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佤族同胞巧装打扮阿佤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01
第2版()
专栏:

佤族同胞巧装打扮阿佤山
新华社记者 黄昌禄
今日的阿佤山,“水沟绕山转,梯田布满山”,“撒一葫芦收一瓢”的时代永远过去了。
云南西南边疆上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是我国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全省十七万多佤族同胞,居住在这里的有六万人左右。
沧源连同附近的西盟佤族自治县,统称阿佤山区。这个山区位于怒江和澜沧江之间,这里群峰矗立,每座山的上半部,都是黑黝黝的原始森林,下半部是鱼鳞般的梯田。七年前记者初访阿佤山区时,山上还到处是杂乱无章的用刀耕火种方法开出来的旱地。从刀耕火种到梯田,这是一个巨变。
把刀耕火种的山坡修成梯田
佤族是云南省西南部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佤族的生产发展非常缓慢,解放前夕,阿佤山区的耕地主要是旱地,把树木砍倒后就凿穴点种;而且大多是轮歇地,不施肥,不锄草,亩产量不及水田的三分之一,碰上自然灾害,往往是“种一山坡,收一土锅”,“撒一葫芦收一瓢”。那时全县缺粮户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现在,全县已有八万七千多亩水田,缺粮县一变而为自给有余。
佤族同胞解放后在生产上的飞跃,是不平凡的。过去这里水田少,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缺乏水源。解放前阿佤山区被数十个佤族部落所分割,各部落间械斗频繁,往往互不往来,部落之间要想互相利用水源,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土地。地势平坦能开水田的好地,大部分被本民族的官家头人或富农所霸占。富农陈达点在贺南大寨附近买了五亩大的一丘田,便把一座方圆十几里的大山据为己有,广大贫苦农民只能耕种离村寨很远的陡坡山地。第三个原因是缺乏工具和技术。解放前的阿佤山区,手工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连种旱地用的长刀、锄头、镰刀等简易铁制工具也要向外地购买。
贺南乡(以前是贺南部落)的水利建设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的。当时,区人民政府派来的干部白应增,领着佤族农民要把蕊冬河两岸的峡谷地开成梯田。要挖水沟,头人和富农说:“这是我的水。”要开田,他们说:“这是我的地。”干部请头人来协商,向他们讲明修沟开田的好处,头人和富农不得不表示赞成,但他们暗地里又向群众进行威胁,说什么“竹子不会没有节巴,寨子不能没有头人。汉人是水,天干就流走了,我们是石头,永远不会走的。”白应增就向群众宣传:“汉族佤族是兄弟,政府永远不会离开阿佤山!”
有一百户佤族同胞参加修沟开田,但其中有九十户家无隔宿之粮。这时候,从内地通往阿佤山区的公路还没修,政府便组织了上千的人和大批牛马,从内地用人背畜驮把粮食运到阿佤山区。山高路远,每运一百斤粮食到阿佤山,人们在路上就要吃掉一半以上。但是,为了帮助佤族同胞发展生产,国家宁肯付出这样的代价。
一条七里长可灌五十亩田的水沟修通了。第二年,这一百家佤族同胞家家都有了水田。
打了五十多年冤家的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开山修渠
接着,他们又提出要开凿贺南大沟。这条沟要通过附近的岩帅乡,解放前贺南和岩帅两个部落打了五十多年的冤家,虽然贺南部落早就想修这条沟,但岩帅部落一直不答应水沟经过他们那里。解放后,人民政府调解了这两个部落之间的历史纠纷,帮助他们订立了团结公约。因此,当贺南乡再度派人到岩帅乡去商量时,岩帅乡不但欣然同意,还主动派人来支援。当大沟修到中途时,被一堵大石岩挡住了去路。人们先把石头烧烫,然后再用冷水泼上去,使石头骤冷而开裂,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石岩只裂开一条小缝,水流不过去。当人们正为难的时候,人民政府从内地请来了三个汉族石匠。这三个石匠用爆破的办法来征服石岩,并且在工地上教会了九个佤族徒弟。政府又把炮杆、大锤、炸药大量运来。这样,十五里长可灌六百多亩田的贺南大沟终于修通了。
英勇寨有个年过七旬的老人陈纳戛,听说炸开了大石岩,也来到了工地。人们不让他干活,他就放声歌唱:
“如果没有政府给的钢铁,
