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实验室里两代人——“南开一号”除莠剂的诞生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0
第2版()
专栏:

实验室里两代人
——“南开一号”除莠剂的诞生及其他
新华社记者 李正杰
最近,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接到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寄来的一份试验报告说,他们用“南开一号”除莠剂作了小区域的田间试验,在每亩棉田里撒上一斤这种药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杂草都死掉了,而棉花没有受到一点影响,棉株的出苗率、成苗率和结桃数都很正常。
在这之前,北京农业大学寄来的试验报告中也说,“南开一号”杀草的持久性很长。他们在一公顷棉田里撒上一点五公斤以后,曾连续观察了五十一天,结果,除草率一直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些还没写出正式试验报告的单位也预先写信来说,“南开一号”对玉米、高粱、豆子等农田的杀草效果也很好。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是一九六二年十月成立的。这个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没有等待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再动手开展科学研究。他们在化学系过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和化学系的教师密切配合,不仅研究出“南开一号”除莠剂,而且对元素有机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在短短的一年里,他们一共完成了十多个研究项目,合成出除莠剂、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刺激素等不少新农药。
这个所的四十八名研究人员,绝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之中除一半是化学系的教师兼职从事研究以外,另一半专职研究人员中,有二十三个人是去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著名的化学家、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教授和化学系副主任高振衡教授兼任正、副所长,另一位副所长陈天池教授和几位老教师,都是杨石先的学生。在研究所成立的第一天,杨石先就提出:“到实践中去边干边学,要尽快地给国家作出成果来。”
“南开一号”是化学系很早开始研究的一个项目。研究所成立以后,这项研究很快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指导这项研究的农药研究室主任陈茹玉,把教学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到实验室里了。有时哪怕只有十分钟或者五分钟的时间,她也要跑来观察一下青年人的试验进程,随时帮助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年轻的研究人员干脆就把实验室当成了家,有时为了得出一个结果,一连作十几个小时的试验,连吃饭和休息都忘掉了。他们一点一滴地摸索着试验中的规律,认真地观察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尽管如此,一个一个的困难还是接踵而来。有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刚刚试验出一个结果,但紧跟着重复进行试验时,突然又变成另外一种结果,或者根本试验不出来了;有时,试验来试验去,反而把需要的东西试验没了。
“不行就重新来”,谁也没有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试验研究中的困难反而把年轻的科学工作者锻炼得更坚强了。他们为了提前试制出样品,每天三班轮流试验。天还不亮,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就开始了,到夜晚,实验室里仍然是灯火辉煌。作完试验的人都主动留下来帮助别人洗刷仪器,干些下手活,整个研究所形成了一个互相关怀的集体。在“南开一号”眼看就要试制出来的最后关头,不料又遇到了拦路虎:产品不纯。这时,青年研究人员陈金龙立即要求让她来作一次重结晶。这位刚刚迈出校门不久的姑娘,耐心地一次又一次进行重结晶,一直作到第六次,合格的“南开一号”终于在难以计数的波折中诞生了。
同“南开一号”一样,这个研究所试制出来的另外一些化合物,也都经历了各种不同的艰苦过程。研究所发现,有一种杀虫剂的效能很高,但是要制备一种中间体,减少它对人畜的毒性,才能推广使用。五年前,化学系就开始探索制造这种中间体。研究所成立以后,继续进行这项研究。大家以顽强的精神克服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青年讲师王琴孙见到有些特殊仪器买不到,影响了研究的进度,他就到处搜集文献资料,然后结合试验研究中的体会,自己动手画图设计,先后制造了蒸馏器、元素分析仪等一百多件仪器设备。最近,他们终于试制出了这种中间体,并且利用这种中间体试制出七种新型的有机磷杀虫剂。
“不要多向国家伸手要东西,要多给国家出成果出人才。”杨石先经常这样嘱咐大家。这个所的实验室是化学系的旧实验室,在缺少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他们照样进行了许多重要而复杂的研究工作。他们到仓库里找来一些废旧的仪器零件,一件一件地修好。在各个实验室里,可以看到他们用几种破仪器的有用部分“嫁接”成的一些奇怪的仪器。
一年来,这个研究所在研究队伍比较年轻,仪器设备比较简陋的条件下,既培养锻炼了人才,也研究出不少成果。谈到这些成绩的时候,老教师齐声夸奖年轻人求上进、肯钻研、进步快;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则异口同声地说,这都是老教师把着手教的,他们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只是刚刚迈出头一步。看来,这两者的结合,就是这个研究所一年来的全面小结。(附图片)
著名化学家杨石先(右)同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天池教授,就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工作交换意见。
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