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福建各社队自找学习对手赶先进 许多干部脱鞋下田学先进,帮后进,就地解决问题。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等工作进展很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1-26
第2版()
专栏:

福建各社队自找学习对手赶先进
许多干部脱鞋下田学先进,帮后进,就地解决问题。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等工作进展很快。
新华社福州二十五日电 福建农村冬季生产热气腾腾。各地农村开展的以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为中心的农业劳动竞赛,正在把今年农业生产推向新的高涨。
目前,福建的农田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和积肥造肥等工作都进展很快。据统计,全省正在修建的大小农田水利工程共有一万二千多处,冬翻耕地已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二,挖稻根(除螟虫)的稻田比去年同时期多三百六十多万亩,已积造春耕用肥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十以上。各地种植的春收粮食和油料作物,现在都生长良好。
在冬季生产活动中,各级领导部门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注意领导群众开展劳动竞赛,帮助群众总结经验,制订生产规划,找到切实可靠的增产措施。大批干部上山下乡,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各地在开展比学赶帮运动中,都按照不同条件、不同特点,树立了一批先进单位,作为比赛的对手,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例如,福建省著名的水稻高产县龙海县,去年全县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居全省第一位。最近这个县经过总结和评比,选出了十五个高产的社、队作为全县开展比、学、赶、帮的中心。现在全县多数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都按照各自不同条件找好了对手,展开了比学赶帮的活动。全县每天参加冬耕的由竞赛前的十万人迅速增加到了十三万多人。在十多天里,积肥二百六十多万担,每天积肥量比竞赛前增加一倍半。闽侯县的各社、队比、学、赶的目标,是高产的下洋公社凤港大队。与凤港开展劳动竞赛的老对手扈屿公社杨厝[cuò 错]大队,去年水稻产量和凤港大队不相上下,但因小麦产量低,全年粮食总产量少于凤港。冬种时,他们的大小麦播种面积比前年扩大了三分之二,并及时加工加肥,加强管理,力争今年赶上和超过凤港大队。
竞赛活动展开后,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更加普遍。许多干部通过参加劳动,帮助群众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不少问题。寿宁县敖阳区伏际、安将、城关等十一个公社在展开比学赶帮运动后,公社、大队干部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竞赛,见先进的就学,见落后的就帮,见有困难的就帮。在积肥、冬翻地、挖稻根等冬季评比竞赛中,安将公社落在伏际公社后面,公社干部便带领各队干部和积极分子去向伏际公社请教,找到了本队主要问题是劳动力过于分散,社员出勤率较低,影响了冬耕、积肥进度。社队干部便以身作则,带头下田劳动,早出勤,晚收工,不怕天冷,不怕干重活。社员们见干部带头猛干,也都积极出工,赶伏际,争先进。他们顶住寒风,下田挖稻根和翻地,并赶到二十多里外的山上采割绿肥。几天里,就挖稻根两千多亩,积肥进度也赶上了伏际公社。
福建各地还组织了大批科学技术人员下乡,深入生产队同社员干部和农业技术员相结合,开展科学实验,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各级商业、工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也及早生产和调运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供应农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