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以克己为荣 以助人为乐——访朝记事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7
第3版()
专栏:人民日报代表团访朝通讯

以克己为荣 以助人为乐
——访朝记事之三
《人民日报》访朝代表团
我们在朝鲜期间,每到一地,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按共产主义的精神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一切工作中,做人的工作是第一道工序”。一点也不错,一切工作都是人去做的,用革命的思想把人们的头脑武装起来,就能够发挥巨大的物质力量。用革命的思想武装了头脑,不仅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乃至整个社会风尚,发生了惊人的巨变。
在朝鲜,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一派崭新的面貌:新的城市、新的农村、新的文化事业……在这一切新的深处,是人的新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面貌。自己先进,也帮助别人先进;一个作业班先进,也帮助周围的作业班先进。在英雄模范、千里马骑手们帮助后进的阶级兄弟过程中,是那么推心置腹,体贴入微,又是那么勇于自我牺牲。这种以克己为荣,以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许多先进的人物,先进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帮助后进人物、后进单位中体现出来的。《红色宣传员》中所反映的现实,是朝鲜社会生活中一个普遍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朝鲜英雄、模范、千里马骑手们的精神面貌,这里不妨比较详细的说一说本宫化工厂制管车间劳动英雄李洪烈如何帮助朴承河改造思想的故事。
本宫化工厂是在日本统治时期建立起来的。但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落弹三万五千颗,遭受敌人严重破坏。停战后不久,即全部恢复,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扩大和发展。它现在是咸兴市五大化工厂之一,拥有十五个基本车间和三十个左右的辅助车间,主要生产电石、硝酸、硫酸等数十种化学产品。
朴承河,原兄弟六人。战争爆发了,父母双亡,大哥牺牲。一九五○年十二月,他们兄弟姊妹五人从江原道的杨口郡撤退。一九五一年的一月到安边,又遇敌机大轰炸。从此兄妹拆散,音讯全无。当时大姐朴明玉十六岁,哥哥朴明珠十三岁,妹妹朴玉珠八岁,弟弟朴甲珠六岁,朴承河本人十岁。
转眼过了七八年。一九五八年六月朴承河来到工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整天不说话。在劳动中也是高兴即来,不高兴即去。当时工厂正在开展千里马作业班运动。要获得千里马作业班的称号,不缺勤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出勤率要百分之九十九点七,才算达到标准。由于朴承河经常不上班,出勤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六点七。大家都讨厌他。甚至有人主张把他调到别的班里去。
李洪烈同志不以为然。他觉得朴承河既然是我们班的人,我们就有责任把他改造好。
李到朴家里去作家庭访问,看看朴喜爱什么,个性如何。李发现,朴喜爱读书,而且政治书居多;即使文艺书籍,也都是革命的文艺作品。李初步判断:朴基本上是个正派人。李又发现:朴还欢喜运动——打篮球,打排球。
有一次车间排球比赛,李主动代替朴的工作,让朴安心参加比赛去;
有时候,朴上班不带中饭,李把自己的吃食分给他;有时候,朴胡乱的吃一点东西,就算了事,李又把自己的饭、菜放在朴的饭盒里。
一天晚上,李准备了好饭好菜,把朴拉到自己家里。李对朴说:“我把你当亲弟弟看待,你为什么老不对我讲话?你有什么心事,什么苦痛,我愿意替你分担。”
朴突然间扑在李的身上,叫了一声“哥哥”。他对李诉说了自己苦难的过去。他经常为失散多年的兄弟姊妹难过。
第二天,李洪烈写信给平壤住所案内所(相当于我们的通讯地址联络处),问朴承河的兄弟姊妹的情况。平壤回信说:不知道。
李又写信给杨口附近的五个郡和几个里,一共写了五十多封,仍然杳无消息。
事有凑巧。一次江原道的昌道郡召开里党委员长联席会议。会上,一位里党委员长读了李写去的信。在场上的恰好有朴承河的一个堂哥。
一九五九年十月李收到了朴承河堂哥的回信。信上说,朴的姊姊可能在元山。但详细情况不知道。
