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迎着困难走”的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5
第6版()
专栏:

“迎着困难走”的英雄
曹宪文
在我们这个英雄的时代,真是英雄辈出:东西南北,男女老少,都有不少的英雄人物。据《从太行山到汾河湾》(见十二月十八日本报第五版)的作者报道,山西省的农村中,近几年又出现了一批“迎着困难走”的英雄好汉。晋城县鲁村公社党委组织委员司象林同志,就是一位这样的英雄好汉。
从一滴水可以看一个太阳,我们从司象林同志一个人身上,可以看到成千上万“迎着困难走”的英雄们的三个特色。
特色之一,就是:对待困难的风格高。人们对待困难,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害怕困难,“绕开困难走”,这是一种态度。被动应付,“顺着困难走”,这又是一种态度。司象林同志所采取的态度,既不是“顺着困难走”,更不是“绕开困难走”,而是“迎着困难走”: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蹲下去,钻进去,不搞好不离开。“迎着困难走”这个“迎”字,很能传神,一个字就把英雄们的崇高风格给生动地勾划出来了。
特色之二,就是:和困难作斗争的劲头大。从一九六一年以来,司象林同志一直钻在困难比较多的后进生产队里;三年来,先后改造了三个后进的生产队,最近又到第四个后进生产队去。他就是爱和困难打交道,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后进生产队里的困难作斗争,不搞好就不离开。这股劲头实在了不起。
特色之三,就是:克服困难的办法好。和困难作斗争,光有一股蛮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好的办法。司象林同志采取的办法是:第一步,“包办”,也就是亲自作出样板,给队干部看;第二步,“帮办”,也就是帮助队干部搞典型,摸索经验;第三步,“照办”,也就是让队干部参照典型经验,自己去独立工作。群众用这样两句话,总结了他的工作方法:“先带后帮领着走,教会以后大放手。”
这些特色是凭空产生的吗?不,它们的产生是有基础的。
对自己的责任有高度的自觉,这就是基础。十八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教导过我们共产党人,他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关于重庆谈判》)司象林同志就是这样的好同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的一名战士,他高度地自觉到自己的责任应该是:“担子拣重的挑”,“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种精神,毛泽东同志把它叫做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英雄并非自天生。“迎着困难走”的英雄,也是如此。他们是在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