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有志气有理想的人——记在嘉兴农村安家落户的几个城市知识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2-16
第2版()
专栏:

有志气有理想的人
——记在嘉兴农村安家落户的几个城市知识青年
本报记者 辛克 刘凡
长江三角洲上的嘉兴县,是著名的水稻产地。当党发出加强农业战线的号召时,许许多多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年人离开了城市,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贡献力量。单是这个县的大桥公社,在四千八百多个整劳动力中,就有四百四十五个是下乡和回乡人员。
下面介绍的就是新来这里落户的几个年青人的事迹。
愿望实现了
我们到了嘉兴县八字公社薛家浜大队的第三生产队,访问了下乡女青年赫月秋。
她到薛家浜生产大队一年多了。这个身材结实的姑娘,把我们让进她的住屋。这是一栋旧式瓦房,房间里的陈设仍然保持着一个女学生的风格:明净的窗户,书籍和用具放得很整齐,床铺也很整洁。
赫月秋在下乡以前,一直过着城市生活,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她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还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就有许多的理想。长大了,这许多理想逐渐归结到一个问题:一个人怎样算有前途呢?她想了许多,看了许多,也听了许多,脑子里浪潮翻滚,然而没有解决。党发出“到农村去”的号召以后,她就十分注意有关农村和农业的各种情况,听人民公社干部作报告,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观人民公社。这些,在她的脑子里构成了一个新的理想。
初中毕业的那几天,她宣布了自己的志愿:到农村去落户。母亲很了解女儿的性格:经过她考虑作出的决定,是不容易改变的。何况听女儿说得头头是道,一切问题都不要自己担心;她的父亲又在鼓励她下去,自己还能不让她走?她也为女儿开放了“绿灯”。
离家前夕,赫月秋坐在灯光下,看着母亲为自己准备行装,离别的心情和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愉快心情交织着,久久不能平静。后来她定下心来,打开日记本,写道:“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我将走到最理想的地方去,勇敢地担当起党所交给我的任务,那就是把农村建设好。农村是我们青年人献身的好地方;在那里,会把我的意志锻炼得更坚强。”她写完,放下笔。她的父亲走过来,拿起日记本,翻到空白的第一页,写道:“艰苦朴素,奋勇向上,在广阔而光明的农村大学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我想你一定会取得成就的。”
赫月秋就是这样离开了家,来到了这个生产队。队长看到她身体瘦小娇嫩,就好心地对她说:“你先整理整理东西,做做家务,慢慢再安排下田吧。”她却说:“不,快点派我的活吧!”
这正是耘早稻的时候,赫月秋跟着社员一起出工。耘了一天田是够累了,晚上回到房间就倒在床上睡了。一觉醒来,听到外面杂乱的讲话声。她马上跑下楼来,跟着社员走向田间。又在田里劳动没多大一会,就感到全身酸痛,这时,她才深深地体会到:吃点粮食真是不容易啊!
第三天,她很早就下田了。这天,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虽然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一次一次劝她休息,她都没有。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我要牢牢地记住这一段话: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对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个考验的关口。经得起考验,闯过这一关,就会成为光荣的革命战士;经不起考验,闯不过这一关,就可能成为可耻的逃兵。作一个光荣的战士,还是作一个可耻的逃兵,那就要看你在困难面前有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两个月以后,她父亲来看望她。父亲看到女儿比过去瘦了些。父亲问她:“能呆下去吗?”她毫不考虑地说:“爸爸,我能!”
赫月秋赢得了社员们的信任,选她当了生产队会计。她白天照常出工,晚上,大家坐在晒场上乘凉,她就核对工分。
在这些日子里,多少人关怀着赫月秋,多少人在鼓励着她。在她感到困难的时候,党支部书记郦定宝,团支部书记陈文达就来帮助她。有的时候社员把饭菜给她送到田边。这些,使她感到有一种坚强的力量在支持她。她渐渐地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习惯了劳动,学会了许多农活。她成了庄稼人。几天不见,社员就念着她。她的身体越来越结实了,才来的时候,体重八十七斤;一年之后,体重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五斤。
学农活也要有心人
在嘉兴的农村里,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农活好学,也不好学。”“学农活也要有心人。”
嘉兴县委驻新塍镇工作组的老陈同志,给我们讲了在高照公社落户的徐冬生学农活的故事。
这个从来没有到过农村的青年,前年七月中旬到了油车浜生产大队以后,就以自己的智慧、毅力和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红心,钻研农活。现在,农业生产上的一些重要生产技术,他都学会了。他所在的生产队队长陈三荣很满意地说:“我们队里增加了个好劳动力。”这是社员对这位新农民的批准书。
生产队里流传着很多徐冬生学农活的故事。
插连作晚稻的时候,没给徐冬生派活。他却借了一副箩到田间帮助挑秧苗,边挑边看人家插秧,两只眼睛没有离开过插秧人的手和脚,一点一滴都记在心里。看了半天,有了点数,就要求贫农社员王荣华教他插秧。王荣华拉他到自己旁边,自己插一丛,叫徐冬生插一丛,一看,还不错。王荣华就说:“能成。插一趟要并排六丛,我在左边插一趟,右边也插一趟,留出中间一趟归你插。来,试试。”徐冬生照着做,插得像样,只是慢得多。晚饭后,王荣华跑来找徐冬生,谆谆嘱咐:“学活,要耐着性子,过去,到工厂当学徒得三年才能出师呢!”徐冬生记住这话。第二天,他冒着大雨下田学插秧。生产队长陈三荣发现他在田里干活,叫他回来。徐冬生笑着说:“我学学,我学学。”队长看到这个青年人的学习劲头这样高,心里很高兴。
在农村里,捻河泥是技术活,弄得不好,河泥搞不到,船还可能弄翻。徐冬生天天到河边去看别人捻,足足看了半个月。一天,生产队分配捻河泥任务,徐冬生提出:“我想捻河泥。这活是两人合力干的,我捻不好,怕别人工分挣得少。”副队长王伯升说:“没问题,跟我下船。”
两个人一只船,王伯升一边作一边教他。徐冬生照着王伯升的样子插下去,可是,徐冬生用尽所有的力气,怎么也拖不上。王伯升尖声叫道:“把夹子松掉!你夹得太多了。”
下一次,徐冬生把河泥夹得少些,勉勉强强拖了上来,王伯升鼓励他说:“行!慢慢就熟练了。”以后,徐冬生夹得稍多一些,也能拖上来,渐渐感觉到工具在自己手里比较好用了。
从此,徐冬生对捻河泥的兴趣越来越大,技术也提高了,愿意与他同船捻河泥的社员也逐渐多了。生产队长陈三荣还特地把一套捻河泥的工具送到他家,对他说:“这套归你保管。我们队里能捻河泥的人还不多,现在,你算一个!”
