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时序逢新人添喜——“科学会堂”开幕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1
第6版()
专栏:

时序逢新人添喜
——“科学会堂”开幕有感
茅以升
一九六四年元旦,北京科学会堂开幕,世界红旗所在的北京中心,有了这样一个科学家之家,是中国科学繁荣的又一景象。
科学在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出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有不少学科,中国人的成就,在当时远远走在世界前面。只是由于封建统治和后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科学才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甚至逐渐衰微下去;到了二十世纪世界科学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就被迫而成为科学落后的国家了。幸而二十世纪还没有过去一半,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党的领导下,科学也跟着得到新生,从弱转强,逐步充实健壮起来。如果说,我国科学曾经有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那么,从解放之日起,我国科学就是开始进入复兴时期。我国的科学复兴,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正在加速着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对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全人类的解放,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在今天开幕的北京科学会堂里,如同在上海、天津、沈阳、广州等地的科学会堂里一样,将会每天看到中国科学复兴的新气象。
对科学会堂开幕感到最大兴趣的,是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会团体。学会是因“会”而起作用的,会而有堂,当然是最值得兴奋的了。当我第一次踏进这个宏伟壮丽的北京会堂时,我不由地想起,解放前的学会,有过怎样黯淡的光景。不但会无堂,而且学无用。
解放前的一般学会都是摹仿资本主义国家而组成的,但他们有资本家作后台,而我们却只是少数知识分子,醉心于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而赤手空拳地组织起来的。由于得不到反动统治的重视,更谈不到支持,因而一切学会都是徒具虚名的,纵有个别的得到资产阶级的帮助,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几乎所有的学会都没有会所,没有固定经费,没有专职干部。只有几个少数负责人,用业余时间为学会义务劳动。我做过学会“董事”,为了要开董事会,我时常要跑餐馆接洽,为的是好借吃饭的地方开会。学会也办学报,刊登会员的论文(所有出版的文章,向无稿费),但无出版经费,就设法招登广告,为此负责的会员,只好乞怜于资本家之门。学报没有编辑,一切自己动手;我也做过几次,还记得要为来稿补图,夜中赶画的情景。学会平时很少学术活动,当然也谈不到结合实际,不可能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最重要的任务,是一年一次的年会,宣读论文,新旧职员交替。一九二六年的中国工程学会,在北京开年会,我是筹备主任,就借用现在南河沿的文化俱乐部(那时是欧美同学会)为会场,只不过到了一百多人。有一篇报告附有电影片,没有放映机,我就在东安市场,花了三块钱,买了个儿童电影机玩具来凑数,我自己开动,居然对付过去了。参加年会的人,为何这样少呢?因为来京旅费,到后食宿等等,都是要自己担负的。可见那时学会是无法参加国际活动的。至于像今天的科学会堂,那时自然不敢梦想,但由于多年呼吁,在抗战以前,南京也曾有过“联合会所”的筹备,抗战以后,重庆还有过“工程大厦”的建造,但结果是:一个始终没有完成,一个是才完工就被强有力者抢去了,弄得各个学会,始终无家可归。
今天的所有学会,真是大翻身了。首先是本质变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得力助手。每个学会“靠”一个生产部门,或研究机构,于是有领导、有计划、有干部、有经费。一切学术活动服从于国家的科学规划及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因而每个学会都在计划中行动,或是分工负责,或是配套成龙。会员的人数大大增加了,而且加入了各个生产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学报的水平,日益提高了;年会的规模远非昔比。而且学会的国际活动,遍及全世界,几乎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都有我们学会会员的踪迹,在科学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参加过几次国际桥梁会议和国际土力学会议,每次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重视,感到作为中国的学会会员的无上光荣。
我们学会有个特点为世界各国学会所无的,那就是:红专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学会不再是少数专家孤芳自赏的“象牙塔”了,它成为联系各学科、各专业中科学力量的桥梁,联系科学技术与生产现场的桥梁,联系各行专家与广大群众的桥梁。它在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线上,是个奋发有为的“民兵”队伍。
有了科学会堂,我们学会就多了一个练兵场,就像运动员多了一个体育场一样。我们的科学健将们,将会在这练兵场上,涌现出许多未来的世界冠军和亚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