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谈谈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3-12-26
第5版()
专栏:

谈谈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
丁世洵

研究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首先应当确定它的内容。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工业生产的使用价值和劳动耗费的比较。在工业生产中讲求经济效果,就要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一定的有用效果,或者以一定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多的有用效果。这里所说的“有用效果”,应当理解为“使用价值”的同义语。大家知道,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取得对人们有用的物质资料,也就是要创造出各种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作为价值的承担物,最终目的在于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本身。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需要,使用价值已经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所以,社会主义工业生产的有用效果只能是使用价值。
要进行生产,就必然要有劳动的耗费。为了求得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满足,应当在生产中尽量节约劳动的耗费。因此,就产生了工业生产的使用价值和劳动耗费相比较的必要。关于劳动耗费的数量,从理论上说,应当按劳动时间计算,要包括全部的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目前,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生产中劳动耗费的时间的计算,还要借助于货币、价格来反映。因此,从产品的成本间接地考察劳动耗费是可以的。但是应当看到,产品成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耗费,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只反映了价值中的C和V的部分,而不能反映M的部分),而且只是近似的(因为价格与价值经常存在着背离的现象)。所以严格地说,产品生产的支出(即成本)并不就等于劳动耗费。
其次,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应当包括有用效果(使用价值)和劳动占用(或者叫做劳动垫支或资金占用)的比较。即:当生产定量的使用价值时占用的物化劳动量愈少,或者以定量的物化劳动占用生产出的使用价值量愈大,应当看作是经济效果愈大。
为了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有足够数量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多数是由物化劳动构成的,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占用一定数量的物化劳动便成为必要的。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物化劳动的占用量必然是逐渐增长的趋势,各个工业生产部门都有增加物化劳动占用量的要求。虽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会以很快的速度扩大,但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拥有的物化劳动量总是有限度的,这个部门或企业多占用一些物化劳动,就会使别的部门或企业要少占用一些物化劳动。在进行工业生产时,如果能够减少物化劳动的占用量而不减少使用价值量的创造,就可以把节省的物化劳动用于其他方面。这种节省不仅就现有物资而言是相对的增产,而且如果再把它们用于生产方面,还会有绝对的增产,也就是说能够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在考察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时,不能不进行使用价值和劳动占用的比较。
再次,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还应当包括使用价值和社会需要的比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工业生产能否达到这个目的,或者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就体现为经济效果的大小。因此,在考察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时,就要将使用价值和社会需要相比较。
社会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认识的。而工业生产就要力求符合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关系,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应当看到,使用价值有质的一面和量的一面。同质的使用价值可能是同类的产品,也可能是不同类的产品,或者是同类但规格、等级不同的产品。因此,到底生产什么种类的产品更能满足社会需要,对于经济效果来说,就是应当考虑的问题。至于量的方面,一般说来,生产的数量愈多,满足需要的程度也就愈大,经济效果也就愈高。但是,不能把这种说法绝对化起来,而是存在着它的数量界限,即社会的客观需要。在这个界限以内,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经济效果越大,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多生产就不能认为是更大的经济效果。
最后,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还应包括实际生产的使用价值和合理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比较。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劳动对象中的原料以及生产资料中未经劳动作用过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水面、原始森林等等)。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以及一定资源所能生产使用价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地有所变化和增加,但是,在一定时期中所能生产的使用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将实际生产的使用价值和能够生产的使用价值相比较,便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方面的经济效果如何,在生产中应当力求将能够生产的使用价值都生产出来。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可能生产的使用价值也就有所差异。例如,资本主义掠夺式的利用资源,所生产的使用价值也可能多一些,必须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就不应当采用。所以,“可能生产的使用价值”不是指在任何资源利用方式下的,而是指在合理利用方式下的,更确切地说是指在最合理利用方式下可能生产的使用价值。
在这方面应当加以考察的主要问题,大致有以下几项:
(1)当某项资源只能用来进行一种使用价值的生产时,从一定量资源中可能生产出较多的使用价值,也可能只生产出较少的使用价值。用实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和合理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使用价值量相比较,以观察经济效果的大小。例如采煤业的回采率的大小就反映这个问题。
(2)当一项资源可以同时生产几种使用价值时,经济效果的大小,不但反映在每种使用价值的生产是否达到其可能的最大产量,也反映在是否充分地进行综合利用。例如,有的煤矿既可开采煤斤,又能从矸石中选出硫化铁矿石;用煤炼焦既可生产焦炭,又能生产许多化工产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进行单一的生产,就会减少所取得的使用价值,从而降低经济效果。所以,在考察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实际生产的使用价值和能够生产的使用价值时,不但要进行每种使用价值量的比较,还要考虑使用价值种数的比较。
(3)当一项资源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但它们之间互相排斥不能同时生产时,就要首先联系社会需要和资源特点的情况,确定用以生产何种使用价值最为合理,然后再就这种使用价值的生产对比实际的产量和可能的产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业生产经济效果的内容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即:使用价值和劳动耗费的比较,使用价值和劳动占用的比较,使用价值和社会需要的比较,以及使用价值和合理利用资源所能生产使用价值的比较。也可以把这四种比较分别叫做: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满足需要效果和资源利用效果。

