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著名劳动模范范忠志 一年革新技术八十多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5
第2版()
专栏:

著名劳动模范范忠志
一年革新技术八十多项
新华社武汉四日电 武汉的老革新能手范忠志,一九六三年又成功地进行了八十多项技术革新。
这位工人出身的工程师,现在江岸车辆厂工作。据工厂的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他进行的技术革新,大小共有一千多项,曾多次被评为全国、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劳动模范。
一九六三年,范忠志进行技术革新的范围很广,有螺旋式伞齿轮机、电瓶车各种钻模、拱板调整全套工艺设备,以及活动工作台、活顶针、各种工具等。其中,有一些是新创造的,有一些是在原有基础上革新的;有一些是范忠志独自进行的,有一些是工人和技术人员协助他完成的。
范忠志在机械车间进行的一项革新,曾经使这个车间少添置一部机床。原来,机械车间加工火车车轮的任务很重,但加工车轮“踏面”(即车轮外沿)只有一部机床,车轮多了就加工不及。还有一部机床是从唐山车辆厂调来的,一个班只能加工一对到一对半车轮踏面,质量还差,工人不愿用,放在车间里已有一年多了,并要求再买一部新机床。范忠志想:买一部新机床将近二十五万元,那还了得!他就同技术人员研究,改造这部旧机床。他们改进了自动走刀架,新制了自动靠模,几乎把全套工艺装备都改了。三四个月后,这部旧机床的生产情况根本改观,每班可以加工车轮踏面十对左右。一些青年工人说:范师傅真好!一切为生产着想,真是我们的好前辈。
机械车间加工火车轮轴轴颈的机床,过去每班只能加工三四对轮轴的轴颈,经过几次大修,花了几万元修理费,还是不行。一九六三年,范忠志第一次改装,没有成功。他并不灰心,又同车间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把车床全部拆散,一件一件细心检查,发现车床组装有缺点,就作了改进,又革新了刀架,终于改装成功。现在,工人在这台机床上操作,顺顺当当,每班可以加工十五对轮轴的轴颈。
在台车车间,范忠志看到工人组装台车时,几百斤重的部件用肩抬,体力消耗大,效率还不高,车间里呜呜开动的天车,受厂房条件限制,没法吊这些部件。他便利用厂房中的柱子,做了一个“悬臂吊”。工人们用悬臂吊,组装台车的工效提高了四倍,干活也轻松得多了。
修理货车要大量旧木板。但是旧木板中的腐烂部分需要挖掉,补上新板才能利用。以前,制材车间要二三十人手执凿子,干这挖烂木的活儿,很费劲,效率又低,挖得还不平整。范忠志把机械车间一台没有用的旧铣床改成自动走刀的快速立铣,用它挖烂木又快又好,使手工操作变成了机械化生产,节省了大量人力。
范忠志每项革新都要经过试验,并且要在生产中经过考验,工人们表示满意后才算成功。因此他的绝大部分革新都已用于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