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0
第5版()
专栏: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文潮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就其广义来说,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和副业。畜牧业不仅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国民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的各生产部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畜牧业同其他各业一样高速度地、按比例地发展,才能使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更加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以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畜牧业的发展。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也指出:“畜牧、运盐、纺织是边区农民的三宗主要副业。而牛与驴的繁殖,对农业与运盐业有决定的作用,……羊的繁殖,对被服有很大的关系”②。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又指出:“养猪是关系肥料、肉食和出口换取外汇的大问题”③。党的八届十中全会认为:“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和其他副业”④。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牲畜是“制造肥料的机器”,并“被当作劳动力使用”⑤。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我国的这个农间谚语正确地说明了农业内部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五谷丰登”是在“六畜兴旺”基础上的“丰登”,“六畜兴旺”则是在“五谷丰登”基础上的“兴旺”。可见,没有种植业的发展,也就没有畜牧业的发展;同样,畜牧业得不到发展,种植业也就不可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农作物的生产,除了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日光以外,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多种化学元素。一般所用的肥料分为两大类,即有机肥料(主要是农家肥料)和无机肥料(化学肥料)。牲畜的厩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是氮、磷、钾的最重要来源。根据科学部门的测定,每吨厩肥,约可以增产一公担(二百斤)农产品。一年中,每匹马产生七吨厩肥,牛十吨,羊约零点五吨,猪一到一点五吨。一头牛每年的液体和固体排泄物是一万四千多斤,每百斤牛粪(包括液体排泄物)含氮、磷、钾约二点四一斤。羊粪的肥效更高,每百斤羊粪含氮、磷、钾三点六五斤。可见,一头牛、一头羊就是一部“制造肥料的机器”。厩肥的优点在于:价格低,能改良土壤,也为使用化学肥料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化学肥料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情况下,在农业生产上还需要大量使用农家肥料,大力发展畜牧业,这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肥料最主要、最大量的来源。即使在将来我国化学肥料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无机肥料还必须和人畜尿粪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肥力,培养地力,避免土壤的分化。
牲畜在农业生产上,也“被当作劳动力使用”。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面貌,就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前,农业生产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的操作,农村中的运输也主要是依靠人力和畜力。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和耕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中多种经营的开展,所需要的人力和畜力也日益增多。当前,我国基本情况是一般地区普遍感到畜力不足,特别是被当作“劳动力”使用的马、牛、驴、骡显得更缺。因此,牲畜负担的耕地面积过重,已不能满足农业耕作、农村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需要。牲畜动力的不足,除影响牲畜本身的生长和繁殖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除了一方面将现有的耕畜喂好、养好外,根本出路则是大力发展“被当作劳动力使用”的马、牛、驴、骡大牲畜。世界各国经验证明:即使在将来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上所需要的动力将还是机、马、牛相结合。畜力将还是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农业中的各种辅助性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将还需要“被当作劳动力使用”的马、牛、驴、骡来完成。例如,美国在实行半机械化的五十年中,农业上所用的动力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是由牲畜提供的。日本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六年,平均每个农户全年使用牲畜工作的时间占百分之七十,使用动力机械的时间仅占百分之三十。
第二,牲畜的毛、皮、肉、奶等畜产品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人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轻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重工业所能提供的技术装备和一部分原材料,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农业所提供的原材料。毛纺织业、肉类奶类加工工业、皮革工业等轻工业发展的快慢,就要看畜牧业能提供的毛、皮、肉、奶等畜产品的多少。而毛、皮、肉、奶等畜产品的多少,又直接受大小牲畜头数的制约。因此,只有畜牧业发展了,毛、皮、肉、奶等原料才能增多,毛纺织业、肉类奶类加工工业、皮革工业等轻工业也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当然,随着化学工业的日益发展,对于毛、皮的需要,可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由合成材料来代替;但是无论如何,所有肉食和奶类以及部分毛、皮还必须依靠畜牧业来供应。马克思说:“家畜是由生殖过程而繁殖的。此外,它又会供给种种常年的生产物,如‘牛奶,羊毛,皮革等物材;这种物材,和森林中取得的材木一样,是工业劳动的最初基础’。”⑥可见,发展畜牧业是发展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基础之一。
