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四好花开处处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2-15
第2版()
专栏:

四好花开处处红
冰峰雪山下
西藏边防部队某连在拔海五千米的冰峰雪山下燃起了缭绕的炊烟,在雪的海洋里修起了整齐的营房,在风的世界里开辟了练兵场。
三年前,他们来到了这里。在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要柴没柴,要水没水,头一个考验就是能不能在这里站得住。他们拣牛骨头当柴,背冰块化水。头一锅水烧了三个小时才开,一顿饭作了四个小时才熟。他们的帐篷像个冰窖,每天早上起床,被头冻得梆梆硬,眉毛、头发上一层霜。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动手修建营房,搬石头、挖地基、和泥、打坯。棉衣磨烂了,冰块划破了双脚,他们仍然坚持着干。边防连队的同志们骄傲地说:“我们有一双铁脚,要把石头踩成稀泥!我们有一双钢手,要在冰山上建起第一座营房!”他们终于在当年国庆节的前一天完成了营建任务。同志们搬进了营房,愉快地说起了快板:
冰山脚下修建忙,
披星戴月赶时光。
月里嫦娥遥相看,
水晶宫殿冰峰上。
他们在雪山上苦练硬功,暴风把靶杆吹断了,扶起来再练;雪花把眼睛迷住了,擦擦眼睛继续练。三年来,他们四次实弹射击,四次都是优等。在五千米的雪山上,走路都喘不上气来,练投弹就更困难,但是他们百分之百的人达到良好成绩,百分之七十的人达到优等成绩。刺杀,全队也是总评良好。一九六三年冬天考核突刺,大部分同志能刺到一千次以上,还有五个人刺到两千次以上。
在拔海五千米的高原,他们还开荒种菜,打猎,养猪。最近一年来,他们收了一万二千多斤菜,猎获了大量的雪鸡、雪猪、野兔。现在的食堂再不是当年的情况了,每当开饭,山珍野味,热气腾腾,香味诱人。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他们欢庆上山三周年,同志们个个表示,要学雷锋,做冰峰下的光荣哨兵;要学南京路上好八连,做边疆上的好八连!
三进长白山 两飞嫩江险
东北某部队架设连是一个连续三年评为四好的连队。他们在冰封雪飘的长白山上,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和八级“烟炮”(暴风雪)练硬功,把连队锻炼成能“跑得、累得、冷得、热得、渴得、饿得”的硬骨头连队。
一九六二年夏天,他们一进长白山,在密密的原始森林里执行任务。他们用马锯、板斧向遮天蔽日的森林宣战。那里,遍地是“小咬”、“牛?”和“草爬子”,这些小虫时时刻刻袭击人们。那里,气候反复无常,变化莫测,经常一天之内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那里非常潮湿,战士们连日过沼泽地,脚都被泡烂了。就在这种艰苦困难的环境下,他们完成了任务,打了第一个大胜仗。
一九六二年秋天,二进长白山,执行勘察任务。他们每天翻高山、过峡谷、钻密林、涉激流,居无定点,食无定时。有时二十多天吃不上蔬菜,只有高粱米饭和盐水下肚。
最艰苦的要算三进长白山大战蛤蟆滩了。他们跟随六台拉着急用器材的汽车,担负装卸任务,中途要经过十几里的蛤蟆滩。这里流传着一句话:要过蛤蟆滩,难于上青天。六台汽车一开进蛤蟆滩就陷入了泥潭。大家不顾风吹雨打、饥饿疲困,有的跪在泥浆里给汽车挖道,有的搬石头、运泥土填蛤蟆窝。没有工具的索性滚到汽车底下用手掏泥浆、扒冰雪。大家的棉裤筒冻得硬梆梆的,毛皮鞋里灌满了泥浆,个个都成了泥人。连续战斗了五十三个小时,汽车开过去了,蛤蟆滩被征服了。
一九六二年,上级叫他们在嫩江上空架设一条电线。他们没有重木担,就把两根普通木担捆起来代替。没有高杆,就把六根六至八米的电杆接起来代替。没有绞盘机,就自制土造的。没有技术工人,就向兄弟单位学技术和开“诸葛亮会”想办法。工程险情大,就严密组织,加强安全措施,干部亲自把关。就这样,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一九六三年夏天,嫩江水位猛涨,一艘大货轮的桅杆挂住了电线,在危急中,船员只好将电线砍断。上级又叫架设连将电杆加高到三十八米。高杆立起来了还要架线,连长指着三十八米高的电杆说:“敢上杆的举手!”全连的人一下都举起了拳头。三排长贾发禄和战士杨国荣、周耀忠三人光荣地担负了这个任务。杨国荣在杆上工作了四个小时,高高的电线又飞过了嫩江激流。
飞轮辗碎千里雪
“飞轮辗碎千里雪,红旗插遍万重山”。汽车某团六连已经在青藏高原度过了不平凡的八年。在创造四好连队的三年里,他们更是奋勇前进,连续行驶了二百八十六万多公里。
高原行车,大自然给带来许多难题。这里平均海拔在四千五百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身体挺棒的小伙子第一次上唐古拉山,也不免有高山反应。六连战士说:“只要敢过唐古拉,就能取得胜利。”满传士是新从黄海边调来的驾驶员,第一次上这么高的山,到五道梁就有了反应,到了沱沱河,刚下车就晕倒了。领导上叫他留下,他不干。他想:第一次就叫困难吓住了,以后还能上得去吗?再说还有石双英的活榜样哩!于是,他咬咬牙,坚持到了目的地。
