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技术协作的“夜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7
第2版()
专栏:

技术协作的“夜市”
从一九六一年冬天开始,在沈阳市文化宫的生产技术馆里,每逢星期二晚上,不论是北风刺骨的严冬,还是炎热的夏天,沈阳市技术协作积极分子和职工们总是风雨不误,都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儿,有的讲课,有的听课,有的把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拿到这里求人帮助,有的专门给别人解破难关。
一九六四年新年前夕的一个傍晚,当夜幕刚刚落下的时候,沈阳市技术协作积极分子们连工作服都来不及换,带着各种各样专开技术难锁的钥匙,拿着图纸和实物,迎着刺骨寒风,从铁西、大东、南湖和皇姑等十里开外的地方匆匆忙忙地奔向沈阳市文化宫。与此同时,一批工业企业的职工带着各种各样的难开的技术之锁,也急急忙忙地赶到了文化宫。顿时,这座大楼的五楼“生产技术馆”里热闹起来了,每周一次的技术协作“夜市”宣告开始了。人们三五成群,东一摊西一伙,熙熙攘攘。有的细语商谈,有的低头划图,有的找资料,有的送刀具,有的在会神倾听。在这个例行的活动时间,人们如同生活在友爱的大家庭里,享受着助人的乐趣。
这次技术协作活动的主持者之一、沈阳高中压阀门厂老工人杨德林告诉记者:参加今天活动的有劳动模范、老工人、青年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学校的教学人员,共有四百多人。
挤满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产技术馆”的大厅和三个大房间里,到处洋溢着工人阶级协作互助的热情,到处都有一种集体主义思想的激流,激动着人们的心坎。在大厅中间一张桌子周围,聚集着一群职工。沈阳缝纫机厂老工人张晋丰手里拿着一个小东西介绍说:“这种小零件热处理后裂纹,质量达不到要求。”人们听了他的介绍,有的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拿起零件仔细端详,有的低头沉思。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难题。大家一时没有提出妥当的办法。这时候,坐在一旁一直往本子上记着什么的老人,热情地告诉张晋丰,他要把这个难题带回家去进一步研究,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人们听了他的话,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眼光。接着,这位老人和其他一些人离开座位挤到别的人群去,又去帮助别人研究问题了。人们告诉我们,这位老人叫姚律白,是辽宁纺织研究所的工程师。他不管刮风下雨,每次都来,专门帮助人们解决各式各样的难题,贡献自己的技术才能。
在附近另一张桌子旁,我们看到一堆乌黑闪光的刀片,这是沈阳兴华电器厂老工人于国福曾经花了几个月时间,同其他工人一道完成的协作成果。去年七八月间,于国福在这里参加技术研究活动,知道刀片厂生产的刀片色泽不美观,质量达不到国家要求,就暗暗地进行研究,寻找美化刀片的门路。后来,他到刀片厂访问了两次,并且利用星期天和工人们一起改进了操作和配方。现在,这种刀片经过初步研究,已能涂成红、绿、黄、灰等四种不同的颜色,质量也有提高。今天,辽沈刀片社的几位青年工人把改进后的刀片拿来给于国福看,并且要求于国福带回工厂帮助试验分析,看看在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于国福表示,回去就进行试验,有什么问题,一定进一步帮助研究解决。
在大厅北边的一间屋子里,沈阳市电话局技术员吴佩伦拿着今天才收到的零件、胎具和加工用的刀具,爱不释手,左看右摸,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连连向人们称赞道:“真可贵!真可敬!”这几种小零件是修理电话机用的。过去,由于不能生产备件,很多电话坏了无法修复。去年三月一个星期二的夜晚,吴佩伦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把这个老难题带到这里,当时就有二十多个他不认识的工人围在一起帮助出点子。大家提了很多方案,最后商定更换零件。可是,要换的几种零件,都很精密,谁能加工得了呢?这时,沈阳机床开关厂工人孙建礼说:“齿轮和拨号钩我们包了!”沈阳高中压阀门厂工人杨德林马上抢着说:“中轴是我的,外加一套胎具”。八九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技术协作积极分子经受了几十次的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今天又汇聚到一张桌子旁,把制造的合格零件交给了吴佩伦。沈阳第三机床厂的苏宝元虽然自己不懂技术,可是他通过技术协作,今天也送来一把灵巧的加工中轴零件的铣刀。这时,吴佩伦激动地对记者说:“这太好了!沈阳市的电话机可以大批修复。工人们的大协作精神太可贵了。”
