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报告文学的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08
第5版()
专栏:

报告文学的丰收
秦犁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文学园地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报告文学特别繁荣旺盛。全国各地报刊上,标着“报告文学”字样的,以及未注明这一字样,但属于这类品种的通讯、特写、厂矿史、公社史、村史、街史、家史等等,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如花似锦,目不暇给。如果说,前两年报告文学与其他文学品种相较,显得有些寥落的话,那么,今年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报告文学这朵艺术之花,正在大放异彩。
今年三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召开了报告文学座谈会以后,不少地区,如陕西、广东、湖北、云南和上海等地的报刊编辑部和作家协会分会,都先后号召和组织作家、记者、业余作者,运用报告文学这一犀利武器,迅速、直接地反映现实斗争,反映我们时代的革命精神,鼓舞教育人民群众。报纸和文艺期刊上,也陆续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探讨这一样式的特点和写作问题。
这些做法,对繁荣报告文学创作,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报告文学的发展,无论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题材的多样和风格的多样,以及写作队伍的壮大等等,都显出了优异的丰收景象。在思想艺术质量上,出现了一批奇葩,为众人赞赏,广为传颂。
写工业战线先进人物的,魏钢焰的《党的好女儿赵梦桃》①,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出色作品。
写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的,黄宗英、张久荣的《特别的姑娘》②,是一篇深受读者赞赏的优秀之作;武剑青、梁发源的《金色的青春》③和易征的《月是故乡明》④也是两篇较好的作品。
写“南京路上好八连”的,过去不仅发表过大量通讯,还有根据这个连队的事迹创作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个连队坚持革命传统、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光辉事迹,是广大群众熟悉的了,但郭小川、马玉才、胡瑞松写的《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⑤,却以精辟议论,获得了读者好评。
写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冯健、周原的《“管得宽”》⑥,是一篇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好作品;于雁军的《耿长锁的老战友》和刘真的《孤儿——战士》⑦,也很受读者欢迎。
写闽南抗旱斗争,显示党的三面红旗巨大威力的,李峰、林俊卿的《九龙江上抗天歌》⑧,郭小川的《旱天不旱地》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对广大群众,尤其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阶级斗争历史教育方面,工厂史、公社史、家史等,发挥着特殊的战斗作用,是生动有力的活教材。这类作品中,李累、之光的《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们》⑩,是一篇怵目惊心的报告;老红军黄锦思根据自己的家庭遭遇写的家史《宁死不屈》?,也是一篇感人的文章。直接反映目前农村阶级斗争的作品数量不多,王利滨的《一座油榨房的诞生》?,是其中较好的一篇。
列举以上十多篇好作品的名目,远不能包括今年报告文学好作品的全部,但从一斑可窥全豹,仅从以上作品我们已可看出,在短短时间内,我们的收获是多么丰富!

一篇作品的好坏,生命力的大小,首先在于它是否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是否传达出了我们时代的革命声音。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不允许掺假或虚构,它的可贵之处,是以真感人。这种特点,就要求作者,从真人真事中,把那些能够体现我们时代精神的思想和情绪、愿望和要求,生动、真切地揭示出来,去鼓舞教育读者,推动生活前进。
上面提到的报告文学作品,不论写的是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或群众性的斗争,或新人新事,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们时代的共同特点: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新的社会风尚和新的道德面貌,以及人和人之间新的关系。因此,从这里,我们得到的是鼓舞,是感奋,是充满信心的战斗热情。
