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肯尼迪控制西欧计划“陷于混乱” 约翰逊拿不出新主意“原地踏步” 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愈难维持 英法乘机鼓吹必须同美国分享领导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26
第4版()
专栏:

肯尼迪控制西欧计划“陷于混乱” 约翰逊拿不出新主意“原地踏步”
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愈难维持
英法乘机鼓吹必须同美国分享领导权
据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本社记者报道:随着西欧各国同美国的力量对比的改变,美国在帝国主义阵营中的霸主地位愈来愈难维持下去了。这是美国新总统约翰逊在踏进一九六四年时所面临着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美国政治评论家李普曼十二月初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美国“已经不再像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那样,是世界事务中唯我独尊的大国了”。“我们正从一个只有两大国的世界进入一个有许多大国的世界。”“我们同欧洲(西欧)的关系已不再是被保护人同监护人的关系了”。他认为,应当接受这一事实,即“已不再需要我们领导欧洲或者说我们也没有能力这样做了”。
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遗留给约翰逊的那个企图加强控制西欧盟国的“宏伟计划”,在西欧国家的抵抗下,正处于风雨飘摇中。作为这个“宏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政府的许多方案,例如,建立一支北大西洋集团的“多边核力量”的计划,倡议举行美国同西欧的关税谈判(“肯尼迪回合”)的计划,支持英国进入“共同市场”的计划,通过美国掌握的各种国际机构控制西欧国家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和资本输出的计划等等,不是明显地陷于僵局,行将破产,就是进展很少,毫无头绪。
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正如英国《每日先驱报》所嘲笑的那样,现在已经是“一只正在死去的鸭子”了。
法国从一开始就坚决拒绝同这一计划发生任何关系,而坚持发展自己的核力量。英国至今不对参加这项计划承担任何义务。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一再强调,英国必须有自己的战略核力量。荷兰和比利时在这方面正在追随英国的态度。加拿大、丹麦、挪威和冰岛政府已经明确地表示,它们将不参加。目前,在北大西洋集团各国中,只有西德表示积极支持这项计划,意大利一般地支持这项计划。
美国政府逼迫西欧各国按照美国的“灵活反应战略”扩充常规军备的要求,也没有得到它的盟国的积极响应。向北大西洋集团提供常规军队最多的西德已经委婉地拒绝了美国要它进一步扩军的要求。法国公开地拒绝美国的“战略”观念,并且正在采取正好与此相反的做法:发展自己的核力量而缩减了一部分常规军力。
美国加紧控制西欧的算盘中相当关键性的一着,使英国作为“特洛伊木马”打入“共同市场”的计划,已经很明显地落空了。
将在明年举行的被称为“肯尼迪回合”的削减关税谈判的计划,自从美国提出以来,也没有取得进展。相反地,美国同“共同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税战却愈来愈激烈了。“冻鸡战”还没有完结,“共同市场”集团又已经决定要提高对非成员国钢铁进口的关税。
肯尼迪政府还企图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西欧各国对发展中的国家的“援助”和投资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但是,经过了许多次会议和谈判以后,已经清楚地可以看到,英、法、西德等国丝毫无意让美国来支配或干涉他们的这些活动。
正如李普曼所指出的在肯尼迪死以前,他的这些计划就已经“陷于混乱”了。约翰逊上台以后“将不得不做肯尼迪本来也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重新估计”美国的这些计划和政策。
但是,约翰逊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美国竞选斗争,不能不把注意力首先放在足以使他焦头烂额的严重的国内问题和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上,短时期内在对盟国政策方面没有回旋的余地。
旧的办法行不通,新的主意拿不出来。这样,美国对西方联盟的政策就出现了“原地踏步的时期”(《泰晤士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最近的北大西洋集团部长理事会会议上,美国采取了把所有“烫手的土豆”(麻烦问题)都“扫到地毯下面”的策略的缘故。
肯尼迪的突然死亡和约翰逊的一时无所作为,被一些西欧国家看作是它们进一步削弱美国的控制的机会。肯尼迪刚刚死去,英法报刊就大肆宣传英法必须同美国分享西方世界的“领导权”。英国的《时与潮》周刊宣传“肯尼迪总统遇刺使西方世界处于无领导的状况”。这家报纸强调“英国和大英帝国在领导世界方面有几百年的经验”,并且表示怀疑约翰逊“是否比道格拉斯—霍姆更聪明,更有世界经验”。这家报纸的结论是:“同美国人分担世界的领导是我们的责任。”
法国执政党“保卫新共和联盟”总书记雅克·博梅尔鼓吹,戴高乐现在是“西方的最后一位伟大人物”了。法国《世界报》社论写道:“在未来几个月内,大西洋世界领导权将出现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的那样更加无人承担的状态”。《民族报》写道:在目前情况下,戴高乐的主导思想不起“更大的作用”,“那倒是奇怪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