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阅读
  • 0回复

我演唱新书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20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我演唱新书的体会
有人说群众不喜欢听新书,我是不同意这种看法的。
说起来真可怜。在旧社会,我唱书二十多年,连为什么要唱书,为谁唱书,也不知道;糊里糊涂的光知道唱书是为了“养家活口”,为了“饭碗”。
解放后,在党的长期关怀培养下,我才逐渐地知道:文艺是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现在我只有一个心眼:苦钻现代书,大唱现代书,唱好现代书,为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
起初,我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会了《淮海战役》,兴致勃勃地到曹集公社去演唱。坠子一响,书场里听众坐得满满的;可是,越唱人越少,不到一个小时,人都走光了。个别同行对我说:“俺说农民不欢迎新书吧,趁早收摊!”当时,我的思想也动摇起来;可是又想:为什么群众不欢迎新书呢?现代的电影、戏剧不总是客满吗?这里一定有别的道理。于是,我就到群众中去请教。我的书友郭士伟对我说:“不是我们不喜欢新书,是你唱的不像,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你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听了很不够味。”这么一提,我才猛然明白,不是群众不欢迎新书,是我演唱的艺术水平太低。
后来,我就借阅一些有关《淮海战役》的参考书,又看了一些有关的电影、戏剧,平时还多注意观察体验当地驻军的生活形象;对《淮海战役》中的语言和人物的刻划又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我又回到曹集公社演唱,听众就爱听了。当时就有人反映说:“像这样唱,我们听着才能带劲。”
在群众的启发帮助下,两年来我又学会了《韩桥三送》、《九九归一集体好》、《借驴》等二十多个中篇和短篇唱词。县广播站还让我播送了《回头记》、《二斤月饼》等几个小段。以后,全县都知道我会唱新书。有一次,古城公社进塘大队特邀我去演唱《十年家乡变化》。演唱结束后,群众都说:“这正是俺庄的情况,唱书的把我们心里话都唱出来了。”目前,我不断接到公社、大队、生产队、听众的来信,要我前往演唱新书。嶂山闸坝工程处宿迁总队吴书记说:“唐学朋每来我们这里演唱一次书,民工都要开一次心窍,干活就添了一把劲。”
江苏省宿迁县曲艺队琴书艺人 唐学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