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拉萨而今无乞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17
第2版()
专栏:

拉萨而今无乞丐
新华社记者 毕月华 宗子度
拉萨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游民乞丐的城市。而在五年前,这里的游民乞丐曾达到居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
所有在旧社会被迫流浪街头的人,现在都过着新的生活。青年人参加了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其中许多人还建立了新的家庭;适龄儿童进了学校;一些孤老残废的人,也在政府专门设立的收容院里度着幸福的晚年。
拉萨原是西藏农奴主的统治中心。自从这个城市建立起人民政权以后,就着手收容安置游民乞丐,这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五年来,人民政府安置就业的共有八千七百多人。他们多数是因破产或逃租逃债而流落到拉萨的,有些人已全家行乞二三十年。
人民政府把有劳动力的游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现在,大多数人成了建筑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一部分被安置在拉萨郊区或遣送回原籍从事农业生产,同当地农民分得了同样多的土地、农具、房屋和牲畜。
市区胜利路一带,原是拉萨三大贫民窟之一。过去这里的九百九十六户中,就有六百多户依靠行乞度日。那时他们住在低矮的棚屋和破烂的帐篷里。现在,这些棚屋和帐篷已经拆除,人们都搬进了政府分配的房屋里。居民委员会主任仁则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中有五百人当了工人,三百人成了手工业者,全居民委员会建立了十九个手工业互助组,人人安居乐业,谁都不再为吃穿发愁了。
八角街跃进铁木手工业生产互助组组长边加杰布,是人民政府从拉萨街头拯救出来的几千个青年人之一。五年前,他只有十六岁,白天行乞,夜间露宿街头。民主改革后五年来,他学得了一手好手艺,会做几十种农牧业生产工具。并且初步掌握了文化,能够阅读藏文书报。由于工作出色,他被推选为互助组长,去年还被评选为全城区的先进生产者。
这个互助组里,有一半人是旧社会的游民乞丐,现在都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个互助组成立后,政府曾给他们贷款一千元,还低价供应了三千斤钢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在拉萨市的各个学校里,都有一些过去的流浪儿童在学习。仅第三小学就有三十八名这样的学生,他们都在学校住读,受到教师的很好照顾,吃穿和一切费用全部由政府供给。
一百二十多个孤老残废者,被收容在东郊的一所教养院里。教养院设在风景优美的林卡中,政府供应他们充足的衣物和食品,并派医生给他们治疗疾病。在教养院愉快地生活着的次仁卓玛,原是西藏反动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的家奴。当她被榨干血汗,年老力衰的时候,索康·旺清格勒就把她赶到楼底下的厕所旁边,每天只给一碗掺着锯木末的豌豆糌粑。民主改革刚开始,次仁卓玛就来到教养院。提起过去的苦难和今天的幸福,她含着眼泪激动地说:“过去住在地狱里的人,如今升上了天堂,党的恩情比雅鲁藏布江还长!”八十六岁的卓噶,老家住在西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脉中。六十年前,她离开苦难深重的家乡,翻山涉水,前来拉萨朝佛,祈求神灵护佑,找一碗饭吃。结果一无所获,而且无法回家了。从此她变成无依无靠的流浪人。现在,卓噶身体硬朗,精神健旺,好像年轻了几十岁。她被选为乡人民代表,经常参加乡里的会议。开完会,她就把会议情况传达给教养院的老人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