畜牧业发展了,除了供应轻工业生产以更多的原材料外,还可以直接供应城乡人民更多的肉类、蛋类、奶类等生活资料。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逐步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肉、蛋、奶畜产品是人民食品中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毛、皮也是人民重要的服装材料。人民不但要吃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副产品,穿棉布等一般衣着,而且也要吃肉、蛋、奶等畜产品,穿呢绒、皮革等衣着。我国是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如果每人平均一天吃二两半肉,一月就是七点五斤,一年是九十斤,那么,全国一年就需要六百多亿斤,以每头猪净肉一百斤计算,就需要六亿多头。每年要屠宰这么多的猪,上一年猪的存栏数就要将近十亿头。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为了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让全国人民吃得好些,穿得好些,就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创造丰富的畜产品。而且,畜牧业生产可以补充种植业生产的不足。人民在食品中多消费肉、蛋、奶等畜产品,就可以少消费粮食、食油等农产品。在衣着上多穿用毛、皮,就可以少穿用棉布、棉花。
第三,畜牧业是重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之一。
畜牧业的技术改革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援。只有重工业发展了,才能为畜牧业提供实行技术改革所必需的各种机械设备、动力、运输工具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没有重工业的支援,畜牧业生产就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不可能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畜牧业发展了,为畜产品进行加工所建立起来的毛纺织工业、肉类奶类加工工业、皮革工业等轻工业也就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这些工业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动力等生产资料也要依靠重工业来提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商业性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国内市场,首先是生产资料的国内市场——牛奶加工用的器具,房屋,牲畜的厩舍,从陈旧的三圃制改为多区轮作制时所用的改良农具等等”⑦。可见,畜牧业也是重工业产品的重要的国内市场之一。
第四,发展畜牧业生产,也是增加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
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畜牧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财政收入,在我国全部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一点,在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地表现得特别明显。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畜牧业。
畜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畅销出口物资,在出口总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的八年间,我国各种畜产品的出口总值可以换回钢材一千多万吨。可见,迅速发展畜牧业,扩大对外贸易,可以换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物资,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发展畜牧业也是增加集体经济和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牧区,牧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主要是取决于畜牧业的发展。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查干哈达人民公社,解放初期牲畜只有二万六千头,一九五八年公社化以前增加到四万一千头,今年又增加到八万四千多头。近五年中共向国家交售了三万六千多头牲畜。人口比解放时增加近四分之一。过去全社百分之八十的牧民靠国家贷款维持生活,现在百分之八十的社员在银行里有存款。过去只有八个牧民识蒙古文,现在百分之七十的青壮年识蒙古文。许多崭新的蒙古包里,摆设着收音机、缝纫机、闹钟、暖水瓶,还有新添置的红漆衣柜。在农业区也是如此。由于畜产品的商品率比较高,经济价值比较大,发展畜牧业就能增加社、队集体经济和社员个人的收入。陕西省岐山县枣林公社枣林大队东堡子生产队一直重视发展畜牧业,耕畜头数稳步上升,总头数由一九五四年七十一头,到一九六二年十月止,发展到一百二十九头,基本上改变了过去畜力不足的状况。畜多肥多,施肥量相应增加,粮食连年稳定增产。集体经济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发展了十几项集体副业,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更多的肥料和资金,社员来自集体方面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不断改善。
第五,发展畜牧业,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五十多个兄弟民族结合而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除汉族外,主要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藏、塔吉克和裕固等少数兄弟民族,人口约三百万左右。解放前,我国各少数兄弟民族的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内外反动派残酷统治和剥削下,过着极为悲惨和贫困的生活。加之,历代反动统治者特别是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歧视和压迫少数民族的政策,因而使得各少数兄弟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比汉族地区更为落后。随着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从而开拓了一个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友爱、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时期。虽然如此,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民族之间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在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少数兄弟民族,所以发展畜牧业生产,不但可以繁荣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各少数兄弟民族人民的经济,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综上所述,可见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集体经济和个人的收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二六页。
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
③《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六九五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公报》。
⑤《列宁全集》第三卷,第二二六页。
⑥《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第五八页。
⑦《列宁全集》第三卷,第二三四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