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一个灌田多的小水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09
第2版()
专栏:

一个灌田多的小水库
湖南省农田水利局
湖南省双峰县的千金水库灌区,位于浅丘陵区,过去非常怕旱,收成不稳定,不能种双季稻。一九五四年春,千金水库建成了。这是一个小型水库,正常库容七十二万立方米。现在灌溉三个公社一百零八个生产队的六千四百二十一亩水田,比原设计灌溉面积四千四百亩扩大了百分之四十六。从一九五五年起,这个灌区的旱灾威胁就解除了。一九五六年,干旱八十五天,获得了丰收。一九六三年春夏秋三季连续少雨,不但没受旱,还比一九六二年扩大灌溉面积一百二十五亩,增加双季稻面积五百多亩,是双季稻种植最多的一年。灌区一千六百多亩双季稻和四千多亩中稻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五百九十八斤,比一九五七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五。
这个灌区是湖南省的先进红旗单位,管理所所长聂炳发是全省的劳动模范。最近,湖南省有关领导部门在这里召开了有六十多个县代表参加的水利管理会议,介绍和推广这个水库灌区的经验。
一九五四年四月,中共双峰县梓门区委派聂炳发去组织灌区管理所,当时区委向他提出三项任务:(一)保证水库大坝安全;(二)保证灌区内的四千四百亩稻田抗旱能力达到五十天;(三)国家贷款六百元给管理所举办副业,半年后做到自给。十年来,灌区管理所的人员根据这个指示进行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蓄水量少,灌的田多,是这个灌区的最大特点,这是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工作的结果。
水库建成后的第一年,由于渠系不配套,管理不得法,只灌田一千四百多亩。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一九五五年元月,聂炳发带了两个管理干部,背着全灌区的“管业证”(田地证),逐塘逐坝调查引水蓄水能力,逐垅逐丘调查农田抗旱能力,逐村逐户摸清受益田亩,一一登入清册,并填发用水证,交各受益户收执。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劳动,弄清了灌区的山塘、河坝、水库总共只能蓄引水一百三十七万立方米,而灌区四千四百亩水田每年要灌水一百七十五万立方米,相差三十八万立方米,而且水源分布不平衡,水量供需之间的实际差距还要大得多。怎么办?聂炳发和全体管水人员仔细研究以后,认为集中水权,实行合作用水(所有塘坝归水库管理所统一管理),调盈补缺,充分发挥塘坝的灌溉潜力,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于是在灌区管理委员会、受益户和受益互助组代表大会上,深入讨论,通过了在自愿基础上合作用水的办法。但是当时也有水利条件较好、抗旱能力可以达到三四十天的受益户,如石头塘的群众,怕合作后自己吃亏,没有参加。一九五六年大旱,全灌区没有干死一蔸禾,而石头塘旱了四十多天水就放干了。这时,管理所主动从水库往他们的田里送水,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合作用水的优越性,到抗旱后期,便自动申请参加合作用水。
实行水权集中和合作用水,水量调配合理了,缺水问题暂时解决了。可是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灌区扩大了,水量不足的问题又突出了。对此,他们采用了这样一些办法:(一)依靠群众的力量和管理所经营副业的收入,新建和扩建了山塘河坝一百多处,增加蓄引水量三十五万立方米。(二)合理安排用水次序,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先用塘水,后用库水。并且开山圳,拦引地表径流入塘入库,增加蓄水量。前年五至八月,利用六次较大降雨,使塘坝复蓄系数达一点六九,塘和水库一共蓄水一百九十六万三千立方米,河坝引水七十七万九千立方米,井泉引水一万二千立方米,稻田蓄水一百零八万一千立方米,总计蓄引水量三百八十三万五千立方米。(三)与农业生产安排密切配合,节约水量。春耕整田时,要求灌区用水单位注意犁好田底,糊好田埂。下雨时注意塞好“月口”,尽量蓄雨水,提高本田抗旱能力。
(四)建立配水制度。各生产队需要放水灌溉时,必须事先向管理所申请,事后管理所还要派人检查。为了防止沿渠道乱挖缺口、乱放水,规定上送下接,插旗分水。就是:上游段必须派人把水送到下游段去,下游必须派人往上接水。一条渠道几个分水口同时配水时,则凭旗分水,规定各口配水时间,见旗放水,过时拔旗下闸停水。
这个灌区的土质和作物种类不一,需要补水时间不同。有些时候,只有少数田块需水迫切,如果从水库调水渠道输水距离远,沿途损失大,费时间、费人力。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干渠上选择了四口位置高的大山塘作为“节制塘”,事先调水到节制塘。少数农田要水时,经过批准后,就近由节制塘放水。
为了切实执行这一套蓄水用水的制度,他们及时建立了一套群众性的管理组织。
一九五四年春天,水库刚建成,即由受益户代表大会产生了灌区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管理所。现在管理所有六名干部和工人。灌区内按渠道系统编成五个管水小组,划分六个行水区,共配有二十四名行水员,负责养护渠道塘坝,蓄水保水,并向各生产队配水。他们都是社队民主推选出来的贫农下中农社员,觉悟高,有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田间灌水由半专业的看水员负责,有的一个生产队配备看水员一人,有的几个生产队配备看水员一人。这是一支坚强的看水队伍,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集体,把自己看成是保卫农业丰收、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前哨战士,忠心耿耿,始终如一。很多管水员和行水员还学会了一些新的灌溉技术知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报酬完全由生产队按所管田亩记工分。
管理所不向群众收水费。灌区的岁修工程和新扩建工程用工,完全由群众负担,管理所加以组织领导;购置物料的款项也由群众负担。后来管理所的副业生产收入,除了负担管理人员工资以外,仍有盈余,就用一部分补助扩建费用,群众的负担减轻了。
管理所共六人,所长一人,会计一人兼管水文测验和灌溉试验,管理用水和岁修工程二人,搞副业生产二人。这些人员在工作中互相支援:灌水工作紧张时集中管水,闲时经营副业。
管理所经营的副业,主要是库区养鱼和繁殖鱼苗。水库满水时水面有一百二十来亩,经常水位的水面约十几亩,年产鱼最多达到一万二千斤,一般是八九千斤。现在每年卖出鱼苗约二万尾。这几年,每年可以收入六千多元,除去成本一千元,和六个管理人员的开支及办公费用以外,约可节余三千来元。十年来,纯收入共二万五千八百三十七元,一九五八年以后还拿出一万多元用于工程维修。管理所这样充分利用水库经营副业生产,对国家对群众都有好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