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洛阳轴承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奖励技术改进有功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5
第2版()
专栏:

洛阳轴承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奖励技术改进有功人员
新华社郑州四日电 洛阳轴承厂最近召开了技术改进颁奖大会,表扬和奖励了一批在技术改进方面有显著成绩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一九六三年,洛阳轴承厂职工共提出二百多条技术改进建议,绝大部分被工厂采纳,到十一月实现了一百三十四条。这些技术改进项目的突出特点是,切合当前生产需要,花钱少,见效快,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降低成本起了显著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六三年全厂由于实现这些技术改进建议,已为国家增产节约二十多万元。
表扬和奖励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进行的。技术员张长洲制造成功液体喷砂机,据工厂计算,全年可以为国家创造价值一万七千多元,他因此得到了工厂的表扬和奖金。这台机器是用来消除保持器毛坯上的毛刺的。张长洲说,用液体喷砂办法消除毛刺,可以比手工操作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一道酸洗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三倍到十一倍。按照原设计规定,保持器毛坯经钻床加工后留下的毛刺,由人工用锉刀或砂纸打掉。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很低,每到月底或生产紧张的时候,都要组织很多人突击打毛刺,常常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又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员张北辛和高永峰在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创造成功一种万能钻模,解决了这个厂长期存在的片状保持器加工的质量问题。这种钻模可以供加工直径一米以下的各种保持器用,操作方便,生产效率比原来的加工方法提高一倍以上,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废品,节约大批专用模具,一年可节约二万四千多元。这种万能钻模现在已经用于生产。工厂发给了钻模创造者奖金。
工具车间参照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制成一种专门焊接、翻新大型模块和各种锻模的电渣堆焊机。这个厂已经用这机器翻新了二十三个报废的大型模块,为国家节约大笔资金。参加这项技术改进的人员也得到了工厂的奖励。
新华社太原四日电 太原重型机器厂有一百一十七个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最近受到厂里的奖励。他们在一九六三年内实现了六十五项较为重大的技术改进项目。
工程师李志远、技术员王文彬、淬火工冀希金等人协作,改进二十三辊矫直机辊子的制造技术,使这种辊子的质量显著提高。这是这个厂一九六三年生产中的重要成就之一。李志远等人因此得到了工厂的奖金。
二十三辊矫直机是这个厂的新产品,它的辊子最难制造。按设计要求,辊子的内部要软,外部要硬,硬度还要均匀,热处理后不能变形。在开始制造的时候,不是硬度不匀,就是弯曲或者出现裂纹。这个问题经职工们研究了两年,也没有得到解决。一九六三年,李志远、王文彬、冀希金等人重新选了一种钢料,又反复地改进淬火工具和淬火方法,使辊子的质量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卷制二百五十吨的翻料机上的塔形弹簧,曾经给这个厂的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一九六三年,锻压车间职工通过技术改进,克服了这一困难。
翻料机是巨型锻造起重机的一个部件,翻料机上的塔形弹簧,要能承受十八吨的压力,而且从最小的压力开始,每加重多少压力,弹簧就压下多少,都有固定的要求。太原重型机器厂过去没有做过这么大的翻料机,没有卷制这种塔形弹簧的设备,开始时用手工卷制,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又很低。锻压车间技术组和刘克俊锻工小组的人员合作,全面地改革了一台用土法制成的卷弹簧机,锻冶科副科长钟明礼又帮助设计一套专用工具。采用这台机器和专用工具以后,效率提高四倍以上,制出的弹簧质量良好,很快完成了卷制塔形弹簧的任务。参加这一项技术改进的人员,也获得了工厂的奖励。
动力车间的四号锅炉,长期以来效率不高,耗煤量大。技术员曹从信、沈荣芳、叶淑芳和老司炉工周海平一起研究,改造了锅炉的管道角度,使锅炉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十,每小时可多产蒸汽一吨半,每天还能节省五吨煤。根据这一经验,他们接着改装了其他锅炉,也取得良好效果。工厂里给他们颁发了奖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