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节日不休息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2-15
第2版()
专栏:

节日不休息的人们
本报记者 谈强 人仲 佩珩 建英
亲爱的读者,时间是这样宝贵,即使今天你在节日休息的时候,也有许多人坚守在劳动岗位上,争分夺秒,为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辛勤劳动,他们把自己豪迈的劳动,融汇在大家的节日欢乐之中,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意:辛苦了,节日不休息的人们!
炉前的凯歌
首都石景山钢铁公司,铁水照常奔流,夜空泛起一片红晕。
春节前夕,在一号高炉值班室里,刚上班的丙班工长王喜波分析着由各种仪器自动记录下来的风量、风压等曲线图,表明高炉熔炼状况良好。热风组也来电话报告:“接班检查了设备,没问题。……还有,没人喝酒上班。”王喜波分外高兴地答道:“好噢!今儿个春节还得加倍注意安全生产才是。”
拖着铁罐的火车鸣笛欢叫,淹没了炉前休息室里工人们祝贺春节的笑语声。子夜零点,该是新春第一炉出铁的时候了。
炉前工刘华按动电钮,李振华等驾驭着开口机,钻头对准高炉的出铁口飞转着。一根钢钎猛撞出铁口,刹那间铁水映红了炉前工人们一张张喜悦的脸孔。
一千多度高温的铁水,从出铁口往外喷射,发出了“呼——呼——呼”的吼声,好像要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贡献给新的世界。炉前工们抹着汗珠喜看铁水溅起的万千火花。那火花星星点点,不似天上繁星,胜似天上繁星。从那灿烂的火花中,炉前工们看出了铁水的质量,格外喜上心头。第一炉前工刘华和第二炉前工杨占申聚在一起,一个说:“合格!”一个说:“很好!”
果然,两个多小时后,值班室接到电话通知,据分析鉴定,这春节出的第一炉铁又是一级品!
接着的第二炉、第三炉也都是一级品。
当朝阳喷薄而出的时候,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高炉丙班工人们欢欢喜喜地下班了。他们坚守在炉前,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夜晚。
预测风云
初一下午四点,北京天气晴朗,阳光和煦。但是,在北京气象服务台里,预报员们却在为明天是否可能下雪收集着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预报室的墙上挂满了一张张天气图,有地面的,有高空的,上面画着一条条错综复杂的曲线。从已得的资料来看,明天的天气究竟如何变化还不明朗。
预报员吴高任认为,蒙古高空低压及冷空气正从西北往东南移动,一股高压暖空气同时从北京西南方向向东北推进,形成了一个高空低压槽,北京地区的风向也由偏北风转向东风,根据经验,这是本地区下雪的征兆,因此初二傍晚可能下雪。
另一位预报员沙昌勋认为,东北部的另一股冷空气不很强烈,山西、陕西温度上升不高,这些迹象表明,明天可能还不会下雪。大家经过进一步研究,确定暂不预报初二下雪,看一看天气变化再作补充。
于是,进一步收集气象资料的工作又紧张地开始了。观测员每隔三小时就观测一次气象仪表;填图员把各地观测的最新天气情况填写在天气图上;预报员们对天气图埋头分析,到深夜十一点钟,所有预报员根据天气变化的新情况,得出了一致意见:明天有雪。
气象工作人员们立即把春节期间这一天气变化情况通知了民航局、电业局以及商业、公共交通、公园等部门,并且及时回答了关心的人们。听到降雪的预报后,电业部门马上加紧巡线,清扫线路,调整负荷。仓库、交通运输部门也作了准备。“零五”的电话员、首都各报社、电台都把下雪的预报告诉给人们。到初二中午,天空真的铅云密布,郊区大兴县果然雪花飘飘……。
分秒必争赶农时
在北京化工实验厂里,节日的欢乐气氛和职工们分秒必争增产化肥的革命干劲交融在一起。去年,这个厂超额四成多完成了化肥生产计划,最近,他们又开展竞赛,要把化肥生产水平再大大提高一步。
“年初一”清晨,早班工人比平时来得还早,王金明和他的爱人在五点多钟就到车间里来了。这小两口在同一个车间里劳动,男的是吸氨塔、回收塔的司塔,女的在新工艺工段工作。今早,他俩在吃猪肉饺子的时候,更深切地感到,祖国的春天是多么灿烂,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是多么正确;他们相约要在春节里以更加出色的劳动来生产化肥,为祖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接班的时候到了,却不料回收塔出现了堵管现象。这是管道里的水垢引起的。过去碰到这种情况,就要停下车来,等待检修工人来处理。现在不同了,操作工人们学习了解放军顽强的革命战斗精神,刻苦钻研,提高了自己的检修技术,决定自己动手,立刻检查处理。王金明和值班长孙秉松在塔边粗大的管道旁,边走边查,用耳朵贴在管子上听,用锤子敲。调度室的技术人员和刚值完夜班的工厂党委书记王权也赶到车间来了。他们向大家祝贺春节,同时协助处理堵管的问题。
孙秉松、王金明他们跟踪调查分析,从四楼查到三楼,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堵管的地方。他们立即卸开阀门清除了水管结垢,终于使管道运行恢复正常,氮肥的产量迅速上升了。
这一天,工人们在夺取着每一分、每一秒钟的化肥产量,食堂的炊事员也把丰富多样的节日饭菜送到车间。人们在劳动的岗位上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急人之急
初一的上午,在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室里,护士喊了一声:“钟培军!”一个工人模样的高个儿,抱着病孩走到李志大夫的诊桌前面。他向大夫诉说孩子的病情,焦急地说:“大夫,孩子怎么样?下午两点我还要接班呢!”大夫抬起头来,一眼就认出,这个人是她每天上、下班经常遇到的一路无轨电车上的售票员。节日里,有多少人要出来游玩或走亲访友,要乘坐电车,这正是电车最繁忙的时候,决不能让售票员因为孩子生病而耽误工作啊!
