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非洲大陆上的火焰——赞纪录片《不屈的阿尔及利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18
第5版()
专栏:

非洲大陆上的火焰
——赞纪录片《不屈的阿尔及利亚》
高汉
在撒哈拉的夜空下,大地燃烧着熊熊的烈火。它那炙手可热、燎原烛天之势,就像是亿万殖民地人民苦痛心灵里的复仇火焰。这是今日非洲的象征;这是影片《不屈的阿尔及利亚》的开头。这也象征着影片本身,它多么像一团从撒哈拉取来的烈火!它鼓舞着我国观众,也鼓舞着非洲观众。因此,在第五届非洲国际电影节上它被授予电影节的大奖——“非洲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屈的阿尔及利亚》为什么被电影节的评判员赞扬为“生动地反映了一个非洲国家的政治进步”呢?我想,根本原因是它的主题站得高。
这部影片开拍于一九六二年九月。这时候,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七年多的血战,终于取得了胜利,一个新的、独立的共和国正在降生。
历史告诉我们,广大劳动群众是为了生存和幸福才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斗争的。不管经过多少次,也不管斗争有多么残酷,人类总是在斗争中愈来愈接近光明。苦难的人民并没有因为害怕牺牲就放弃了革命,也没有因为有了暂时的牺牲就永远沉溺在悲痛中。相反的,他们会继续战斗。《不屈的阿尔及利亚》正是以这种思想为灵魂,所以抓住了生活的真相,创造了豪迈、光明的意境。
《不屈的阿尔及利亚》所表现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人民不堪忍受,揭竿而起,终于取胜的勇气;和独立带来的快乐。可以说影片是抓住了革命之所以发生、发展的主要矛盾,省略了许多繁枝缛节,使生活原有的逻辑鲜明地显现了出来。在这个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又紧紧地抓住了武装斗争这主要方面,以人民的军队为脊梁贯串全体,所以中心非常突出。
作者在找到了上述几个历史发展中的基本环节作为整个影片的纲领以后,就放胆挑选有助于阐明这个纲领的典型生活现象。如写殖民主义罪恶时,是看不尽、数不清的铁丝网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殖民军;是生活上远比不上庄园主一条狗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时,是赤手空拳的搏斗;是冲锋,是杀喊,是双眦欲裂的怒目,紧握枪杆的手,扣动扳机的指头,和猛烈的复仇的子弹,是殖民军基地上如林的十字架和人民军队欣喜欲狂的胜利会师……。写人民得到独立的欢乐时,是迎风飞翔的海鸥;是儿童和妇女的笑靥;是垂头丧气待运回国的殖民军;是起义者来到老根据地同农民一道耕田和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
对于新闻纪录电影来说,选择生活素材一事在创作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典型不是创造的结果,而是直接从生活中选择的结果。由于这部片子的选材是在博观的基础上求约取,在逻辑的统驭下求典型、求丰富,所以达到了准确、精炼、生动的水平。
从艺术上说,这部片子也有许多足以同它的思想内容相媲美的特点。就以它的开头来说,这原是阿尔及利亚油矿上用天然气烧起来的火焰,大概每个油矿都有。《不屈的阿尔及利亚》作者在拍这镜头时,有意用暗里透红的晚霞作火焰的衬景;又有意用一片坡地挡住钢管,于是火焰就仿佛从地面烧起;在编辑时,又在全景之后紧接两个画面充满火焰的特写。它的解说词是:“黑暗的非洲大陆,遍地燃烧着民族解放斗争的烈火。”这样处理就能让你感觉到作者的内心情绪,也跟着强烈地激动起来。
类似的例子不少,或者对比,或者譬喻,或者刻划入微。例如,在揭露殖民主义者把阿尔及利亚人民吸干剥净成为赤贫时,七次把殖民者夜总会里狂欢滥舞的特写插入阿尔及利亚赤脚的和鹑衣百结的农民、乞丐和流浪汉之间。这七次八个镜头,拍自同一地点,连角度也没有变。这不但不令人生厌,相反,竟如同精美的叠句,一笔就写尽殖民主义者的蛆虫性格。在嘲笑殖民军撤退时,用了一个从汽车窗里望见的狗头的近景,它那惶惶不安的孤凄神色,一下子就使你想到:这一群曾经骑在阿尔及利亚人民脖子上的殖民主义爪牙,多么像一只只丧家之犬!为了歌颂人民军队和群众的亲密无间,影片表现了他们到根据地老乡家里作客的情景。那顶罐子打水的姑娘忙碌急走的雀跃之情,揉面做饼子的姑娘笑从心起的欢畅之情,以及战士们和老乡自在谈笑、水乳交融的如归之情,无不婉转动人。