十一月,让朴承河亲自到元山去找姊姊,花了二十八天的时间,连影子也没有。朴又垂头丧气地回到咸兴。
李洪烈比朴承河还要难过。他决定自己到元山去走一趟。但是,困难还在于:他不知道朴的姊姊是个什么样子。他的有限的依据仅仅是:朴姊姊的名字,和朴承河本人的一张照片。
李洪烈到元山,访遍了所有的大街小巷。先后到了一百七十三个人民班(相当于我们的街道居民小组),打听朴姊姊的下落。他的行动,使元山市的不少人产生了怀疑:这是个什么人?东也去,西也去;这里问,那里问。
有一天黄昏时分,李洪烈终于在元山市的忠清洞第四十三人民班,找到朴承河的姊姊——朴明玉。
后来,姊姊到咸兴来了,分别八年之久的姊弟又相聚在一起。李洪烈也陪着姊弟二人,一齐流着高兴的眼泪。
他们的作业班里,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要八个月之内完成。朴承河完全改变了。他的劳动热情很高,他提出了三项技术革新,四项合理化建议。由于他以及作业班全体同志的努力,八个月的生产任务,两个月之内就完成了。
一九六○年四月十八日这个作业班获得了千里马作业班的称号。同时,朴承河同志也上了技术大学进修。他自己学习好,也尽力帮助别人学习。
朴承河姊弟团聚的消息,在报纸上发表了。正在人民军服役的哥哥朴明珠看了这条消息,也自动找来了。
还有妹妹朴玉珠、弟弟朴甲珠不知下落。李洪烈帮助朴承河继续寻找。李又发出了二十七封寻人信。
最后都找到了:妹妹朴玉珠在新义州被服厂裁缝车间工作;弟弟朴甲珠在平安北道博川郡龙兴合作农场工作。
姊弟五人都有了去处。这中间,也有过一个小小的波折:
朴承河要找的朴甲珠是十七岁,而朴甲珠自己说已经二十岁。这两个朴甲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分别的时候,大家都很年幼。现在相聚不相识。
一天晚上,开了个家庭会议。姊兄们要弟弟说说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弟弟说,“我们家附近有个小学校,我们常常去玩”。大家回忆,确有其事。弟弟又说:“我们分开之前是在奶奶家里。”大家回忆,姊弟五人确曾寄居在一位阿妈妮家里。至于年龄,证实是弟弟记错了。
朴承河已在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入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工人。
这是劳动英雄李洪烈帮助别人的事例之一。像这样热心助人的事迹,李洪烈本人还有许多,在朝鲜许多劳动英雄和千里马骑手中更多。
好吧!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红色宣传员》中的主角李善子的原型——李信子吧。
李信子现在是梨岘里合作农场管理委员会的委员长(她原先是第八作业班的党的宣传员)。提起梨岘里来,本来是个苦地方。
梨岘里有个小山沟,那里根本不能种稻子,只能种高粱、谷子,而且收成很低,每年都不够吃。因此,谁也不愿住在那里,纷纷外逃。人们替这个山沟起名叫亡子沟。
梨岘里有个小岛,名叫里岛,大同江绕着它流。但是,住在这个岛上的人,整年整月的只能喝粥。它的浑号,又叫粥岛。
梨岘里解放前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年男子是光棍,因为里内的姑娘,千方百计想嫁出去;里外的姑娘,又不愿嫁进来。
梨岘里乡亲们的眼泪,往肚里流。
解放以后,土地改革了,乡亲们的生活好了些;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了,乡亲们的生活又好了些;一九五八年,由几个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合作农场,从此生产和生活扶摇直上。
一九五九年,每户平均分得粮食八百四十七公斤,现款二百一十二元;
一九六○年,每户平均分得粮食二吨七十二公斤,现款七百四十元;
一九六一年,每户平均分得粮食三吨一十七公斤,现款一千一百元;
一九六二年,每户平均分得粮食三吨二百公斤,现款一千一百一十元;
一九六三年,每户平均分得粮食三吨五百公斤,现款一千四百元。
亡子沟的名字改了,叫丰收沟;粥岛变了,大家用不着餐餐喝粥;光棍没有了,里内的姑娘不愿嫁出去,里外的姑娘愿意嫁进来。人们歌唱着:
“首相来了,
山低头了,
时代变了,
不是六十岁一个花甲了,
而是九十岁一个花甲了。”
山川易色,换了人间。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能够这样?原因当然很多,最重要的,这是同人们去掉个人利己主义的旧思想,换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脑筋分不开的。而改造人们的思想,又是何等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呵!