李志大夫细心地为病儿诊断着。听诊器在小培军的胸前慢慢地移动。她听了心脏,肺部……又及时作了各种化验,很快就把病情诊断清楚了。她决定让小培军住院治疗。
在同一个时刻,另外三位值班的大夫,也在为一些急诊的病儿细心地诊治着。本来没有值班任务的护士长周志聪,也自动地放弃假日休息,在急诊室里同许多“白衣战士”一起坚守岗位。病儿钟培军决定住院时,周志聪看出小培军的父亲不安的情绪,担心他在电车上工作心里放不下,就主动向病房了解小培军住院后的情况,当天下午就打电话通知,希望家长安心工作,不要挂念着孩子。
在节日,大夫和护士比平时更辛苦。但是他们急人之急,感到自己尽到了一个人民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华灯下扫尘迎新
天安门广场华灯竞放,在人民大会堂里参加春节前夕盛大拥军优属联欢晚会的人们还没有散完,西城区一个清扫班的清洁工人们就来到了广场。他们送走了最后一批联欢的人群,心里充满着喜悦,在零下十几度的刺骨的寒风里,依然感到浑身无限温暖。
深夜的清扫工作开始了。想到节日里会有多少人来到这里驻足,瞻仰我们祖国庄严雄伟的天安门,清洁工人们劲头十足地挥动着扫帚。他们劳动得那么有节奏,那么自豪!
推着垃圾车的白存善,解放前从十四岁起就当“清道夫”,那时候,哪一年春节不是全家人没吃没喝?如今忆苦思甜,更是甜上加甜。今夜,他出发清扫之前,家里让他穿得暖暖的,还给他准备了猪肉馅的饺子。白存善推着垃圾车,把伙伴们扫在一起的尘土收拾一清,连一个纸团儿都不让它留下。他们在春节前夕把首都这条主要马路清扫得干干净净。
东方发亮了,一阵阵“嘟嘟”响的汽车喇叭声,划破了静寂的晨空。欢度春节的人们,也开始在马路上出现。这时候,清洁工人们才愉快地结束了他们辛勤劳动的一夜。
把欢乐送给大家
当千家万户吃着春节前夕团圆饭的时候,收音机里的春节文艺晚会开始了。在热热闹闹的爆竹声和吹打乐之后,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王玉珍、郭颂、才旦卓玛演唱了他们的拿手节目,并向听众祝贺春节;李润杰表演了他深入河北抗洪斗争前线创作的新快板书;马季又给大家来了段相声……,说得收音机前的听众捧腹大笑。
这时,在北京广播大厦的机器房里,许多技术人员正在放音机旁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他们迅速调换录音带,拨动调节音量的电钮,核对每一个节目的内容,让每一支悦耳的歌,每一出动听的戏,接连不断地按时地传到听众耳朵里。
最近又被选为“五好”工作者的毛金跃更是集中精力注视着转动的机器。这位先进工作者已经安全工作两千多天。在这期间,他一共经历了一百多万次操作,有时紧张到一秒钟要同时按两三个电钮,但还是让声波安全地通过各个发射台,传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各个角落。他对伙伴们说:“今天晚上,我们能用自己的劳动,使亿万人增添一分欢乐,真是愉快,光荣。”
二十点刚敲过,记者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毛主席正在和首都三万军民一起共度春节。
“好哇,一定要赶在全国各地联播节目里发出这条消息。”国内新闻部的编辑们说着,立即分头编稿,有的在抄写,有的在计算字数,播音员在一旁轻轻地试念。
最后一页消息还没有编完,离联播时间只有五分钟了。播音员林如拿了已经编好的一部分稿子,拔脚奔到播音室,镇静而又充满热情地把好消息一字一句按时播送出去。接着,最后一页稿纸也及时地送到了。林如和另一位播音员播完整个节目后,谦虚地问别人:“刚才我播得怎么样?”
他得到的回答是:“太好了!你用饱满的感情,微微激动,而高昂的音调,让听众好像身历其境地和毛主席一起欢度佳节。”
当记者离开广播大厦的时候,那里还是灯火通明,那里的工作人员,为了全国人民,为了全世界人民,昼夜二十四小时辛勤地劳动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