提起石双英,可真是个“硬骨头”。那是一九六三年四月的事:石双英刚上五道梁,就有了反应,体温上升到三十八度。到达温泉兵站,体温已经上升到三十九点八度了。兵站医生无论如何也不让他走了。第二天早晨,石双英又扛着背包上了车。副驾驶员把背包扔了下来,他又扛了上去。大家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上车。为了防止意外,医生叫随队的卫生员抱着氧气袋,坐在石双英的身边。顽强的意志终于战胜了大自然,下了唐古拉山,就是气候温暖、水草丰盛的藏北草原,高山反应消失了,石双英的体温也下降了。从五道梁开始,石双英经过五天的苦战,坚持把车开到了目的地。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在英勇顽强的战士面前,无可奈何地低下头来。
六连第一次来到祁连山下,是一九六二年三月。那天吃过午饭,从花海子出发,刚上山坡,棉团般的大雪就下开了。怎么办呢?回花海子,还是冒雪翻过祁连山?四好连队能在风雪面前后退?指导员王文元同志对大家说:“这是今年头一趟任务,一定要完成。过硬不过硬,就看过不过得去祁连山!”傍晚六时许,车队到了祁连山顶,积雪已经有一米多厚,分不清哪是路,哪是坡,寒风呼啸,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度。指导员王文元毫不犹豫地走在前面,踏雪开道,全连同志,双手扒雪,随后紧跟,开一段,前进一步。整整一宵,到第二天清晨,车队前进了十余公里,下了雪封的祁连山。
现在,这支车队继续在高原上飞驰!
南海惊涛上的水兵
在南海前哨有这样一个小艇,三年来,它在海上执勤六百余天,安全航行两万多浬,它把数百吨物资送上边远的海岛,把十七万三千四百多吨沙石送到海港工地。人民海军某艇官兵,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好,被誉为“海上硬骨头”。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在南海多风的季节里,这个只有二三十吨的小艇,和大舰一起参加了一次远航训练。小艇执行拖靶任务,头一次就赶上了六级风浪,艇的摇摆达到三十度,航行困难;系在水鼓上的拖靶,又像一匹烈马在惊涛上跳蹦不停。就在这种情况下,艇上官兵奉命把拖靶从水鼓上拉出去,进行实弹射击。艇和靶一拖一拉,三十二毫米粗的麻缆“咔嚓”一声就断了。可是,顽强的水兵们一次、两次、三次地去拖,终于把靶拖出来。一个月的海上训练,艇上官兵在大风浪中拖靶二十二次,麻缆断了几根,可是这只小艇却毫毛未损。
有一次,他们奉命向某岛运送物资,规定五天内到达。途经某地得到上级通知,六七级强风即将到来,要小艇抛锚待命。水兵们说:咱们历史上还没有过因遇到困难延误时间的事。第二天,他们请示后,迎风破浪,提前一天到达海岛。岛上同志惊奇地问:风浪这样大,你们怎么赶得这样快!
小艇上没有夜航设备,可是为了抢时间,他们常在夜间航行。同志们说:“执行运输任务和打仗一样,分什么白天黑夜,有夜航设备出海,没有也要出海!”
还有一次,他们运载航标人员抢修沿海灯标,来到某岛已经天黑,岛的四周礁石很多,航行十分危险。副中队长就和艇员们在船头用竹竿,探一步前进一步,终于靠上了岸,使灯标重放光明。三年来,这只小艇上的官兵乘风破浪,完成了一千四百多次任务。
水兵们长年累月在大风大浪中生活,经常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往往烧一锅开水,浪一打变成半锅海水;煮一锅汤,风一吹,全部洒个精光。有一次连续刮了几天台风,他们一天三顿饭吃的都是“三片冬瓜,几颗盐粒,两碗白水,一碗米饭”。在生活困难、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大家有时间就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万里长空任翱翔
在四好单位的行列里,有一支空军大队,被人们誉为“长空铁拳”。
一九六二年,他们在福建前线,数十天战斗起飞一百多次,都是指到哪里飞到哪里。一九六三年,他们又把万里长空当作练武场,不怕盛夏酷暑,不怕隆冬严寒,练特技,练追踪,练左右开弓,练首发命中。不久前,空军英雄鲁珉率领检查组前来考核攻击练习,这个大队名列第一。
“疾如风,猛如虎”,这是这个飞行大队的传统作风。战斗英雄鲁珉十四秒钟击落两架F—86敌机的事迹,前任大队长苑国辉和四架F—86敌机格斗,从万米高空直打到两千米低空,沉着击退敌机的事迹,时时鼓舞着大家。
有一次,上级要这个大队派人到几千里外把一架飞机驾驶回来。接受任务后,有人主张派老一点的有经验的干部去,支部研究后却主张派一个新一点的飞行员去。要培养“长空铁拳”,不敢大胆撒出去还行吗!于是,这个任务交给了何光德。在领导帮助下,何光德作了周密的准备,作了各方面的预想。他接收了飞机,沉着起飞,一天间,经过五个机场,穿越半个中国的天空,利利索索地飞回基地。
一个“独胆”飞行员何光德出现了,跟着又一个“独胆”飞行员朱飞荣也出现了。他和何光德一样,也是去某地接收飞机,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个个飞行员都有独胆,都有过硬本领,它不愧为是常胜的“长空铁拳”!  (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