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企业管理民主化是改进生产重要的保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3-19
第3版()
专栏:

  企业管理民主化是改进生产重要的保证
东北日报社论
办好一个人民企业,主要依靠两条:一条是企业化的经营,一条是民主化的管理,两者必须很好地结合。
关于企业化的经营制度,自六次劳动大会以后,已经开始受到各个国营公营企业的注意,并在实际工作中初步规划了十种制度在执行,如成本计算、生产专责制、劳动力组织、产品标准、工作标准、掌握技术、计件超额奖励等,并取得了或多或少的经验,多少提高了生产效率。虽然在这方面,对于我们还仅仅是走了第一步,统一集中还很差,特别是今天我们还缺少一个精密的全面的生产计划,但毕竟是在多数同志中树立了这样一个观念:我们不能长久办一个与国家与人民无利的赔钱的工厂,使我们的生产不能前进一步。
可是关于管理民主化的问题,还没有普遍地认真地受到我们人民企业管理干部的足够重视,民主管理的观念,在某些同志的心目中还很淡漠,或者根本不存在。他们忽略了基本的一条:新民主主义下的人民企业与官僚资本企业管理方法的根本区别,即我们主要的依靠,是用民主方法来发扬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自觉地来改进生产提高生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管理要采用民主的方法,通过民主管理的方法,来加深与提高工人是工厂与国家主人翁的感觉,使大家能自觉自愿的参加生产。而官僚资本企业唯一的依靠,是强力的行政管制——打骂、开除、逮捕、枪毙,以达到他们剥削工人血汗取得巨额利润的目的,这种吃人的管理方法,自然只能引起工人消极与积极的对抗,因而产生怠上、罢工、浪费材料、损毁机器等破坏生产的行为,根本谈不到积极性与创造性。我们必须坚决改变这种管理方法,才能改变工人的旧观念,树立起新的劳动态度,真正发扬他们的劳动热忱而积极地工作起来。
现在有些企业行政干部习惯于简单的行政命令,缺少群众观点,把厂长负责任认作是“独霸一切”,处理任何重大问题,不仅不去倾听群众意见,甚至不征询党和工会负责同志的意见,认为工厂管理委员会没有用处,工会只是找麻烦,“生产任务迫切,行政工作忙,无法注意工会工作”,因而不仅不重视工会工作,不支持工会工作,甚至有意无意地阻碍工会工作,不把有关生产的重大问题提到工会中,提到代表会议,提到群众中去讨论,使生产与工人的自觉相结合,使工人懂得为什么要生产,以及如何才能提高生产,而绝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些现象是绝不能容忍的。必须认识:我们的企业管理干部,是代表国家来管理工厂,首先是代表工人阶级来管理工厂,而工人阶级即是国家最主要的主人翁,因此首先要依靠工人群众来管理生产,否则实质上即是忘本思想的表现。我们常说在人民企业中,工人群众是工厂的主人翁,那么工人群众要问:我们对工厂中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我们怎样作主人呢?试问如果群众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怎会发生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呢?由于我们已经长期处在农村环境中,很难培养管理工业的干部,现有的干部,绝大多数是从农村、军队、机关转来的,这些干部或者对于组织军队、指挥作战、在农村中进行土地改革、发动农民群众、或在机关中进行机关工作是有办法有经验的,但对于管理最复杂的工业生产的经验,掌握最科学的工业技术与工业知识,则应虚心承认是外行、是小学生,因此在目前工业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而困难中之最主要者,即在我们管理生产的领导人,缺乏大批有这样经验、这样知识的干部,因而要克服目前工业生产建设中的困难,其主要环节之一,即是依靠广大职工,首先是长期劳动的工人。依靠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发扬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努力来搞好生产。我们的行政干部必须清醒地了解自己缺乏管理企业知识的弱点,把什么“老干部”、“老经验”等一切骄傲自大的包袱放下,虚心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知识和经验,并善于把群众的积极性组织起来,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非常伟大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如沈阳附近的工业区,解放以来,职工们以高度热忱,想尽各种办法搜集器材,创制代用品减少浪费,克服了复工生产中的许多困难。皇姑屯铁路工厂工人打破各种阻碍使机车复活,修出北平号天津号火车头,迎接北平天津的解放。本溪工人不仅克服了冬季不能作耐火砖的困难,而且比国民党统治时期多生产百分之二十五,使炼铁炉能提早复工。这类例子很多。但这种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经常的民主管理制度来保证它,是不能持久的。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民主化,与散漫无纪律的极端民主是毫无相同之处的。实现管理民主化的具体内容,就是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议,真正确立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发扬他们爱护工厂改进生产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使企业化的经营和科学的生产组织制度得到工人群众自觉努力执行的保证。