在帮助人们改造思想的工作中,李信子树立了出色的榜样。
梨岘里的工作原来是比较落后的,而李信子所在的第八作业班是落后中的落后,很多人劳动热忱不高,出勤率很低。
李信子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自己劳动积极,起带头作用。但是,能够带动起来的,只限于同她自己同样积极的少数积极分子。
李信子想:单是个人积极,作用不是那么大,必须把积极分子组织起来,集体地起带头作用。集体带头比个人带头自然好一些,但是,效果仍然不是那么显著。
李信子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她想:人们劳动不积极,必须进一步追究原因。她发现了:有许多阻碍积极劳动的具体困难没有解决。例如:梨岘里缺乏柴草,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柴。一个劳动力一天打柴所得,只够一天烧的;又如:梨岘里离市集较远,买盐呀、买油呀,也要花费不少时间……于是她建议:由管理委员会用卡车统一运来柴草;由管理委员会用卡车统一运来各种生活必需品。出勤率果然因此大大增加。但是,任何地方总有一些不照不明的角落,也总有一些不推不动的人。
李信子想:对待某些后进分子,必须耐心地、具体地加以帮助。于是在她帮助下,改造了二十七个后进分子,这里讲的,是其中的一个。
有个名叫金玉淑的年轻妇女,一来因为她懒惰,二来因为她和婆婆、小姑不和,被丈夫赶了出来。金玉淑从此性情乖戾[lì 立],一切都看不顺眼。她是好劳动力,一个人养活自己是轻而易举的。然而她不出工。一到家蒙头就睡,做一次饭,吃三四天;一出门就同别人吵嘴。她的嗓子又特别响亮,人们奚落她的吵嚷,像是“机关枪”。她到哪个作业班,哪个作业班都不要。李信子说服了自己作业班的同志们,把她收在自己的作业班里。
李想和金住在一起,遭到金的严词拒绝。
李读革命回忆录给金听,金掩住自己的耳朵。
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李信子帮助金玉淑做饭、洗衣、作活,金盘算着要穿一件新衣服,李又省吃俭用的积聚了一些钱,替金做了新衣服。
金的思想慢慢活动起来了,在周围的冷眼、讪笑中间,找到了像李信子这样的亲人。金终于向李信子吐露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在战争期间,她的母亲被敌人的飞机炸死。父亲讨了后母,远奔他乡。留下她和她的祖母生活在一起。从小失去家庭温暖,而出嫁之后,又遇到脾气不好的婆婆。她经常想着:活着有什么意思,不如早些死去。
李信子开导她:“是敌人的飞机,夺去你的母亲,你应该把仇恨记在敌人的身上。”
用什么方法去改造一个有缺点的后进分子呢?抽象地讲革命道理,那是不够的;单纯针对缺点,严厉的批评,更会把事情弄僵。李信子懂得:在人民内部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先进的人物去感化后进的人物;在后进人物的身上,又要善于找寻出他的优点,从而用他本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的消极因素。李信子对待金玉淑正是这样的。
李信子在同金玉淑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发现金的嗓子好,会唱歌。有一次在田头休息的时候,李组织了一个三个人的歌唱小组,金也是其中的一个。李故意让两个唱的不好的人先唱,让金来压轴。这一次果然非常成功,金的歌唱,博得了众人的喝采。
过后,在墙报上表扬了金,又推举金为作业班舞蹈小组的小组长。金对生活的信心慢慢加强了,同作业班同志们的关系也慢慢改善了。但是,一个人的缺点,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克服的。这时,金的利己主义思想还是比较严重,劳动时挑轻易的干,记工分时却多要工分。
李信子决心进一步去帮助她,有意识地同金编在一个劳动小组。李是插秧的能手,她一个人的工作量抵得上两个人的。可是,在记工分的时候,她同金完全一样。金深深受到感动。金想:做人的就应该像李信子这样。
金对读革命回忆录,原来是不感兴趣的。现在读得津津有味。有一篇题名叫《在敦化的树林里》,她读了一遍又一遍。这篇回忆录讲的是:抗日游击队女队员金明华同志,为了看护一位游击队伤员,以野菜、松子充饥,在森林里度过了七十七个日夜……
金玉淑到底站立起来了。她劳动得很好,工作得很好。她变了,她的婆婆也在集体的帮助下变了。她又重新回到家里,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
