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传播新文化宣扬新思想 上海半淞园街道图书馆在“兴无灭资”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22
第2版()
专栏:

传播新文化宣扬新思想
上海半淞园街道图书馆在“兴无灭资”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文汇报》报道 上海市南市区半淞园街道图书馆,依靠群众越办越好,成为附近地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在“兴无灭资”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个图书馆只有一间简陋的木板平房,里面却拥有一万册以上内容丰富的图书,十几种报纸期刊,每天都有三百多个读者。在一排排书柜上,毛主席著作、革命文艺作品、儿童科学技术读物等,分类陈设得整整齐齐。借书处的义务管理员熟练地忙着填卡片、登记,办理借书手续。儿童阅览室里,挤满了孩子,静静地看书。
半淞园路地区是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居民迫切需要新文化。一九五八年九月,群众自动地办起了图书馆。办馆初期,只有一张桌子,几条板凳,三百本图书。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图书馆工作人员把图书馆看作是传播无产阶级思想的阵地,依靠群众努力把它办好。他们在借书手续、开放时间等方面,尽量便利读者。群众对这个图书馆的工作也热情支持。例如,今年图书馆里一批义务管理员参加边疆建设,有的走上国防前线,街道共青团总支立即组织了四十多位义务管理员,协助图书馆开展各种活动。
他们长期以来运用图书报刊,举办故事会、报告会,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先后举办了两次雷锋事迹报告会,绘制了学习雷锋的宣传画,放映了有关雷锋事迹的幻灯二十余次。许多社会青年学习了《雷锋日记》,参加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故事会以后,在图书馆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要向雷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几年来,半淞园街道图书馆做了不少介绍好书的工作。例如,《红岩》刚出版时,大家争着要看,管理员一方面向读者介绍《在烈火中永生》,一方面帮助读者安排阅读时间,加快《红岩》流转速度。同时,组织了故事会,使很多人听到《红岩》的故事。在图书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块块管理员自己制作的图书宣传牌,向读者推荐优秀的革命文艺书籍。
这个图书馆一直积极协助里弄图书馆加强阅读辅导等工作。他们同附近的红星冶炼工场、五金配件工厂等单位挂钩,定期上门调换图书,积极为没有图书馆的小工厂服务。他们还每周两次到南市区废品公司保安路仓库等单位摆设流动阅览站。此外,这个图书馆还同里弄社会青年学习小组建立借书关系,帮助他们克服缺书的困难。五年来,这个图书馆共向里弄社会青年等借出毛主席著作二万二千多册次。图书馆管理员也经常到居民读报小组去读报。
半淞园街道图书馆在密切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对出租散布资产阶级思想的坏书的书摊展开了斗争。有一个时期,一些流散的小人书摊,在连环画中掺夹一些荒诞迷信的坏书,在半淞园地区招徕读者,引起了居民的不满。半淞园街道图书馆在街道党委的支持下,在正丰里弄堂口设立了“半淞园街道图书馆流动阅览站”,早出晚归,提供许多好书。许多读者都被吸引过来。不到半月,那些流散的书摊一个个不见了。图书馆还依靠读者积极分子,在各条里弄设立了流动图书箱,很受群众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