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加强畜牧业生产经济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14
第7版()
专栏:

加强畜牧业生产经济的研究
廖少云
畜牧业生产不仅包含着生产技术问题,而且还包含着一系列生产经济问题。随着畜牧业生产在农业部门中比重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专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畜牧业产品运销、加工部门的发展,对于畜牧业生产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就会愈来愈迫切。目前,在一些国家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某一畜牧业部门生产经济问题的学科,如“养猪经济”、“养牛经济”、“草原经济”和“养鸡经济”,等等。研究这些生产经济的目的,就是为该部门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等方面的措施寻求经济的依据,用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加强畜牧业生产经济的研究,是我国当前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畜牧业生产经济研究些什么呢?它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它研究畜牧业各部门的经济特征,
为选择畜牧业发展方向寻求经济依据
畜牧业生产中有许多种部门(如养牛业、养猪业、养羊业、养禽业等),每个部门都有它们经济上的特征,研究这些经济特征,是正确地选择畜牧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例如,肉用养猪业的一般经济特征是:(1)进行专门化的肉用养猪业的生产固然有利,但把养猪业作为配合其他主导部门、利用其他部门废弃资源的辅助部门,也可以进行有利的生产。(2)专门化的肉用养猪业对于土地面积的需要较少,但对于养猪场基地则需要排水良好,要有天然荫蔽,而且最好靠近流水。(3)肉用养猪业的投资总数在其产品总额中的比重较小,因此,投资规模小也可以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投资收回的年限也较短,产品销售时间和数量的弹性也较大,较容易随着市场的需要,控制销售的时间和数量。(4)在肉用养猪业的产品成本结构中,劳力和饲料费用占很大的比重。(5)肉用养猪业的风险较大,一旦因为组织和技术问题处理不当或受疫病侵害,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细致地深入地研究、分析这些经济特征,就成为决定是否在某一地区、某一农业企业中发展肉用养猪业,尤其是将肉用养猪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先决条件。
在某一地区、某一农业企业中决定畜牧业发展方向时,不但需要充分研究了解计划发展畜牧业部门的经济特征,而且也需要充分研究了解其他各个畜牧业部门的经济特征,这样,才能综合地、全面地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在抉择畜牧业发展方向时有充分的经济依据,作出有利的抉择。
它研究畜牧业生产布局的经济效果,
为畜牧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寻求经济依据
畜牧业生产布局问题是畜牧业生产经济的一项内容,它的任务是对现有畜牧业的布局进行经济上的评价,充分研究各地区的土壤、气候、雨量、牧场草地类型、种植业生产种类及其他有关的自然条件,以至人口密度、交通运输状况、市场需要、人民消费习惯、劳力畜力条件、畜牧业生产原有基础、畜产品加工业设备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各个畜牧业部门、各个畜种的特性,以确定畜牧业合理的布局,并予以充分的经济论证。
在评价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方法上,可以通过产品的成本、劳力消耗和产品率等指标,来说明某个地区配置某一畜牧业部门、某一品种是否最为有利;同时,可以用以说明在某一地区中,种植业部门和畜牧业部门有利结合的方式和适当比例。只有通过这样经济上的评价,才能使畜牧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它研究各项畜牧业生产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
为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寻求经济依据
畜牧业生产技术上的各项措施是否合理,一些新的技术措施是否可以推广,以及在哪一种情况下采取哪一种技术措施等问题,都不能单纯从生产技术本身的评价上求得解决,而应当同时通过经济效果的鉴定。这样,这项技术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消耗取得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单位本身也才能不断地进行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例如,牲畜的配种可以采取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一般说来,采用人工授精方式有许多优点:可以最经济地利用种公畜,扩大优种公畜配种的地域范围,克服公母畜因体格大小悬殊而产生交配上的困难,避免自然交配时疾病的传播,防止踢伤、咬伤,减少死亡损失,使生殖器官有缺陷的母畜受精,扩大母畜繁殖能力,等等。同时,由于采用了混合精液配种,利用不同雄体精子的竞争作用,还可以提高受胎率。此外,人工授精还便于种间杂交以产生种间杂种。所以,人工授精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措施,一般说来经济效果很大。但是,人工授精需要一套设备,包括六百倍的显微镜甚至冰箱、天平等等,而且对操作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采用人工授精方式是否有利,就应当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的鉴定,才能有可靠的结论。
牲畜饲料日粮的配合也有许多的经济问题。例如,乳牛饲料日粮的配合,从技术上的要求来说,就有多种方式:可以在日粮中含有较高或较低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甚至可以完全用粗料饲养,或完全采用精料饲养。到底哪一种日粮配合方式的经济效果最大?应当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将饲料的成本和产品量进行对比,以“饲料单位报酬”、“每增重一公斤劳动消耗”、“每增重一公斤成本消耗”等指标衡量,才能确定。
上面只是一些例子,实际上,一切技术措施都有经济效果问题,都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鉴定,才能肯定它在经济上是否有利。
它研究各项畜牧业生产组织措施的经济效果,为选择合理的组织措施方案寻求经济依据
