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漫评话剧《汾水长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5
第6版()
专栏:剧评

漫评话剧《汾水长流》
杨扬
今年,在我们的话剧舞台上,接连出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的好戏。由梅阡、禾土、任宝贤依据同名长篇小说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汾水长流》,就是新出现的这样一个好话剧。它在反映农村阶级斗争上,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成果。
这个戏的改编抓住了原著的基本精神,经过剪裁、集中与丰富,着力表现了汾河岸边杏园堡农业社巩固过程中两条道路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戏剧冲突展示的是一九五四年农业合作化初期的斗争,但我们从戏里又强烈地感到有更加新鲜的战斗精神和现实意义。改编者是从今天思想战线上阶级斗争所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认识与表现了当时农村矛盾斗争的面貌。
在杏园堡新办起的农业社,能不能巩固和发展,是这个小村里两条道路斗争的突出内容。整个戏以此为主要纽结,表现出不同阶级不同思想的人物间所发生的矛盾和斗争。戏一开始,从防霜、抗旱、解决缺粮问题和处理退社风波、到收麦扩社和打退破坏阴谋,每一步前进无不交织着复杂的阶级斗争。剧本以阶级分析的观点表现了人民内部思想分歧,特别是在农业社领导和党内所表现的思想分歧,并以细致有说服力的笔触写出了这些分歧还在和敌我矛盾交错着。以党支部书记郭春海为代表的坚持革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正团结群众向困难斗争,党员副社长刘元禄却只想个人发财致富,处心积虑要把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戏里对富农分子赵玉昌阴险地进行政治、经济破坏活动作了深入的揭露。正像郭春海说的,在社会主义
“这条道上并不是一马平川”。资产阶级影响和旧社会习惯势力还在侵蚀、熏染着人们,刘元禄、姜玉牛热中于走资本主义道路,郭守成、孙茂良这样落后农民还有浓厚的小生产者的旧思想,反动富农分子总是企图破坏,这就是《汾水长流》用真实的戏剧冲突所表现出来的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图画。
这个话剧以热情的调子歌颂了杏园堡农业社在斗争中巩固、扩大的胜利,歌颂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然而,通过当时这段斗争生活的表现,戏里还充满着切合当前思想斗争需要的昂扬的革命精神。那就是这个戏依据原著所写的人物矛盾,突出地抓住了几个党员、几个同时翻身分地的贫农走的不同的路和不同的表现,从而强烈地显示了必须坚持革命,必须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真理。刘元禄和郭春海曾经并肩斗过地主,然而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两人走的是不同道路。郭春海日夜辛勤为社会主义事业工作、斗争,刘元禄却从作小买卖到倾心资本主义道路,他从自己过去受的坏影响发展为叛离阶级兄弟,在富农诱惑的泥坑里愈陷愈深。他排斥贫农王连生入社,他主张在抗旱时去跑运输,他极力阻碍集体经济的发展。同志对他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给他谈过去斗争的经历,在他身上唤起的一点痛苦也被富农的黑手掩住了、抹掉了。刘元禄“一点贫农味儿”也没有了,他被资本主义的利欲熏了心。从郭春海与刘元禄的矛盾已经较有力地提出了阶级斗争在办社中反映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改编者从几个贫农形象的刻划中,也都贯穿着彻底革命才是他们唯一正确道路的思想。与刘元禄这个被染黑了的人截然对立的还有贫苦而热爱社会主义的王连生,他认定只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才是“光明大道”。郭守成、孙茂良这样的人都有受苦的过去,但思想上旧影响较多。他们从摇摆到较坚定,显示了杏园堡社会主义力量的吸引力。