另一个和善于抒情同样动人的特点是,镜头的动感鲜明。充分而合理地运用镜头的变化、运动和连接的巧妙,至少能得到两个好处:发挥电影艺术在表现上的特长;消除观众在影院里由于定睛在一小块银幕上看东西而产生的心理疲劳。
《不屈的阿尔及利亚》镜头动感的鲜明,在我们的新闻纪录片中是突出的。第一,画面取景大部分是活动中的事物,相当一部分活动量大而且激烈,动作单纯明确。也有一些呆照式的镜头,但被组织在别的动感鲜明的镜头之中,成了它们的一个部分,从而改变了呆滞的状态。例如开头那些观看战士在柑桔林中行进的人的头像便是。
第二、它几乎有四分之一镜头是在摄影机正处于改变自己的焦距、角度和位置的情形下拍得的。这个比例和一般纪录片相比,也很显著。
把上述几种镜头巧妙地连在一起,就使影片所反映的全部生活内容呈现出一种生机活泼的气象。例如,在看开头的六十个镜头时,就好像不是在银幕上看阿尔及利亚,而是身历其境,满心是这样一种美妙的感觉:时而徒步浏览,时而驻足眺望,时而在汽车疾驰中左顾右盼,时而在飞机上俯瞰大地……。
纪录片的解说词很像画上的题记。如果说《不屈的阿尔及利亚》是一幅好画,那末不少地方得力于它的“题记”。只要举出三次关于“血”的解说,就可见其余了。
第一次,在描写殖民主义者对阿尔及利亚进行掠夺处,画面是矿区的油管正在喷油,解说词是:“这不是油,是一条被割断的血管,喷射着阿尔及利亚人民的鲜血。”
第二次,在描写殖民军撤后情景处,画面是地上一片发黄的渍印,解说词是:“留下来的是遍地还未消失的血迹。”
第三次,在描写人民取得胜利以后的欢乐处,画面是战士蹲下来在地上抓起一把土,解说词是:“一把故乡的土呵,芳香仍似当年,只是那颜色呵,却比当年更红,那是人民的血,滴滴渗入泥土中。”
同是一个“血”字,竟化出如此三层各不相同,但又彼此关联,层层深入的意义,并且虚实交错,有正有反。除了这种精警的句子之外,它还在影片全体的布置上和段落的转折处起了很好的作用。它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仿佛不是录音师录到影片上去的,而是生活通过画面自己讲出来的。
这部片子的结尾也好。它的结尾几乎是突如其来的一队战士,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一片开阔地,消失在地平线上。他们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作者都未作交代。但是我相信,每个看过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且感受还特别深刻。作者在描写了许多关于胜利、独立以及和平劳动的愉快生活之后,用了两个艺术效果很强的镜头总括了这整个一段。一个是,战士从大地上抓起一撮生长着嫩麦的泥土,用它比喻了新生活的开始和未来的美好;另一个是,碧草如茵、红花似锦、羊群胜雪的牧场,用它比喻了国土的美丽。在这一切都极美好的当儿,作者警告说:“通向生活更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于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人民胜利果实如何保卫的问题,被悄悄地提了出来。提得完全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但和前面那番美不胜数的景象恰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正是起伏的波澜,借此说出了作者对于阿尔及利亚未来的信念。
影片开头的情景重新出现了:烽火、战士、军队。但情况毕竟有所不同,所以接着是:明媚的阳光,庄严的雪山,辽阔的大地;战士不是冲锋杀喊,而是持枪守卫,列队走向远方——迎接艰巨而伟大的未来……。这时,观众听到:“前进吧!……斗争的道路还未走完,要自由,一刻也不能放下手中的武器!”为了把这种复杂而庄严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特别加长了结尾这几个镜头的长度。既然武装斗争是主题的主导思想,人民的军队是全片的脊梁,那么在内容与形式完全统一的情形下,把影片结束在这一点上,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