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读“党的好女儿赵梦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08
第5版()
专栏:

读“党的好女儿赵梦桃”
吕江
有读者说,《党的好女儿赵梦桃》(魏钢焰作)这篇报告文学之所以感动人,主要是赵梦桃本身感动人。
赵梦桃本人确实感动人。她来自旧社会的黑暗底层,在苦水血泪的浸泡中过完了童年生涯。新社会拯救了她,她在党的阳光照耀下长成为一个先进工人的典范。她进纺织厂十一年,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四十二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她的技术,本来不算“尖子”,但她集思广益,创造了“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她体弱多病,进得车间,却像战士上了战场,勇猛异常。最突出最感人的,是她在“帮”字上的一贯作风:对同志政治上关心、生产上鼓励、技术上协助、生活上体贴。单是不顾自己既得成就和荣誉而把好车换给别人,就有十一次之多。
是的,感人的报告文学必须有感人的题材作基础,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感人的题材未必一定能产生感人的报告文学。既称为报告文学,就不能只有报告没有文学;写的是人,就要用形象来感染人而不是用道理来说服人。而用形象感染人,也还有意义的大小、思想的深浅、感情的强弱、形象的浓淡等等高下之分。这种种,决定于作者的思想感情、观察事物的深度广度以及笔底功力。
且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个题材的?
首先,对赵梦桃这个人物,作者不是一般地孤立地描述的,作者能够比较充分地揭示出:她不是空前绝后的一个,而是继往开来的新的一代的典型;只有我们这样的时代,才能哺育出这样的典型人物;而这样的人物必然又会反过来影响时代,促使时代的步伐走得更快更有力。这就深化了主题思想,使读者从这一滴水看到整个大海,又从整个大海看清这一滴水。
有人疑惑:这本是赵梦桃自己的思想行动所显示出来的,作者不过是“让事实说话”罢了,为什么值得称道呢?是的,作者没有凭空发现或硬加进“伟大意义”,不过是让事实说话罢了。但世上没有纯客观的事实;事实在通过作者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以后,就不能不带着作者的认识和感情。这是其一。其二,人物是“局中人”,不可能在主观上或当时当地就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整个时代联系起来认识;作者是“局外人”,就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把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上来透视,放到时代意义上来估量。所以,虽说是“让事实说话”,要做到既不拔高又不贬低、恰如其分,是需要作者的真知灼见的。只有当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无产阶级的观点、方法,去深入挖掘、认识这题材,更确切地说,是深入挖掘赵梦桃这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她的精神境界,更进一步认识到这境界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之后,作者才能获得这种真知灼见。这位作者,正是因为能够深入挖掘并把握住了这题材的时代意义,使之像一条红线一般贯穿全篇,所以循着这条红线到最后,读者会同作者一样自然而然地得出全文的结论:
就在这个时刻,千万株红桃正在默默地伸枝抽条,吐蕊展瓣!
红桃象征赵梦桃。在我们社会里,像赵梦桃这样的人物正在大批地无声地成长茁壮起来。这结论多么令人信服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其次,从通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的笔尖是自始至终蘸满了革命激情和阶级挚爱的浓墨的。作者笔触所至,赵梦桃及其时代便都得到了异常热烈的赞美和颂扬。作者的革命激情奔腾澎湃,常常止不住要直接出面抒情和议论。这使全篇调子像一首政治抒情诗,又像一曲壮丽的颂歌。曲调高昂,但不空喊;深沉,但不低回;细腻,但不繁琐。而且没有唱尽写绝,往往还恰到好处地留给了读者以广宽深远的思索余地。
这仅仅是文章风格问题吗?不。这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反映我们这样革命激情充沛、阶级感情深厚的社会,及其所哺育的这样一个革命激情充沛、阶级感情深厚的人物,轻描淡写怎么行?也只有用这种同等思想感情的笔触,才觉相称。要想使读者受到感染而激动起来,甚至燃烧起来,作者自己无动于衷、不动声色,怎么行?也只有靠作者自己首先激动、燃烧起来,才能达到。
作者的这种洋溢热情,并非是外加的词句,也没有游离人物本身的思想感情之外。作者简直不像是在写旁人,却仿佛是在写自己,是那么熟悉,那么坦率。作者笔触或喜或怒或哀或乐,都能与人物同呼吸、共甘苦,曲尽了人物的喜怒哀乐。
