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彝族人民粉碎奴隶制枷锁沿着社会主义大道迈进 大小凉山生产建设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1
第2版()
专栏:

彝族人民粉碎奴隶制枷锁沿着社会主义大道迈进
大小凉山生产建设蓬勃发展
据新华社成都十日电 本社记者周祖佑、徐宜道报道:四川省大小凉山昔日的贫困面貌已经难于辨认。这个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粉碎奴隶制的锁链和实现农业集体化后,正以飞跃的速度发展着农业生产力,全凉山彝族自治州到处呈现着一片兴旺繁荣的景象。
凉山彝族自治州解放前还基本上处在奴隶社会阶段。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春这里进行了民主改革,并在一九五八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从那时以来,全州的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这个历史上的缺粮区,从一九六○年起,粮食已经自给有余。今年全州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六十,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八。畜牧业生产也有很大发展,到今年九月止,全州牲畜总头数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六。
记者在秋收季节到这里访问的时候,只见过去的野岭荒坡上,荞麦、玉米刚刚收完,嫩绿的麦苗已经出土。一条条新修的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清亮的泉水正流向农田。村旁路边,许多长方形的竹篓一字排开,篓子里装满籽粒饱满的金皇后玉米。不少农业社干部和社员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过去,人们只是在荒地上放把火,烧掉茅草,用木棍撬开泥土,撒下种子,然后就等待收获。如今彝族人民已经有了比较齐全的铁质农具,一般田地都经过两犁两耙;播种、栽秧、施肥等农活的质量,有的已不亚于先进的汉族地区。
自治州有关部门作过以下统计:现在,全州已有水利工程三千四百多处,这些水利工程绝大部分是合作化以后兴修的。全州农民近六年来添制各种农具一千四百多万件,比一九五八年初完成民主改革前增加二十多倍;还推广了山地犁、玉米脱粒机、手摇风车等农具十八种。同时,并先后购买农药五十多万斤,农械五万多件。推广的玉米、油菜、小麦等外地良种也在十种以上。
凉山彝族自治州约有彝族七十万人。在实行民主改革前,奴隶约占彝族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他们根本没有兴趣也没有力量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奴隶主阶级更百般阻挠生产力的发展。一九五八年春这里完成了民主改革。全州奴隶获得人身自由后,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他们在这年秋天就基本上实现了全州农村的高级合作化。五年来,全州农村中的五千一百多个高级社日益发展和巩固。组织起来的彝族人民意气风发,他们干出了前人未曾梦想过的许多事业,实现了农业生产上的许多重大变革。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彝族人民实现的最重要变革之一。过去这里许多地方普遍使用木犁耕地,每户奴隶平均只有一件铁质农具。民主改革前,人民政府曾在这里无偿发放过大批铁质农具,但由于奴隶主阶级的阻挠和破坏,这些农具并没有全部能用来发展生产。喜德县一个奴隶主就曾把人民政府发放的二十多件铁质农具,暗地收集回炉,打制成一条八十多斤重的扣锁奴隶的铁链。实现合作化后,各农业社纷纷购置农具,扩大生产。人民政府也发放和供应了适合各地区需要的各种铁质农具,并在各县普遍建立农具厂,又帮助全州的每一个乡都安设起红炉,组织起农具生产和修配小组。现在,全州农村需用的铁质农具已经能够基本上由当地供应,平均每个劳动力有铁质农具三至五件。
在奴隶社会里,兴修水利只是人们的幻想。有时要修一条小小的水沟,也由于各个奴隶主不肯让路,只得中途作罢。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州跨区、跨乡、跨社的大、中型水沟就有一千多条,使成万亩荒地成了良田。雷波县关家坪地方的四十多户彝族农民,数十年前找到一股水源,翻山过岭修起一条十五里长的堰沟,把一片坡地改成水田。不料奴隶主苏有古硬说堰沟流经他的土地,强迫大家逢年过节给他送财礼。有六户奴隶背地流露出不满情绪,就立即被苏有古派人把他们全家杀光。人们受不了奴隶主的剥削,这条堰沟终于废弃下来。民主改革时,关家坪残存的二十多户群众哭诉往事,斗倒了奴隶主。他们组织起合作社,在附近合作社支援下,迅速修复了这条十五里长的堰沟。现在,这条堰沟灌溉着五百多亩稻田,连年保证着水稻丰收。
组织起来的翻身奴隶,满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理想,打破了奴隶制度留下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禁忌,干劲冲天地发展生产。他们在过去奴隶主不准触动的“神地”上开垦出肥美的土地,在昔日奴隶主冤家械斗的战场上种出了丰硕的粮食。他们不再听信所谓病虫等灾害是“天降灾祸”的说法,千方百计战胜冰雹、干旱、病虫等灾害。拔海二千六百米的昭觉县烂坝乡,原有一片三千多亩的烂泥沼。奴隶主一直说这片地是“天神”不准耕种的地方。解放前,虽然也有人排干积水,千辛万苦开出一小块土地,但是,却马上被奴隶主霸占去,逐渐又废弃成荒。一九五八年,这里成立了二十六个高级农业社,人们立即订出开荒规划,成千名社员一起出动,挖掘了许多条排水沟,又重开新河,叫两条河流改道。现在,三千亩烂泥沼全部变成了良田,全乡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今年,全乡每人平均生产粮食已达九百五十多斤,最高的马竹社每人平均粮食产量在一千五百斤以上。
大小凉山解放前只有扶岩攀藤的羊肠小道,甚至没有一条驿道。今天这里已经修建起一千一百多公里的公路和七千多里的驿道。在交通沿线出现了一个个新的城市和村寨,并且有了金属冶炼、机械、电力等新兴工业。千百年来,在广阔的凉山地区没有一所学校、一所医院、一家商店。如今全州已有七百多所小学和七所中学,并普遍有了商业和医疗机构。
大小凉山的翻身奴隶们热爱自己新的生活。记者在这里访问的时候,无论到哪一个村寨,都看到农村商店里顾客盈门,姑娘们正在赶制新衣,小伙子们在忙着翻晒新粮,不少人家又在新建住宅。许多社员殷勤地引导我们参观他们的新居,请我们尝尝他们的饭菜,要我们分享他们的欢乐。彝族人民在歌颂今天幸福的日子时唱道:“羊毛织的察尔瓦(披毡)很多很多,拿最好的献给恩人毛主席;玉竹编的斗笠很多很多,拿最好的送给恩人毛主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