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凭自己的双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2-27
第2版()
专栏:

凭自己的双手
新华社记者 孙世恺
现在,有不少公路上奔驰的汽车,田野里耕地的拖拉机,纱厂里转动的纺织机,都用上了一种铁基粉末冶金的轴套。粉末冶金,这是一种新技术,是在压力下烧结金属粉末制造特别硬和难熔的产品的技术。用这种新技术生产出来的关键易损零件——轴套,能代替长期以来使用的铜轴套,为国家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它比铜轴套耐磨,使用寿命长得多。
谁能料到,这是小小的天桥粉末冶金厂,经过两年艰苦奋斗作出的贡献呢。 一
这个小小的工厂座落在北京天桥,一排低矮老旧的平房就是它的厂房。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工厂里,职工们在去年一年内生产出六十多万件各种型号的铁基粉末冶金轴套,供应各地工业、交通部门。不久以前,在武汉召开的粉末冶金技术经验交流会上,他们的产品质量名列全国第一。在订货会议上,他们又接受了大批粉末冶金轴套的订货任务。
一走进这家工厂,就感到处处朝气勃勃,革命精神奋发。在烟囱上、房檐下、车间里,张贴着“质量是我们的命根儿”、“产品要精益求精”等巨幅标语。有些身穿工作服的妇女们,把轧钢厂的废料——铁鳞经过还原制成铁粉。另一些工人又用这些铁粉压制成各种轴套,送进上千度高温的大窑里烧结。有几个工人正在安装他们自己制造的一台电动清洗机,用这台机器代替手工洗铁鳞的笨重劳动。这里现在拥有二百三十多名职工,三个车间,几十台机床,还有中心试验室、化验室、材料试验室、粉末试验室、耐磨性能试验室和金相试验室等一套科学试验的组织。目前,正在展开技术革新,逐步更新设备,实行科学管理,向现代化企业迈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
谈起目前的成就,这里的人们总要回溯他们走过的那段披荆斩棘的道路。这正是他们至今还那样“吃大苦耐大劳”的缘由。
那是五年前,北京天桥一带的劳动群众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舞下,一股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添砖添瓦”。根据群众要求,当地党组织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号召,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当时,有三个职工家属在一个大院里找到一间房,借一个烤白薯的煤球炉子和一口破缸,加工化工原料,为大工厂服务。她们从附近一家汽车修配厂抬回废硫酸水,日日夜夜地试验,终于熬出第一锅硫酸铜。不久,又利用另一家工厂的废铁屑和废硫酸制造出硫酸亚铁,供应了大工厂。只要她们力所能及,大工厂需要什么,她们就做什么。这样,生产一天天发展,资金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参加生产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她们初步建立了一个小工厂。 二
在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同时,她们逐步和大工厂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成为大工厂生产上的助手。有个大工厂被她们勇于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所鼓舞,决定把用废铁鳞试制粉末冶金新产品一项计划交给她们。
她们一听很高兴,但又感到为难。谁也没有见过粉末冶金是什么玩艺儿,更不用提缺乏设备和技术了。上级党委知道了,鼓励她们:“这是有前途的新兴工业,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要树立个雄心壮志,一定要搞出个名堂来。”
有了党组织撑腰,她们感到自己是强有力的,信心倍增,接受了任务。有人听了却大吃一惊,一边摇头一边问:“粉末冶金制品这么复杂的东西,你们凭什么能试制得出来?”她们就响亮地回答:“凭我们自己的双手!”这时,那家大工厂又伸出热情支援的手,派来专门研究粉末冶金的技术人员韩凤麟,帮助她们进行试验。
韩凤麟来到这个小工厂,立即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妇女们都有一股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再加上党的支持和国家的帮助,什么事情能办不成呢!他决心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在我国粉末冶金新技术这块处女地里闯出一条路来。
当时这家小工厂既没有一间宿舍,也没有一块床板。这个青年技术员索性在一张桌子上,白天搞科学试验,夜晚铺被睡觉。一天中午,他带着何花菊等两个女工跑到一家轧钢厂去找原料,看到那里遍地是轧钢机上飞出的铁鳞,十分兴奋。他一边察看,一边对何花菊说:“咱们就是要用这样的废料,制造出汽车、拖拉机上的关键零件。”