为了克服目前企业领导中的各种弱点,南北满各个国营企业,应迅速组织与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与职工代表会议,这是工业建设与工人运动中一个重大任务。工厂管理委员会是在上级国家企业机关领导下,为企业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成员除厂长、工程师及生产中主要负责人外,必须吸收相当于以上数量的工会或职工代表会议选出的职工代表参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决定,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力,及其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厂长是国家企业机关指派的全权代表,他是代表人民来管理工厂,首先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意志来管理工厂,因此厂长应为工厂管理委员会的当然主席,并具有在一切有关工厂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权。但这个最后决定权的运用,绝不是说就可以不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就可以一切重大问题不与党和工会负责人协商而独断独行。恰恰相反,厂长应当把一切有关厂的重大问题,如生产计划、工资调整、人事变动、制度改革等等,提交到管理委员会与代表会议上讨论,作出适当决定,再由行政指令执行。只有当领导意图变为群众的意图,领导的决定变成为群众的决定才能高度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百分之百地实现并超过它。如本溪煤铁公司将生产计划及如何克服复工生产中器材、技术、设备等困难,初步地发动了工人去讨论,结果仅仅几天工夫,工人们想尽办法收集了二十多部车床,九十多件机器,数千万元的器材,几百吨钢板水管子。这个例子说明:在我们前面总有很多困难,但问题在于我们企业领导人能否善于虚心向群众学习,紧紧地依靠他们,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与积极性。能够这样做,我们的困难就能逐步克服。其次,为了统一领导协调行政、支部、工会三方面的工作步骤,工厂管理委员会中应由厂长、支部书记、工会主任组成常委会,以便经常联系会商了解全面情况,处理日常较大问题,以克服目前某些企业中各自为政互相磨擦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可以防止三方面分工不明确,一把抓,没有适当建立各自组织独立工作的倾向。
职工代表会议,则是在工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直接联系群众动员群众传达讨论实现领导决定的最有力的组织形式,各个企业应普遍地把它建立与健全起来,特别在沈阳周围新解放的工业区,在正式工会未建立前,它不仅是职工参加工厂管理的最好的具体组织形式,同时还可由职工代表会议发起组织工会筹备会,选举筹备委员,进行一切筹备工作,并担负起工会日常所作的发展会员、组织学习、评定工资、举办职工福利和合作社等工作。
工厂管理委员会与职工代表会议的建立,是实现管理民主化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将过去官僚资本企业的管理改造成新民主主义企业的管理,树立起职工新的劳动态度。我们的厂长经理及一切企业管理的干部们,应该敢于正视与克服我们的弱点,有勇气摆脱过去从农村中带来不合于现实要求的各种观点经验与作风,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处处关心群众,切实帮助工会,把你们百分之五十一的时间拿出来做工人工作,倾听工人群众的意见,即解决任何比较重大问题的谈话、会议都找工人代表、积极分子或有经验的老年工人来参加,这样在解决行政问题时,就作了工人工作,才能使管理民主化不流于形式,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里必须说明:我们强调管理民主化,决不是不要制度,相反的,要把生产搞好必须有严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只有群众觉悟提高了才会自觉遵守制度,反对那些破坏制度的少数分子。我们强调管理民主化,丝毫不是减弱劳动纪律,相反地,树立了新的劳动态度后,工人会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监督并制裁少数破坏劳动纪律,损害生产利益,则损害工人阶级整体利益的分子。只有造成了群众的劳动热潮,自觉的为提高生产而奋斗,我们的生产才能不断前进,才能完成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争取全国胜利迅速到来,把东北解放区建设为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巨大而光荣的任务担负起来。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