不一会,沈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联合加工厂副厂长崔福高和几名老工人,带着三个铁管走了进来。他们把铁管子往桌子上一放,人们就一齐拥了上来。有的拿起管子看,有的提问。这管子是联合加工厂工人自己做的一种喷灰器,可以代替手工抹灰,提高劳动效率。可是这玩艺哪里都好,就是喷出的灰不成雾状,不能保证质量。大家听了崔福高的介绍,争着出主意。沈阳低压开关厂工人出身的工程师马洪谦说:“喷管改直风嘴”;沈阳化工研究院的老工人徐庆岐说:“嘴子改成可以调节的,出口要成螺旋风”。你一言,我一语,不大一会,提了很多改进办法。最后,马洪谦伏在桌子上,勾了一张草图,送给崔福高,并且说:“你们回去试试看,有什么问题找我们”。崔福高接过草图,一再表示感谢。
崔福高所在工厂的工人今天还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协作活动日。这一天,像每个星期二的夜晚一样,又有许多新的求援的人和应援的人涌到这里来,建立起许多新的协作关系。
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高中压阀门厂老工人杨德林是今天协作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你看他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时而去这个房间,时而又去那个屋子,一会找这个人,一会又找那个人。他认识很多人,知道每个人有什么特长,看到谁初来乍到,就主动上前给穿针引线。和平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两位行政干部,扛着一个扫道机,一进门就被杨德林看到了。他知道研究这个玩艺需要有钳工手艺,于是马上把沈阳汽车制造厂的老钳工葛成林和沈阳第三机床厂钳工出身的技术员刘高斗找来,帮助研究。刘高斗一边介绍,一边掏出笔就往手掌上划,一会儿把手掌划的左一道右一圈,划完了又拿起一把扫帚蹲在地上做各种扫地的姿势。这时,其他一些人也都围拢上来。杨德林和刘高斗看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热心地帮助想方设法,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这里还没有研究完,杨德林又发现门口进来一位老工人,拿着一种部件。杨德林接过部件一看,答应推荐人帮助研究,接着就把马洪谦找来介绍给这位老人。
靠西边一间屋子里,东北工学院高级试验员郭华朋已经介绍完了电子学方面的新技术,可是听众还不肯离去。沈阳市电动工具厂老钳工崔广顺从背兜里掏出两个圆筒式的东西,热情地邀请高级试验员郭华朋和陈维珩等参加他的试验。这玩艺叫简易发电用器。崔广顺已经独自研究很长时间了,可以发出电流了,但是要进一步改进提高遇到了困难。东北工学院的几位高级试验员立即答应参加他的试验。沈阳电业局供电工区主任梁金声也答应给他技术上的援助。崔广顺一只手提着背兜,一只手同他们握手,很受感动。
走进大厅南边一间房子,又是一番新景象。这里十分宁静。东北工学院金属教研室的助教张彦才正在这里讲精工工艺。台下黑压压一片,屋内座无虚席,屋外的走廊里、窗台上也挤满了人。在这些好学不倦的工人中,有师徒同堂的,有父子共学的,也有夫妻同学的。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生怕漏掉一言半语。
文化宫生产技术馆的业余技术讲座,已经成为工人们学习技术的业余学校。这个技术讲座从开办以来,受到工人热烈拥护。现在已有刀具、电工、机床修理等几个专业课程。担任讲课的有工人、工程师,也有大学讲师,两年来全市已有五万多人次参加了学习。
时间在悄悄逝去。透过文化宫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满天星斗。表上的时针已经快指向九点了,可是技术协作积极分子们还是三三两两地在热心交谈,不肯离去。(本报略有改动)
·新华社驻沈阳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