何花菊,这个围着锅台转了半辈子的家庭妇女,乍一听到这件事觉得格外新鲜,可是看见轧钢厂把那些铁鳞到处乱丢,心里又纳闷:“这些‘黑渣子’怎能作出那些东西呢?”在回来的路上,韩凤麟又讲起粉末冶金的生产方法和意义:用这样的原料经过提炼还原,再压制烧结成各种产品,它比铜制品成本低,质量好,用途广。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新技术,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它搞出来。
何花菊她们几个妇女,在韩凤麟的具体指导下,从轧钢厂拉回废铁鳞,放在洗脸盆里搓洗,手里拿着一块磁石当磁选机,清除铁鳞里的杂质,再把铁鳞放到锅里像炒饭一样炒干,用球磨机磨成碎面,变成铁末,这才算完成第一道工序。韩凤麟又和她们一道,把铁末放在窑里烧成还原铁粉。这时已到隆冬季节,她们干活时眉毛挂上了白霜,双手被冷水泡出裂纹,铁末飞到脸上,大家又变成了花脸人物。尽管这样又脏又累,她们却精神奋发,夜以继日地坚持试验。
她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位工程师也来参观了,并且热心地帮助她们解决试制中的一些难题。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试验,她们终于烧出第一窑还原铁粉,并把它压制、烧结成十几个轴承。这些轴承还不能算是合格的产品,但是它向人们显示出有了成功的希望。 三
继续进行试制,需要增加设备。买一台油压机或一台磨床,就要上万元。小小一家工厂,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工厂干部中出现了争论。这时,上级党组织坚决表示,这个新产品一定要试制下去,只要我们的投资不是白白浪费掉,将来总会收到成效。于是,厂里决定采取以“老”养“新”的办法,利用已有的化工生产继续积累资金,支持新产品试制。上级也拨出一批资金购买了急需的设备。从此,试制工作加速展开。
有个时期出现了铁粉不还原的现象,有的铁末放到窑里连烧三次,长达一百多个小时,仍然不还原。大家都十分焦急。韩凤麟在党的支持下,决心依靠老工人克服这个技术上的难关。他蹲在窑口一边观察一边苦苦地思索:从窑温到操作都正常,难道是促进铁粉还原掺进的煤粉有问题?把煤粉清洗后一分析,果然发现里面含的煤石过多,影响了铁粉还原。他们选用纯洁的煤粉,改进了配料,立即解决了这个难题。就这样,他们闯过一关又一关,不断取得了进展。 四
第一批铁基粉末冶金轴套诞生了。
他们把这个喜讯告诉有关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写信告诉他们,汽车零件钢板肖轴套是一种关键易损零件,消耗量很大,如果改用粉末冶金制造,能解决很大问题。他们到北京市汽车配件公司了解了一下,知道北京市现在运行的汽车一般都用铜质的钢板肖轴套,每年需要二十万件,如果都换上铁基粉末冶金轴套,一年可以给国家节省八十吨铜。这笔账一亮出来,大家决定试制铁基粉末冶金钢板肖轴套这个新产品。
试制成功以后,他们送给北京市运输公司一些汽车场试用。一天深夜,汽车场通知他们,有一辆试用铁基粉末冶金轴套的载重汽车运货回来了,当天夜里要检修。厂里的人员连夜赶到现场,观察运行效果,记录下新产品磨损的数据。
经过半年多的试验,取得了令人兴奋的结果:安装上铁基粉末冶金轴套的二十部载重汽车和无轨电车,运行试验效果都很好,普遍受到车场职工的欢迎。有个汽车保养场还提出一项报告:过去用铜轴套,运行三万六千公里就磨损了,需要更换;现在用粉末冶金轴套,根据实际试验结果推算,可以运行十五万公里。另外有几辆无轨电车使用这种轴套代替铜轴套,已经运行二十一个月,至今还很少磨损,没有更换。
铁基粉末冶金轴套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工厂举行了技术鉴定会,国家经济委员会技术推广局、第一机械工业部、交通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运输公司的许多汽车场都派人参加。经过科学鉴定,大家一致认为这种铁基粉末冶金轴套完全可以代替铜轴套,为国家节约大量有色金属。它比铜轴套耐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不久以后,在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议上,许多单位都主动向这家工厂订货,要求成批生产这种新产品。
天桥粉末冶金厂全体职工奋发图强的事迹,从此传开了。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位主管工程师到这个工厂参观后,连连点头称赞说:“这真是鸡窝里飞出了凤凰!”后来,几个大学毕业生分配到这家工厂来工作了。上级党委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天桥粉末冶金厂的这条路,是历经千辛万苦闯出来的。今后还要靠我们发扬抗日战争时期‘小米加步枪’的精神来发展生产啊!”
不忘记过去,正是这里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他们一种可贵的品质。工厂创办人——三位家庭妇女,有的把当年被硫酸烧烂了的衣服精心地保存起来,收在箱子里。她们说: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纪念品,将来好让他们看看我们这一代人是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出力的。(附图片)
天桥粉末冶金厂的工人们正在制造汽车上用的各种铁基粉末冶金轴套。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