畜牧业生产经济的另一项内容是对畜牧业生产组织措施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研究各项组织措施在各种具体条件下的经济效果,作为抉择的依据。例如,牲畜的分娩可以分为集中分娩和陆续分娩。到底哪一种分娩制度较为优越?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确定。以乳牛业部门为例,采用陆续分娩制度,可以均衡地供应产品,提高劳力、资金的利用率,减少厂房设备的资金和其折旧费用,因此,一般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不能认为这种分娩制度在任何场合下都是有利的,因为如果在严寒地区,冬季的产房犊舍的设备条件不够完善,供暖设备差,那么采用陆续分娩制度就会增加该时出生犊牛的死亡率,并降低母牛的产乳量。在夏季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如果采取陆续分娩制度,那么在牧草生长旺盛期间分娩的母牛,就会因为干乳期的关系失去产乳量可能达到巅峰状态的可能性,造成生产的损失。因此,在某一特定地区的具体条件下应当采取哪一种分娩制度,应当就该地区的各种条件中进行综合的经济分析,评价几种分娩制度的经济效果。
各种牲畜育肥期的长短和育肥方式,都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来探索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各种牲畜育肥期限和育肥方式,以哪一种在经济上效益最大最好。
在评价组织措施的经济效果中,还包括畜牧场布局经济效果的评价。畜牧场的布局方式不同,经济效果也随之而异。例如,畜牧场布局总的可以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畜牧场如果过分集中,就会大大增加运输厩肥和饲料的费用,但是,可以减少基本建设和畜牧业机械化、电气化的投资。因此,究竟哪一种布局方式经济效果最大,应当根据基建投资、运输费用、畜产品的供应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价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
在整个畜牧场布局方式确定后,一个畜牧场内部的布局问题也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来解决。一个乳牛场,如果内部布局得当,甚至只要对挤乳地点,运送饲料,清除粪便的路线,饲料调制间和畜舍的距离等方面加以合理的调整,就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显著的经济效果。在这方面可以利用技术查定方法,对现有内部布局情况下的生产过程进行工时利用的写实,分析工时利用结构,并据以拟定新的内部布局方案,评价它的经济效果。
它研究各种畜群结构和畜牧场规模的经济效果,
为组织畜群和确定畜牧场规模寻求经济依据
畜群结构的状况关系到牲畜的产品数量,牲畜的发展速度,合理地利用饲料、牧场、劳力和设备等问题,应当通过对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确定合理的构成。
以乳牛场的畜群结构为例,母牛所占的比例应当首先根据各方面对牛乳供应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母牛比重增大虽然可以供应更多的产品,但是后备幼畜就会因而减少,其结果势必影响畜群的扩大再生产,甚至有可能影响畜群的简单再生产。所以,应当根据具体条件予以综合的经济分析,才能确定合理的畜群结构。
畜群结构愈单纯,即分群愈细致,虽然可以提高饲养上的技术效果,但是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劳力和设备,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所以,分群的标准不但应当从技术上着眼,还应当从经济效果上着眼。
畜群中各种牲畜不同的配合方式,也有很大经济效果上的区别。例如,牛群配合羊群可以经济地利用牧场,羊群中将绵羊和山羊混合放牧也可以收到充分利用牧地的效果。有的地方以乳牛和育肥猪混合编群,目的是利用牛乳加工后的废品来育肥猪群,提高产品利用率。在牛群放牧中配合猪群,可以使猪群随时利用牛群排泄中所未能完全消化的养料。国内有的农场中在饲养猪群中配合一定数量的鸡群,以便利用猪群吃食中浪费的饲料。
以上,只是一般地说明畜群结构中各种配合比例的经济效果问题。至于应当如何具体地确定配合的比例,各种配合比例经济效果的大小,还应当根据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运用生产经济的方法,评价它们的经济效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
论。
在畜牧场的规模方面也存在着经济效果的问题。某种畜牧场应当保持多大的规模在经济上最为有利,也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这就需要对某地区的饲料生产条件、牧场利用方式、饲养方式、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基本建设和设备情况,以及资金、劳力条件等许许多多因素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以乳牛场为例,根据国外有的地区研究,认为六百至七百头规模的乳牛场最符合经济原则,因为七百头规模的乳牛场在基本建设投资、设备投资、经营管理费用、饲养牛群的劳力消耗等方面,都较一百头规模的乳牛场有利。但是,这仅仅是该地区的情况,不可能是所有地区统一的标准,其他一切地区都应当根据本地区条件进行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确定合理的规模。
它研究畜牧业生产基本建设和设备投资的
经济效果,使上述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畜牧业生产的基本建设和设备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以便选择一个投资少、效益大的方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应当通过对各种投资方案经济效果的分析来解决。在方法上可以用“单位投资报酬”这个指标,来衡量投资的经济效果。“单位投资报酬”愈大,说明投资效果愈高。
畜牧业生产装备的投资,也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例如,养猪场中计划采用自动或半自动饲食设备需要一笔投资,但是这笔投资是否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肯定。这里,需要把一般的、自动的或半自动的饲食设备,从投资数额和由于采用新设备所节省的饲料、劳力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如果自动化饲食设备投资数额较多,但是采用了这种新设备后,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所增加的投资部分,在这种设备还没有报废前就可以收回,这样,虽然这种设备增加了投资,但是它的经济效果还是可以肯定的。畜牧业生产中,还有许多新设备的采用,例如饲养、挤乳、剪毛等等的电气化设备的采用,它们在哪一种条件下的经济效果如何,都应当通过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作出经济上有利的抉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要发展畜牧业,首先应当考虑发展方向和布局,然后还应当考虑各种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畜群结构、畜牧场布局以及基本建设、设备投资等具体问题,而上述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当运用畜牧业生产经济学,才有可能圆满地获得解决。由此可见,畜牧业生产经济对于发展畜牧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加强和重视这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