工业生产经济效果的四种比较或四种效果,彼此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内在的联系。
工业生产创造出各种使用价值,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需要,因此首先要衡量满足需要效果的大小。满足需要效果不但是工业生产经济效果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和资源利用效果的前提。如果满足需要效果很差,即使劳动耗费效果等方面再好,也将失去它的实际意义,总的看来经济效果不大。当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或资源利用效果与满足需要效果不相一致时,前三者应当服从后者。也就是要在较大的满足需要效果的情况下,争取劳动耗费更小、劳动占用更少、资源利用更好,才是较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也要看到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如果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资源利用效果越大,就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满足需要效果。
关于满足需要效果与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有计划分配劳动上面。为了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国家就要有计划地将社会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工业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而这种分配的比例将会影响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所以,如何在工业生产部门间分配社会劳动,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满足社会需要的要求,而应当把有关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如何确定适当的分配比例,以期在这几方面都能争取到相对的最大经济效果。
由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的数量变化趋势并无固定的关系,因而劳动耗费效果和劳动占用效果有时是一致的趋势,有时是不一致的趋势。一般地说,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势必要增加物化劳动的占用,但同时也会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耗费的减少,这种情况完全合乎客观的经济规律。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劳动耗费效果而引起的物化劳动占用的增加,不能认为是较差的劳动占用效果。也应看到,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所拥有的物化劳动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为了减少劳动耗费而增加劳动占用。即使是可以减少劳动耗费,如果超过实际可能、过多地占用了物化劳动,特别是当影响满足需要效果降低时,就应看为经济效果是较小的而不是较大的。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应当注意,即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或健康,增加了劳动占用,不相应地减少劳动耗费,甚或会增加劳动耗费,不能因此就认为经济效果较差。
资源利用效果有时是和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相一致的,例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更多地生产使用价值,往往就是如此。但是,有时它们之间也会出现矛盾。例如,虽然多取得一些使用价值,可是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要有所增加。当发生矛盾时,劳动耗费效果和劳动占用效果对资源利用效果往往有着一定的制约关系,特别是对满足需要效果的影响不大时更是如此。也就是说,当为了争取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导致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增加过多,而超过了社会一般的耗费和占用的情况下,除非社会有特别紧迫的需要以外,应当看作是较小的经济效果。
关于工业生产经济效果的考察,不能脱离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因此,在谈到工业生产经济效果时,都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效果。
由于时间因素的不同,经济效果可以有短期经济效果与长期经济效果的区别,也可以有近期经济效果与远期经济效果的区别。在考察工业生产经济效果时,不但要分析短期的、近期的经济效果,还要分析长期的、远期的经济效果,因为它们之间经常是并不一致的。例如,在生产中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从短期和近期来看好像是经济效果能够大些,但它不但不能持久,而且会给以后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恶果,使长期和远期的经济效果变得更小。因此,应当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才能避免片面性,求得正确的结论。
经济效果的时间因素还与生产的速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工业生产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多少,是考察经济效果的核心,各种比较都是相对于生产的使用价值而言。当时期长短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使用价值的多少即反映出生产发展速度的快慢。例如,以一年为期,分别考察历年的使用价值生产的增加情况,就可说明生产发展速度的变化;而在同一年内,使用价值生产的越多,发展速度也就越快。当将其他有关因素联系起来分析,即可评价在这种发展速度下的生产经济效果如何。
根据考察经济效果时所涉及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不同,可以有社会的经济效果、地区的经济效果、部门的经济效果、企业的经济效果等,在一个企业中还可以有车间的经济效果、某种产品的经济效果、某项措施的经济效果等。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个别经济效果和整体经济效果两类。
在通常情况下,个别经济效果的提高是争取更好的整体经济效果的基础,二者是一致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矛盾的现象:从个别经济效果看是较大的,但反映于整体经济效果上却是较小的,或者相反。为了全面地评价经济效果,应当兼顾个别和整体。
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是统一于生产活动之中的。上述经济效果的分类只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实际上它们是互相结合的。在评价工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时,应当指明它所在的范围和所处的时期,否则就不能进行具体的计量、分析和评价。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认为,工业生产经济效果就是表明: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工业生产所创造的有用效果(使用价值),在满足需要、劳动耗费、劳动占用和资源利用四方面的情况。理想的最大的经济效果是生产活动的满足需要效果、劳动耗费效果、劳动占用效果和资源利用效果都是最大的,而且无论从短期、近期或长期、远期看,无论从个别或整体看,都能符合这种要求。但是,实际上往往不可能全面地达到这种要求。在客观事物中各方面的矛盾总是存在的,也许这种效果好些,那种效果差些。那么,应当怎样看呢?大家知道,经济效果的大小是比较而言的,所以最大的经济效果就是从比较中找出来的。对具体的生产活动加以具体分析,确定各种效果的大小,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便不难得出关于该项工业生产活动经济效果大小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