李信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曾经灰心过。就拿对金玉淑来说吧,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她曾在里党委员长那里表示失望。党组织教育她:“改造人的工作就是麻烦的。一个宣传员就要有这样的耐性:讲一次不够,讲十次;讲十次不够,讲百次。”
李信子谦逊地说:“我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一个党的工作者尽了自己所应尽的义务。就算有了一点成绩,也是党关怀和帮助的结果。”
李信子曾经是宣传员,她自然要用嘴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更主要的是她本身的模范行动,乃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
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向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呢?在朝鲜,最普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革命回忆录。
在朝鲜,广泛地写革命回忆录,讲革命回忆录,始于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出版了第一卷《抗日游击队参加者回想记》,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八卷,发行二百六十万册。此外,还有单篇的,或按问题性质若干篇编在一起的小册子,计十三种,发行六百万册。有不少小说、话剧、歌剧、电影就是在革命回忆录的基础上写成的。
朝鲜同志说: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革命回忆录所以是个强有力的武器,在于它不是抽象的讲道理,而是有血有肉的,所以革命的感染力特别强烈。
有谁对学习不积极吗?那么,请他读一读《初步学习》这篇回忆录所讲的,在三十年代,在残酷的游击战环境下,游击队员们是怎样学习文化的吧。
有谁对自力更生的方针认识不足吗?那么,请他读一读《延吉炸弹》这篇回忆录所讲的,游击队员们如何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制造打击敌人武器的吧。
有谁革命意志不足吗?那么,请他读一读《苦难的四十天》、《在敦化的树林里》、《同志们快接枪》这些回忆录所讲的一个革命者尽管在种种困难条件下,又是如何满怀信心地把革命的红旗撑到底的吧。
这里不妨介绍一个如何从革命回忆录中吸取力量的具体实例。
金正顺,现年二十二岁,是咸兴南道兴上郡暴雨里牧场的饲养工。她把革命回忆录当作自己的生活教科书,工作、学习、休息都带在身边。猪在睡觉的时候,她就读回忆录。一遍、两遍、三遍……重要的几乎都背得出来。
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的下午,她正走在去牧场的路上,听得远处传来小学生的歌声。接着不久,是一片呼号和哭喊。她前去一看,原来冰河解冻了,一群孩子落在水里,都是女孩子。你拉着我的裙子,我拉着你的裙子,在挣扎着。金正顺毫不迟疑地跳下水去,所有的孩子都抓住她。她用尽力量,总算把落在最边上的一个孩子推上了岸。
这时,她的腿麻了,眼睛也花了,很快就会倒在水里。但是《同志们快接枪》这篇回忆录在她的耳边作响。那回忆录所讲的朴吉洪同志历历在目。朴同志渡河,身负重伤,但他为了留下革命的武器,把手枪往岸上一扔,嘴里喊着:“同志们!快接枪!”就这样,他永远地沉没在水里了。金正顺想起了这些,平添了无穷力量,她咬着牙关,镇定自己,把七个落水的孩子一个个都救了出来。而她,却昏倒在水里。当她苏醒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
为了表扬金正顺的见义勇为,政府给予她“共和国英雄”的称号。
金日成同志亲自写信给她,表扬她的感人事迹。
李洪烈、李信子以及其他英雄模范、千里马骑手们的共同特点是:善于以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并从而成为推动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他们那种以克己为荣,以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令人崇敬!(附图片)
平壤市少年宫的政治辅导员,经常给青少年们讲述抗日游击队的革命故事,对青少年进行阶级教育。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