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中国—革命诗歌的源泉——访一位古巴诗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5
第3版()
专栏:

中国—革命诗歌的源泉
——访一位古巴诗人
新华社记者 袁木
著名的古巴革命诗人比达·罗德里格斯,在他不久前访问中国的短短一个多月期间,曾经在旅途中写下十多首新诗作,讴歌新中国的成就和古中两国人民的珍贵友谊。
初次访华的比达·罗德里格斯,是多么希望更多地看一看他渴慕已久的新中国啊!根据他的愿望,他在中国的每一天几乎都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参观访问日程。他长途跋涉万余里,到过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沙、武汉、广州,访问了许多工厂和农村。尽管旅途匆匆,他仍然在那晨光熹微和夜阑人静的时刻,甚至在火车上或飞机里,凝字铸句,反复吟哦,在长的达一二百行、短的也有数十行的十多首诗中,吐露了诗人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感情。比达·罗德里格斯说,他在中国写下的一些诗,“是一个在中国伟大革命面前深受感动的古巴诗人的心声”。
是什么扣动了诗人的心弦,而且他是如此迫切地要把自己的激情倾吐出来?在诗人离开中国的前夕,记者曾带着这样的问题访问了他。
五十四岁的比达·罗德里格斯虽已鬓发半白,但仍然容光焕发,精神奕奕,语音宏亮。那天晚上,当我来到他的寓所时,诗人身穿一套到中国以后新做的灰色中山装,正在整理行装。他为我斟上一杯中国的清茶,一面邀我一起观赏中国朋友送给他的中国绘画等礼品,一面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对我说:“回国以后,我可以把自己的房间布置成为充满中国情调的友谊之家了。”
虽然我们过去从不相识,但顷刻间好像我们的心已经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可巧的是,就在我访问诗人的那天,他听说中国作家出版社已经把他在中国写的诗汇集成册,即将付印出版,曾为这本诗集赶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这篇序言正好回答了我所要了解的问题。
诗人在他的访华诗集的序言中写道:
“对于一个革命的诗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同中国人民接近并同他们共同生活一个时期,更能得到丰富而纯洁的诗的源泉和灵感了。
“中国人民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牺牲精神,以像长征那样光荣的奇迹,实现了有典范性的革命,而现在他们又以巨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意志保卫着革命,毫不妥协、毫不动摇地把革命进行到底。
“这样,从我刚来到中国的那一时刻起,革命的诗篇就迎向我来。我唯一的工作,只不过是收集它并用语言来概括它罢了。
“在工厂,在车间,我找到了诗,因为那里正在进行着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伟大战斗;
“在广阔的人民公社里,我找到了诗,因为那里取得了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农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中,我找到了诗篇,因为中国人民亲切地理解并实现着光荣的共产党及其领袖、各族人民的带路人毛泽东主席所阐明的伟大革命真理:以自力更生为主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每天每时,我都多次地被证实,中国人民、中国革命及其领袖们对全世界目前还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各国人民具有深切的、伟大的友情,在这方面,我也找到了诗篇;
“全体中国人民每天都显示出对于我的祖国的爱戴、支持和团结,因为古巴正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前方战壕里进行着伟大的战斗。在这方面,我更以双倍深刻的激情,找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诗篇。”
这些就是诗人对新中国的印象的概括,也是他在他的访华诗作中反复抒发过的主题。
不过,作为一个诗人,他用来表达感情的最好的方式还是诗。因此,当我听了比达·罗德里格斯关于他的那些访华诗作的具体创作经过的介绍,并且读了他用心血凝成的那些热情诗句,才更深刻地了解到这位古巴诗人的情怀。
诗人告诉我,当他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参观访问时,他到处看到在中国人民中蕴藏着伟大的创造潜力,同时也看到中国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因此,诗人在题为《中国人民的手》的这首诗中,写下了他对中国人民的自力更生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赞歌:
“这首诗要歌唱中国人民的手,
歌唱勤劳的手,不倦的手,
像不可摧毁的?拱那样
支撑着那条从今天通向未来的
革命的大桥的手。
看吧!这是从不懈怠的手,
是播种、锻冶、铸造、建筑、收获的手,
仿佛茂密的林木,把河水拦阻,
把大山凿穿,把堤坝兴建,
把荒漠变成翠绿的稻田。
这是在鞍山的高炉中,
熔炼祖国的明天的手。
这是中国人民的援助的手,
伸向受压迫被掠夺的弟兄,
直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
这是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一切为着未来而斗争的人民
团结友好的中国人民的手。”
诗人在访问中国以前曾经读过中国作家茅盾早年写的小说《春蚕》。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通宝”,是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典型。今天,古巴诗人看到的中国农村一片欣欣向荣,人民公社为中国农民开辟了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诗人在他写的《向人民公社致敬》一诗中,怀着无限的深情,要把他的诗作为“一支充满热爱与怀念的歌”,献给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罪恶制度吞没了的“老通宝”:
“请听吧,老通宝:
今天,你的子孙
能够快乐欢笑;他们
今天
有了幸福的权利;他们今天
高唱着歌,不再害怕到明天
歌声又变成他们的眼泪。
请听吧,老通宝;
今天,你的村庄
是人民公社的一部分;
你的家乡不再有恶霸、地主和债主;
你的子孙,是他们自己生活的主人,
是他们耕种的土地的主人。
今天,人民公社像巨大的动脉,
祖国的青春的血液,
在里面汹涌奔腾地流动;
它们是未来的基础,
它们是为明天而扎下的深深的根子。”
自从诗人踏上中国的土地那一天开始,他就感觉到他“头顶的蓝空是哈瓦那的同一碧空”,北京好像欢迎“最亲密的老朋友”似地向他“微笑”,所有的中国人在谈到古巴时都怀着“最炽热的感情”。这些感受和辞句,诗人曾经把它们分别写在《早安啊,北京》、《广州有两颗星》等诗作中。诗人还告诉我,他在武汉参观为古巴生产订货的汽车配件厂时,一位先进生产者代表全厂职工,曾经捧出一个闪闪发光的汽车零件,上面刻着“赠给亲爱的比达同志:誓死保卫祖国,我们必胜!”的字样,送给了诗人。比达·罗德里格斯双手接住礼物,在中国工人兄弟面前流下了热泪。此情此景,后来就成为他创作《关于一个字的诗》这首友谊诗篇的契机。诗人在这首诗里写道:
“我发现在新中国的语言中,
古巴这个字魔力非凡。
这个字意味着:
斗争和牺牲,
不屈不挠和意志坚定,
刚强和英勇。
这个字也说明:
不后退一步,
不妥协,
不投降。
这个字还表明,
生命和希望;
而对帝国主义,
它却意味着绝望和死亡。
在严重的危险面前,
它意味着信心和胆量,
哪怕赤着脚,
赴汤蹈火,
也决心奔赴社会主义的幸福目标。
在那里,
在武汉汽车配件厂的车间里,
我重新学会古巴这个字。
它好比一个透明的水晶杯,
注满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纯洁的友谊。”
我在这里不可能逐首介绍诗人的访华诗作的创作经过及其内容。但是,我还不能不提到的是,当我同诗人握手道别时,他曾经郑重地谈到,他在初次访问中国以后,特别是到湖南访问了毛泽东主席的故乡以后,就一直想着要写一首诗,来歌颂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怎样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又怎样成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指路明灯。他已经想好了这首诗的结构和其中的一些章句,但一直还没有下笔,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主题。诗人激动地说:“当我回到祖国以后,我要尽快地把这首诗写成,同时也要尽我的可能把它写好,然后再奉献给我最亲爱的中国兄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