祖到处走访老农,了解到有人在柿毛虫长到约一指长时,在树干上涂抹沥青防治,有些效果;只是因为费料又伤树,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方法了。这种防治办法给朱睿祖以启示。他首先在室内找几截木棍涂上几种杀虫的混合农药,捉来一些虫子进行试验,效果很好;然后和果农一起上山试验,把农药涂在树干上,收到杀虫而不伤树的效果。于是,通过现场示范表演和在各种会议上介绍,消灭柿毛虫的办法很快地就推广到全山区。为了把柿毛虫消灭在发生前,在冬春修理地堰时,他又协助生产队组织群众搜杀卵块。由于搜杀卵块、涂药辅以喷药,到一九五三年,终于基本控制了危害柿树多年的柿毛虫,使当地柿子产量大幅度上升。
朱睿祖还和试验站的其他科学技术人员一起,研究防治了危害核桃的草履介壳虫、山楂星毛虫等害虫。
“尝果会”
历城县山区到处生长着核桃树,是山东省核桃主要产区之一。但是核桃结果一般要十年左右。如何促使核桃早结果,这是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朱睿祖在文献上看到枫杨嫁接核桃能提早结果的记载,但不知如何接法,也不知当地是否有这种经验。有一次,他听说刘家峪有一棵三四十年前嫁接的“枰柳(即枫杨)核桃”仍在结果,就立即跑去察看。因为嫁接果树的农民已经去世,问不到嫁接方法。后来,朱睿祖四处打听,又找到了八棵枰柳核桃树的线索。他向当初的嫁接人详细地询问了嫁接的经过,学会了嫁接方法,并且经过试验证实枰柳核桃树可以提前结果。
在推广嫁接枰柳核桃的方法时,有人说枰柳核桃又苦又辣不好吃;有人说出油不多。为了打消这个疑虑,在枰柳核桃采收时,试验站和乡人民委员会共同召开了一次核桃品尝座谈会,邀请一些有怀疑的人来参加,当场品尝普通实生核桃和枰柳嫁接的核桃。结果,谁也分辨不出哪是实生核桃,哪是枰柳核桃。后来,又用科学方法分析两种核桃的成分,它们所含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基本一样。群众的疑虑打消了,嫁接枰柳核桃的方法就成功地推广了。如今山区有的枰柳沟变成了枰柳核桃沟,不少枰柳核桃在嫁接四五年后即开始结果。这一濒于失传的技术,在这里恢复了青春。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品尝苹果的故事,也和朱睿祖有关。
朱睿祖从上山之日起,就着手调查山区果树品种资源,发现这里从来没有栽过大苹果树。和群众谈起栽苹果树的事情,许多人都说难搞。他想:百闻不如一见,还得用事实来宣传。他从济南买来苹果,在亓[qí其]城公社柏树崖村的一次群众会上让大家品尝,同时座谈栽苹果,启发了大家栽苹果树的积极性。为了不让果树与粮棉争地,他和群众一起,在砾石复盖从来不种东西的“糠石梁”山岗上试建果园。他帮助规划,进行技术指导,又到济南、泰安等处帮助购来树苗,陆续栽起五千多棵苹果树。他和试验站的其他技术人员,每年都来帮助管理,按时进行技术指导。苹果树在一九五八年结果,几年来,苹果产量年年增加,今年山中气候虽然不好,还收了两万六千多斤。
目前,山区其他地方也栽植了苹果,引来金帅、红香蕉等九个品种。肥城桃、巴梨、茄梨、玫瑰香葡萄等也开始引上山来。这里的一些穷山变成了花果山,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爱山区
朱睿祖从十九岁进入一个“农事试验场”起,从事果树园艺工作已有三十三年。他前二十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一直没有很好地展开研究工作。解放后上山十三年,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在山区建设上面。尽管山区交通不便,村庄分散,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一想到山区人民的需要,他就坚持下来,并且越来越爱山区,最后把家也搬上山来了。当年上山时,他是一个壮年,如今五十二岁了,还经常翻山越岭,和群众一起进行果树的试验研究工作。
他对待科学技术问题,严肃认真,从来不辞辛苦地进行实地调查试验。他说:“科学上可不能有‘大概’两字。”他知道要取得山区人民对科学技术的信任,一定要讲求实际效果。因此,每当向群众推广科学技术,或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问题时,他总是亲自和群众一起试验、观察,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一次刘家公社黄巢峪子生产大队核桃树发生草履介壳虫,队干部来找他,他随即翻过大山去现场进行观察,了解情况后,先试验用药杀虫,让群众看懂了再去喷药。今年夏天,听人说有一种金龟子害虫,大概在夜间十二点前后上树危害果树。他就和试验站的一个同志一起,傍晚到一棵树下坐定,一直观察到深夜,把情况搞清楚了才回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