可以举出《太阳》这一节为例。赵梦桃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坐在这些最优秀的革命战士中间”,感到“自己真像投入大海的一滴水:飞腾、回旋于这海水之中,既那样微小,又如此巨大”。快开会了,她“探起身子,向主席团的中间望着。多少个不见天日的旧中国黑夜!望不尽阳光普照的新中国春天!眼下,她就要亲眼看见这轮光辉的太阳了”。毛主席致词了,赵梦桃“仔细看着毛主席的手势、笑容,琢磨着开幕词里的每一个字”,忽然感到,“你在他面前,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几十亿劳动人民都在身边”。选举时,旧社会的苦难遭遇、新社会的幸福情景,一下子一幅一幅地涌现到赵梦桃眼前来,于是,“她举起了笔,在毛泽东的名字上,端端正正,浓浓地画了个圈。她要为那些不能来的亲人们也投上一票!她要在这名字上留下对党的深情和誓言”……
这些思想,这些感情,究竟是赵梦桃一个人所有的,还是作者也有的?不,都不止。读完这节,你会感到一阵共鸣,会感到作者传达出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亿万人所共有的。
本来,出席“八大”并非是赵梦桃本人创造的感人事迹,全章也没有什么曲折的动人情节,似乎不易写好。但作者却铺陈渲染了整整一个章节。是多余的吗?不。作者通过赵梦桃在会场上的几点细节和几点心理活动,表达出了她与整个党、整个人民、整个时代之间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得合情合理,有胸襟,有气概,使它成为全篇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再次,作者在素材的选择、剪裁、提炼上,也很见功夫。赵梦桃的感人事迹是那么多,如果报流水账,不仅篇幅庞大臃肿,而且反而会把人物的生动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意义湮没在材料的堆积中。材料不在多,在于精,在于有代表性。你看,作者没有过多叙述她在旧社会遭受的全部苦难,只把它压缩在一个章节里;仅仅对她向二姑借钱以及为了挑起家庭重担而在笸箩里坐完了她的整个幼年这两件事,稍加铺叙,就刻划出了她的性格,并对旧社会作了有力的鞭打。作者着重描写的是赵梦桃在新社会的翻身、觉悟、考验、成长、成熟等各个阶段的经历。但也不是有闻必录有事必记。例如,作者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她创造的一套“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甚至根本没提她四十二次被选为先进生产者的事;对她那著名的十一次“把好车让人把坏车换给自己”的事迹,也只提了其中三次。但是,读者通过这些既概括而又具体细微的描绘,仿佛通过一面放大镜,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出:她为什么和如何“一点一滴地学习别人的长处(包括一些妒忌她难为她的人),把它变成了集体财富”的;她为什么和如何总要“把每一个同志心里的火煽旺,要不让一个伙伴掉队”;她为什么和如何一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她为什么和如何“既经得起困难的考验,又经得起荣誉的考验”的……作者选择细节,都赋予它们一定的任务,就如三次换车(实际概括了十一次换车),作者写它们,大前提相同:
……有人问:“人家都想到好车上去,你们梦桃,可专往坏车上跑!”
对,“专往坏车上跑!”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往战线最激烈的地方跑!向最困难最关键的地方跑!
对,“专往坏车上跑!”不只是为了在技术上去支援,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坚定同志们的信心,鼓舞她们的斗志!把工人阶级的毅力,韧力,在大家心中竖起!
三次出现,三个角度,在大前提下又各有具体任务。第一次说明:在党的利益面前,赵梦桃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帮助人,听了反话也不反感,却点醒了她,使坏事变成好事。第二次说明:她在换车时遇到了比车子的故障更要吓人的猜疑、冷淡……等等人为困难,却勇敢坚韧地克服了。第三次说明:当她在全省提出按日完成计划的挑战竞赛以后,经过深思,更深刻地认识到“荣誉”与“先进”的关系,仍然毅然决然继续换车。
一个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工人阶级的形象,出现在这三次换车以及其他一些情节中,活生生地印进读者的心目中去了。
作者描写赵梦桃坚韧持久地“一定要打开小韩的心”,“一定要把这盏灯拨亮”,“叫她满肚子的蝴蝶飞满车间”这一节,也是作品中最最感人的章节之一。
总之,《党的好女儿赵梦桃》写得思想深刻、感情炽烈、形象生动、十分感人。是不是也有不足之处呢?我以为,还不够精练和头绪较散是它微小的缺陷。
不幸,赵梦桃同志只活了短短二十八年的岁月(作者写出这篇作品时,她尚在人间)。一位非常可敬可爱的阶级姐妹离我们而去了,这是我们队伍我们事业中的大损失!什么时候提起来,什么时候都会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但在痛惜之余,读一读这篇报告文学,就会感到:她一生虽短,却发出了万丈光芒,映照得我们的日月增辉,山川添色。她留给我们的财富,岂止在她生前!这财富是不受生死之限的,千秋万代,永存人间。一个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永远活在我们的心坎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