徐冬生就是这样一件一件地把好些技术农活学会了。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下乡落户的青年是很受欢迎的人。农村各级组织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才能,解除他们的某些思想顾虑,妥善地安排他们的生活,并选派他们担任各种基层工作,邀请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尽情地歌唱,愉快地劳动,认真地工作。在下乡落户的青年当中,不少人当了机电排灌手、民校教师、会计员,还有的担任生产队长等。他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献给农村。
青年学生郭永泉,就是其中的一个。
郭永泉是前年在杭州浙江政治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不久,他回到家乡——嘉兴嘉北公社南陶浜大队第八生产队。
他的老家虽在南陶浜,可是家里一无所有。因此,他犹豫不决。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生产队长郭寿福,陈述自己的心情。很快就收到了回信,说家乡欢迎他,需要他。
五月,他回到了生产队。郭寿福跑了很远的路去迎接他。大队支部书记沈阿三关心地为他安排住处。桌椅板凳、炊事用具都有人借给他,有些社员还送来了柴火。家,很快就安顿好了。
一个新的顾虑涌上心头。他的未婚妻王锦娣正在江苏师范学院读书,一个大学生是不是愿意自己的未婚夫作农民呢?他鼓起勇气写了信给她。很快就收到了回信,她热烈表示赞成。
郭永泉怀着一颗红心,出现在田里,努力学习生产;也出现在各种活动场所,从不放弃自己学习的机会,也尽量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贡献出来。
生产队里有些人识字不多。郭永泉想:我应该帮助社员识字,提高文化水平。不久,他做了个没有课堂的义务老师。社员看工分账的时候,他便教社员认字;看到什么地方写着字,他也当场教社员认,他发现生产队长郭寿福不识字,听报告作传达有困难,就建议道:“寿福哥,我们来个识字小组,怎么样?”郭寿福见他说到自己心里,马上赞成。不久,就有十八个人报了名。从此,每到晚上,识字小组就活动开了。
一天,党支部书记告诉郭永泉说:“县文教局聘你作民校教师哩。原来的识字小组扩大成民校,给你在大队里弄个课堂。”郭永泉更乐了,马上组织民校,大队从各方面予以支持。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五十多个社员都来上学了。有三个年龄较小的,想来,又嫌路远,夜里不好走。郭永泉知道了,分别给他们的家长说:“我每次护送他们回家。”
社员们在民校里学语文,学算术,学科学知识,还学政治。暑假,郭永泉的未婚妻王锦娣来看他,带来了好多对农村有用的书,其中有一本《普通物理学》。郭永泉翻翻这本书,看到有一部分是讲电的基本知识,便想到电已经到了农村,应该很快让社员掌握电的基本知识。于是,白天,他作学生,王锦娣给他上电工学;晚上,他作老师,又把这些知识传授给社员。
社员们越来越喜欢这个二十五岁的知识青年了。大队成立了小图书室,需要有个人管理,有人就推荐郭永泉。生产队要换个会计,社员热烈选举他。
郭永泉也越来越爱农村了。他对许多工作都很关心。前年有这样一件事:生产队买来了七十斤氨水,社员不懂得氨水的特性,开着罈盖摆了两天,氨都挥发了,施在田里没有什么作用,因此有的社员怀疑氨水的肥效。去年,队里叫郭永泉和另一个青年社员黄启明一道到嘉兴县城去买固体的碳酸氢铵,上午去,下午回来。这正是炎热的八月天。路上,郭永泉对黄启明说:“碳酸氢铵也是很不稳定的,容易分解。我们拿回去,摆久了,肥效也不高。”两人商量了个主意,一天时间作两天用。他们加快脚步,一个上午就回到了家,下午把碳酸氢铵按计划施在间作晚稻田里,一气施了八亩多。郭永泉不放心,天天去看,到第四天,果然稻叶绿油油的。看过的社员议论起来:“化肥真有它的脾气哩!”
我们会见了郭永泉,问他现在是怎样学习的?
这个青年说起话来非常简练。他说:“农村就是大学,我天天在学习。”
“读书吗?”
“当然读。一个月,我至少有七个晚上在看书,有时白天也可以看书。我看的书,有哲学,有政治理论,也有农业科学。只要自己抓紧,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
我们在嘉兴县的农村走了好多地方,处处都会遇见下乡和回乡的青年,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人,总是珍视自己的青春的。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青年的时候,总是这样想:他们正在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荣任务,他们才是最珍视自己青春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