我们就打不开石岩;
如果没有政府给的粮食,
我们就开不出水田。”
他从沟头一直唱到沟尾,人们一听见他的歌声,干得更起劲了。有的说:“阿公,快点唱,你一唱我们就不疲劳了。”这位老歌手硬是唱到水沟完工,才跟大家一起回寨子。
一九五三年以来,贺南乡的佤族同胞就这样一共开了七条大水沟和三十一条小水沟,使全乡的水田面积由四百多亩增加到三千多亩,使当地佤族同胞实现了“水沟绕山转,梯田布满山”的梦想。
向龙神挑战,“神塘”变成水库
解放以来,佤族同胞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年前,佤族的村寨边还有一片片阴森森的“神林”,茅舍旁立着一排排的剽牛桩,寨子中心还立着人头桩。多少年来,佤族同胞把天时的变化,庄稼的丰歉,人生的祸福,都认为是鬼神在作主宰。为了灭灾祛祸,每年剽杀大量耕牛祭鬼。生了病,就把猪鸡宰了作牺牲;为了祈求丰收,他们甚至亲手割下自己同胞的头,放在人头桩上祭“谷魂”。
如今,觉醒了的佤族同胞,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出人间天堂。南骂部落的“神塘”变了水库,就是一个例子。
南骂部落央乃寨的脚下,几座小山丘围着一个水塘。传说这塘里住有龙神,水塘四周的树不能砍,一草一土也不能动,全寨每年要祭祀龙神两次,还不准妇女从水塘边走过。据说要是谁触犯了这些戒律,就会病死,还会给全寨带来灾祸。
一九五七年,人民政府派干部来领导佤族同胞开水田。现在这个乡的乡长、当时的民兵队长赵岩那,想利用这个“神塘”作水源。但是头人说,寨子就靠塘里的龙神保佑才得平安,可不能动这个塘。赵岩那心想,龙神谁也没见过,从老祖宗起就敬龙神,祖祖辈辈还是没饭吃。贺南乡开水田翻了身,却是大家看见的,要有吃有穿,只有靠自己多开水田。他把自己的想法挨家挨户告诉乡亲们,结果只有十个人愿意跟着他干。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早晨,赵岩那领着十个佤族青年,跳下齐脖子深的塘里一连干了六天,在出水口的一边筑起一道二十米长的土坝,把塘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库。接着又在水库下边的山坡上,开了六十多亩梯田。
阵阵秋风,吹黄了新开梯田里的水稻。十一个敢于向龙神挑战的佤族青年,一个也没有生病。新开的梯田里却收获了三万二千斤粮食,这是央乃寨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丰收。
这件事在全部落里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纷纷议论,都说挖水沟开田是件大好事。他们第一次敢于否定剽牛祭鬼和杀人头祭谷的恶俗。
被鬼神愚弄够了的佤族同胞,举起火把烧毁了所有的人头桩,拔掉了剽牛桩,把过去祭神用的木鼓扔出了寨外。现在佤族同胞已把这里更名为建设乡。记者访问这里的时候,只见一层层梳齿般的梯田,一块块翡翠似的茶园,走到村头,还听到佤族儿童从学校里传出琅琅读书声。
在阿佤山区旅行一个多月,耳闻目睹,尽是令人激动的新鲜事。一所学校,一座医院,一条公路,一个电话,都是佤族社会发展的里程碑。而党和政府为了帮助佤族同胞摆脱落后状态,又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
阿佤山区解放后的第一个冬天,多少佤族小孩还光着屁股,多少佤族姑娘还没有一块遮羞布。当时政府从内地运来了六百多匹布送给佤族同胞作冬衣,每一套衣服还配上三钱线,两根针。国家为佤族同胞想得周到,可是有的人还不敢要,人们说:“自古以来,只有政府向我们要东西,哪有政府给东西的?”年复一年,天冷了国家救济冬衣,缺粮时救济口粮,生产季节送来了工具,生了病全部免费治疗。从解放以来,国家用来帮助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各种费用共达二百万元。还有数以百计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干部,来到这昔日被称为“蛮荒之地”的阿佤山区工作。他们长年累月地奔波在崎岖险峻的山道上,有的干部为了佤族同胞的解放事业,甚至把热血洒在这阿佤山上。现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正式成立了。阿佤山上的佤族同胞,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必将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更迅速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