戏剧表现阶级斗争不仅在于对矛盾斗争提炼得深刻有力,也还要善于写出斗争中的不同人物。这个话剧在艺术表现上的长处,首先就是较好地写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几个人物,从而有力地、生动地显示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阵地上的坚强力量。郭春海、王连生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感人有力、富有光采,从而使整个戏在表现原著提供的矛盾斗争内容上,有了更突出、更强烈的感染力。郭春海形象的塑造,改编者用了很大的力量。在原著基础上,话剧通过他和刘元禄一系列的斗争,表现了他有坚定的原则性但又很注意说理的性格。在王连生入社问题上,他予以坚决支持,那种强烈的阶级感情很动人。处理退社风波和刘元禄给王连生栽赃引起的风波两场,都较好地表现了他的干练和坚定。戏里写他和刘元禄的矛盾比较突出有力,使人对他在阶级斗争中坚守社会主义阵地的丰采感受较深,因而以他为代表的正面力量就显得写人并不算很多但尚较有气势。自然,如能把张虎蛮、郝同喜等人在剧情发展中写得更有戏些,那就更会增强对正面力量的表现。
王连生是在话剧舞台上出现的一个有新鲜意义的形象。这个穷苦、耿直的汉子那种热望入社的感情,和入社以后成为社会主义热情捍卫者的行动,较深刻地表现了我们农村贫农下中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戏里抓住原著对这个人物表现的几个重要情节,又加以改动渲染,就更动人地写出这个人物的可爱的劳动者性格。他入社三天就以主人翁态度想出抗旱挖泉办法,就要管那些退社的事。戏里把他阻拦分种子的情节加强了,写他挺立库门又因饿而晕倒,表现了他宁肯自己受困也不许别人损害集体利益的品格。这个淳朴的、无私的人,是光明磊落的。在受到刘元禄用两捆麦子栽赃陷害时,那种为集体利益受损害而对老婆发怒摔面袋,是他性格刚正的表现;知道误解了老婆,那种坦率认错,又是多么温和、诚恳。而在大雨来时,他用全家仅有的一床被子去盖社里的麦子。虽然,戏里没有写他思想进一步提高,但这个人物作为农村社会主义队伍的积极分子,是已经表现得很出色了。
阶级斗争的过程也教育着群众认识阶级斗争。郭守成作为旧思想较深厚的老农民,他从在两条道路上有些疑虑到认识的提高,在戏里表现得是生动可信的。戏里郭守成体现了小说里人物的基本面貌,他勤劳但又自私,他不敢妄想大发家,但津津注意小便宜,这对集体事业不利,他自己也常吃剥削者的亏。他被赵玉昌给坑了私卖的两袋粮食,自己用社里麦喂牛,又撑死了老牛。改编者让郭守成原来自叹吃亏跌斤斗的话放到赵玉昌面前去说,让人联想到他曾夸赵玉昌“这二年进步了,见谁都挺和气的”那段话,这些都有力地点明了郭守成的最大弱点就是眼睛望小算盘而缺少阶级觉悟。接着,郭守成从自己吃亏的教训,坚决拒绝了赵玉昌叫他去否认看见刘元禄栽赃的事。最后还有郭守成揭发赵玉昌坑骗粮食真相的一笔,更显出郭守成这样性格的老农摆脱旧思想所已能达到的认识,对这种老农的思想改造是写得合分寸的。
这个戏还有个有意义的尝试,就是对富农赵玉昌的刻划,没有把这个阶级敌人写得简单化。赵玉昌造谣、挑拨、坑骗、拉拢等等活动,戏里写得较有深度。这是个阴毒、狡诈的富农分子。他拉刘元禄下泥坑的手段是嘴甜心辣、又诱又压,较充分地表现了他两面三刀的作法和剥削者的利己哲学。
至于富裕中农姜玉牛,这是由原作两个富裕中农周有富、姜玉牛综合而来。原作分两个人在艺术构思上是有道理的。周有富是自恃家底厚,搞个换工不合理的互助组长期与社对抗,最后在农业社发展的冲击下才入社的,这个人物的入社有力地显示了扩社的成效。姜玉牛是作为在社不安心,动摇不定的。两个人性格不同,代表的富裕中农类型也不同。现在如果为了突出前边说的人物关系,这方面缩为一个人,也还可以,但可惜在性格表现和情节组织上都还留有揉合的、不自然的痕迹。
但是,从总的来看,这个话剧给反映我们农村阶级斗争带来了新的成绩。演出风格也明快、朴实,充满着我们时代革命人民不畏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乐观自信的精神。人物语言也很有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展开冲突的层次分明,人物线索大致贯串始终又有相应的变化。还有运用剧中人郝同喜这农村文艺人材作幕间介绍点出每场主旨,都使这个话剧有便于群众接受的优点。希望这个戏在演出中不断改进,成为向群众进行阶级斗争教育的优秀的形象的教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