《党的好女儿赵梦桃》写的是陕西省国棉一厂纺织女工、劳动模范赵梦桃。赵梦桃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创造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学先进、帮后进等先进事迹,过去报刊上曾有过不少报道,这篇作品所以特别感人,不仅材料比其他文章丰富,更重要的是作者用事实的逻辑和形象的感人力量,令人信服地写出了我们的时代怎样培育出赵梦桃这样先进的人物,赵梦桃的思想和行动,又怎样在发光发热,影响、推动生活前进。作者在这样的高度上,充分地展示了赵梦桃光辉四射的思想、纯净优美的心灵。赵梦桃的感人力量在于:把车间当作战场,哪里困难,就冲向哪里;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把帮助别人进步,当成人生最大的幸福;如饥如渴、一点一滴“向先进的学,向一般同志学,向后进的学,为工人阶级采粉酿蜜”;不计个人得失,把荣誉看成是“党的威信,工人阶级的威信”,高举红旗一举到底;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说:“我能动,就要干!”她的广阔胸怀,她的时时刻刻以集体为重的无产阶级本色,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作品对赵梦桃的这种革命精神,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和细节,予以充分有力地描绘,一个坚强战士的形象屹立起来,一颗伟大的心灵坦露出来,深深感动着读者。
《九龙江上抗天歌》和《旱天不旱地》,都是写闽南抗旱斗争的。闽南漳州平原今年遇到千年罕见的七个多月大旱,却获得了奇迹般的丰收。这是闽南人民全力以赴斗争的结果,是充分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结果。两篇作品,都充分反映了群众的斗争精神,以及小我服从大我、牺牲局部利益、顾全整体利益的共产主义风格。
在大旱之日,漳州平原龙海县委提出“九龙江有水不算旱!”这个口号,立即成为封江堵河、拦江水灌溉稻田的战斗行动。但位居上游的玉枕大队,原靠江水灌溉的两千亩稻田要被旱掉;江水改道,榜山公社的一千多亩稻田,要变成一片汪洋。玉枕人、榜山人发扬了“丢卒保车”的精神,漳州平原的十万亩土地得救了。榜山人、玉枕人的高尚风格,迅速传播开去,在漳州平原家喻户晓,成为竞相效法的榜样。闽南全区大大小小的封江堵河工程有五千二百处之多,发扬“榜山风格”和“玉枕风格”的社队,不计其数。正是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发扬,使“上下游、成世仇”的老观念翻转了,屈服于鬼神、屈服于大自然的思想一扫而光了,罕有的大旱被征服了,丰收的奇迹出现了。两篇文章,都着力反映了这种风格的感人力量,以及这种风格出现后,群众同心齐力与干旱斗争的动人景象。当江水滚滚,流入纵贯漳州平原的九十九湾渠时,《九龙江上抗天歌》的作者,记下了热烈、动人的群众场面,人们鼓掌、跳跃、欢呼,像祝酒似地品尝“救命水”,兴奋得到夜晚十二点还不散……。《旱天不旱地》的作者,描绘了这样奇特的景色:不少水库干涸了,大川成了小河,小溪、小塘,水井大都无水了,公路两旁的树叶和山上的野草枯黄了,但无边无际的稻田里,却荡漾着半人多高的绿色波浪,稻穗又长又粗,一片丰收在望景象。
在这千载罕见的大旱年,我们听到从漳州平原传出的不是哭天动地,不是唉声叹气,而是欢呼雷动,笑语声声,这不正是我们时代不同凡响的乐章!我们看到的不是赤地千里,而是绿波荡漾、丰收在望,这不正是我们时代最有特色的精彩图画吗?
《特别的姑娘》、《金色的青春》和《月是故乡明》,写三个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北京高中毕业生候隽,广西省玉林县高中毕业生杨业林,广东中山县高中毕业生刘国源,都是初上农业前线的新兵。虽然他们还没来得及建树什么丰功伟绩,但他们毕竟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经住了一场考验。他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时代的知识青年,正在经历着一个与劳动群众结合的深刻革命。这个革命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是知识分子工农化的开端。这是前代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做的事,我们今天的知识青年,勇敢地迈出了伟大的一步。
《耿长锁的老战友》和《孤儿——战士》写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的四个孤儿,怎样在集体的关怀、耿长锁的爱人徐树宽的爱抚下,长大成人。通过四个孤儿的成长,反映了我们新社会的道德风尚,并显示了农业集体化的强大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一下就可看出它的重要性,但也有不少事情,乍一看去,似乎平凡、微不足道,如果深入挖掘,找出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它的意义便显露出来。譬如采矿,报告文学作者,既要善于采撷露天矿石,也要善于探查和挖掘地下矿藏。
例如,经常发生在河南省湾马村的争吵,乍一看来,似乎非常平凡、琐碎:有人上树扳柴,折了队里的树枝;有人拔了队里一棵小树苗……一些人出来管,另一些人不服管,于是发生了争吵:“就你管得宽!”“我就要管得宽!”
