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济源拨粮千石兴修水利 五千亩湿地变良田 派工评工合理大批妇女参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3-22
第2版()
专栏:

  济源拨粮千石兴修水利
五千亩湿地变良田
派工评工合理大批妇女参加
【太岳电】济源兴修水利河等水利建设工程,动工十日中,已使五千余亩湿地变为良田,完成全部计划四分之一。各村动工之前,群众觉得工程太大(需工四万以上),吃喝困难,恐难坚持。水利委员会当即声明,政府将拨发一千石粮扶助,这样群众情绪马上提高,有的群众对干部说:“今年你们领导把河挑成,一定要给你们立碑挂匾。”水利委员会又根据群众意见,定出合理的派工、评工、交工等办法,如苗店、樊庄、永太等村,决定能浇地的户摊工,地多的多摊,地少的少摊,有劳力参加挑河的顶工,长除短补,没劳力的出工资,真正没有劳力,生活困难的军烈属,由全村代出,不能浇地的户,可赚工资,按工程难易,深浅宽窄,以尺寸评工得资。交工时,不适合尺度规定的马上重修,直到修好后,才能交工算帐。有的群众反映:“今年的办法很好很公道,几百年也没这样做过。”因为各村都有湿地,都想先修理自己村社的河道,领导上给群众说明,过去就是因为谁家也想先做,结果谁家也做不成,都受了害。因此决定哪里重要先搞哪里,规定完成时间,实行包工制,集中大力完成一处,再做别处。如程村分南、北、东、西、中五社,都有湿地,但中、南社有七百多亩湿地,如挑开河道既能浇地,又能防止水淹。因此,首先贷给南社八十石粮,先行动工。由于领导上有步骤、有重点,评工、派工合理,目前各村参加修河工程的经常有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妇女。现在,估计全县已动工的二十四个村子,可救出湿地二万余亩。目前永太村已挑开渠道两条,全长八百九十丈,救出本村土地七百五十亩。苗店等四个村,已经完成一半任务,约救出土地三千五百亩,开始动工的任砦等五村,亦已救出地一千亩。一切准备就绪,将要开工的尚有南稷等十三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