这是损害集体利益的旧思想和维护集体利益的新思想在争吵。这争吵,发生在湾马村,它的意义却远远超出湾马村之外。为了集体的一草一木,理直气壮地说:“我就要管得宽!”这是农村集体主义思想高涨的声音,是我们时代的声音。
类似这种争吵,你也许听到过,没有深思,轻轻放过去了。但《“管得宽”》的作者却抓住这个线索,深入采访,反复进行思考,把湾马村的争吵和广大农村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热爱集体、公而忘私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民思想上引起的变化联系起来,便看出了它的重大社会意义,传出了我们时代的声音,使“管得宽”这句略带讽刺意味的老话,获得了新的生命。
又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一个战士拾到一分钱交公,另一个战士噗嗤一声笑了。指导员表扬了拾钱交公的那个战士,和那个笑的战士谈了话。如果孤立地看,拾到一分钱交公,的确算不了什么大事,难怪那个战士会噗嗤一笑。八连的好事不胜枚举,也许有的作者会将这件“小事”忽略过去。但《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的作者,却对这件事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加以鞭辟入里的议论,把一分钱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的道德标准联系起来,和八连以后出现的一千三百九十多人次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联系起来,那一分钱交公的事便放出光彩,它的意义便远远超出用数字可以计算的了。
正因为作者挖得深,看得透,往往在人们已经熟悉的事情上,作深刻的思想剖析,所以好八连的事迹虽然是大家熟悉的了,但《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仍然深深吸引读者。这是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也是一切好的报告文学作品需要做到的。

报告文学这种样式,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样式。它可以是形象化的政论,也可以是白描式的叙事文,可以用散文写法,也可以采用电影手法。叙事、抒情不拘一格。这不仅可以发挥不同作者的才能和特点,而且也是不同喜爱的读者所需要的。上面谈的一些作品,有的取材相同,艺术风格不同,同样能受到读者欢迎,达到好的效果。
《九龙江上抗天歌》和《旱天不旱地》都写闽南抗旱斗争。前一篇,作者没有直接出场,从剖析抗旱斗争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入手,把群众沸腾的情绪、动人的场面,组成了气势雄伟的画面。文字凝练有力,感情充沛,调子高亢。后一篇,作者更多地通过自己的眼睛,把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所见所闻,传达给读者。
《耿长锁的老战友》和《孤儿——战士》,都写四个孤儿成长的故事。前者用的是白描手法,文风比较质朴;后者的作者刘真,在这篇作品中,仍保持着她的个人风格,文字清新流畅、抒情娓娓动听,读起来如临小溪清泉,给人以清爽宜人之感。
《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尚风格》和《“管得宽”》,都以议论见胜,文中虽无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但在叙事中简单几笔勾勒出的人物,都是生动的。后一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女社员杨仙。过去她为丢一个小倭瓜,就扎草人,浇开水,一天三遍咒人,今天为了维护集体的财物自豪地说:“我就要管得宽!”这个素材选得很好,生动地说明了农民经过集体化运动,思想在变。一个小小例子给文章增加了形象的说服力量。
《特别的姑娘》的作者,采用了她熟悉的电影手法。以侯隽出现开场,以“小机灵”出现煞尾,中间有侯隽和“小机灵”在学校报名、落户豆桥、两人发生矛盾等回叙。这些虽然不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但并不使人觉得头绪不清,倒感到新颖别致。
报告文学的作者队伍扩大了,不但有不少作家、记者运用这个武器,迅速地、直接地反映现实斗争,而且有大批的业余作者参加了写作。这不仅对壮大、锻炼写作队伍有好处,而且对进一步扩大题材范围带来有利条件。

在今年三月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以及报刊上发表的一些评论文章中,关于报告文学的时代精神问题、真人真事问题等,曾进行了不少讨论。从今年的创作实践看来,这些问题似乎已经解决或接近解决了。关于报告文学应反映时代精神问题,大家的意见原是一致的,从发表的作品看,有的虽然做得还不够,但不少作者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关于真人真事,在能不能虚构的问题上,曾有过意见分歧。从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作品看,绝大多数的作品是确凿的真人真事。许多优秀作品,在读者中已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证明这样做是对的。
报告文学要求写真人真事,但不是要作者刻板照像、有闻必录。好的作品,对素材总是经过提炼和剪裁的,而且在构思方面,有文学的特点。没有这种必要的艺术加工,便无从产生报告文学。目前有些作品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最常见的现象是:写先进人物,平列、堆砌一长串先进事例,事件与事件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往往“见事不见人”,读起来非常沉闷,读完后,人物的精神面貌到底怎样,留不下多少深刻印象。有些作品写的先进人物专业性比较强,往往有陷入写技术性问题的缺点。
这些缺点的产生,有的是思想理论水平问题,有的是艺术表现能力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根基不深厚。深入群众斗争生活,观察、研究生活,悉心体察群众的思想情绪,对一切文艺工作者都是重要的,对迅速直接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报告文学作者,更是加倍重要。现在有些作品浮光掠影,不够扎实有力,作者深入生活不够是个重要原因。
目前报告文学的兴盛,不过刚刚开始,存在一些缺点也是难免的,在继续发展中,经过努力,有些缺点自然会被克服。我们庆喜已得的成果,预祝明年获得更大丰收。
〔注〕①载《陕西日报》六月二十六日,《延河》七月号,《人民文学》七、八月号(改题为《红桃是怎么开的?》),《中国妇女》九月号。
②载《人民日报》七月二十三日。
③载《广西文艺》七月号。
④载《南方日报》十一月二十二日。
⑤载《人民日报》五月八日。
⑥载《人民日报》七月五日。
⑦均载《河北文学》七月号。
⑧载《北京日报》六月二十一日。
⑨载《人民日报》六月二十一日。
⑩载《中国青年》第十四—十五期,《光明日报》七月九日、十一日。
?载《中国青年报》七月十六日。
?载《长江文艺》第六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