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红河儿女换新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15
第2版()
专栏:

红河儿女换新天
新华社记者 黄昌禄
最近,来自哀牢山上和红河两岸的各族人民的代表,云集自治州首府个旧市,欢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十周年。在这些代表中,有数十年前领导当地各族人民反抗封建反动统治的女英雄,有当年转战山林的红色游击队员,有解放后辛勤带领各族人民建设家乡的基层干部。他们的经历,鲜明地反映了红河的今天和昨天,反映了红河两岸人民为争取自己美好生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哈尼族女英雄多沙阿波
在一个晚会上,个旧市京剧团演出了《多沙阿波》。这出戏描写了四十多年前哈尼族女英雄多沙阿波领导红河南岸数万兄弟民族反抗封建土司和反动政府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真是巧合,这次多沙阿波代表哈尼族前来参加庆祝活动。
在招待所一间整洁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女英雄。她穿着一套哈尼族同胞喜欢穿的青色衣裤,裹着饰有银珠和绶带的青色包头,虽然六十五岁了,但身体还很硬朗。她以悲愤的心情,向我讲述了当年起义的经过。
那是一九一七年,红河南岸的几十万哈尼、彝、苗、傣等兄弟民族,对当地十八个封建土司的残暴统治忍无可忍,拿起了火药枪、弩箭、长刀和锄头,纷纷起义。年方十八的元阳县多沙村哈尼族妇女陈洛婢,因为英勇过人、善骑能射,被大家推为首领,并尊称她为“多沙阿波”(哈尼语,意为多沙村的爷爷)。多沙阿波率领起义军杀死了土司委派的官吏,攻占了猛弄土司衙门。起义军声威大振,当地的各族农民纷纷骑着马,带着粮食,手持武器来投奔多沙阿波,起义队伍壮大到几万人。多沙阿波废寝忘食地领着这支队伍转战于红河南岸的元阳、金平、绿春等县,打土司,济穷人,哀牢山上风雷滚滚,动摇了封建土司的统治基础,也震撼了远在昆明的云南反动军阀。最后,土司勾结军阀派来军队,历时五年之久的起义斗争被镇压下去了。
起义失败后,多沙阿波不敢回到家乡,起先躲到远在百里外的一个亲戚家,后来又同丈夫一起跑到多沙村附近山上的一个岩洞里栖身。在这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多沙阿波遭受了多少苦难和折磨!
解放以后,群众把这位女英雄的下落告诉了干部。县委书记来到她家慰问,人民政府给她送来了衣服、棉衣和被单。她过去没有能实现的愿望——推翻封建土司制度,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自治州成立后,她当选为元阳县的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政协自治州委员会委员。一九六一年,多沙阿波应邀到北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十二周年的庆祝大典,见到了各族人民的敬爱领袖毛主席。
从放牛娃到副州长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九四九年参加过党在红河南岸组织的游击队队员许文安。这个哈尼族贫农的儿子,生长在红河南岸金平县的保山寨。他七岁起就给地主放牛,家里仅有的三亩薄田也被地主霸占去了。为了逃避国民党抓兵,他晚上睡在田边的一棵桃树上,整夜听着豺狼的嗥叫。刚过了年家里就缺粮,不知吃过哀牢山上的多少野草。对旧社会的恨填满了他的心头。一九四九年,他参加了游击队后,担任过游击大队的副队长和村农会主席。为了在红河之滨打出个新天地,许文安离开了家,转战山林。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由于有了党的领导,他们的斗争便与当年多沙阿波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结局完全不同。一九四九年底,游击队赶跑了金平县的伪政府,不久又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红河南岸的全部土地。
成立自治州时,放牛娃出身的许文安被选为自治州副州长。十年来,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保持着当年艰苦朴素的本色,兢兢业业地为红河两岸的人民服务。下乡时他睡在贫下中农的家里,跟他们一锅吃饭,见活就干。一九六二年他来到金平县的银屏乡,看到哈尼族贫农、乡党支部书记李则黑,一家四口住在一间破房子里。原来李则黑过去一直给地主当长工,没有房子。翻身后又忙着工作,没时间盖。许文安当晚就在村里召开贫下中农会议,号召大家团结互助,帮李则黑盖房子,他还亲自同大家上山砍来了木料。房子很快盖好,李则黑非常感动,从此更全心全意工作。他领导的合作社连续两年增产,成为全县的农业先进生产单位。
许文安原来是文盲,经过他刻苦自学,现在已达到高小毕业的文化水平。为了便于联系群众,他还学会了彝族、苗族、瑶族的语言。当地群众都把他当作最知心的带路人。
英雄引水上山来
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代表中,有一位坚持奋斗十二年为干旱山区引来清泉的彝族代表昂志明。
昂志明的家乡在红河北岸弥勒县西山上的树龙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干旱山区,人畜饮水,都靠雨季积起来的浑水潭,还只够吃七个月。其余五个月人们只好翻山越岭到六里外去背水。
一九五二年树龙村完成土地改革后,当时担任副乡长的昂志明就立志要用自己一辈子的精力,把水引进村来,把干旱的山区变成鱼米之乡。
离村六里路的地方有条地下河,从几十丈高的悬岩中间流出来,形成一条瀑布,又落入山肚子里去了,人们叫它响水洞。树龙村的人祖祖辈辈就想把这股水引进村来,但那悬岩连猴子也爬不上去,一代代的人们只好望水兴叹。
这年四月,二十九岁的昂志明领了二十几个同伴,在响水洞旁的舍莫山上搭起草棚住下来。他们餐风沐雨,好容易在山上挖出了一条明槽,但地下河太深,明槽通不到水源。当时村里只有互助组,力量小,办不成。
昂志明没有灰心。一九五六年村里办起合作社,力量大些了,他又第二次带人上了山。弥勒县县长也来到工地,鼓励昂志明干下去,并派了技术员来帮忙。为了使引水沟挖得准,他们决定先从悬岩上爬进响水洞去探测地下河的位置,昂志明走在大家的前头。洞里又黑又深,不是碰着陡壁,就是遇到深潭。历尽千辛万苦,才把地下河的位置测量清楚了,开始第二次挖沟,但因为工程大,施工力量不足又失败了。
经过两次失败,有人劝昂志明不要再为这股水费劲了。昂志明向他算了一笔账:全村每年花于背水的劳动日达一万五千个,相当于全年农业投工量的百分之十五。把水引来后,不但本村可以节约大量劳动力,还可以把一千六百亩旱地变成水田,那时山区就可以吃上大米饭,可以栽藕养鱼。这人被他说得也兴奋起来了。
树龙村成立了人民公社后,劳动力、资金比过去更加雄厚。一九六一年他领着人们再次上山。国家也派技术人员运了一台钻探机来支援他们。经过钻探,他们找出了地面与地下河的准确距离,决定从地下河的侧面开凿一条八十六米长的隧道,把地下河水引到地面来。
一九六二年四月,昂志明领着十九个民工干起来。国家源源不断地送来炸药、水泥等物资,并派技术员和技术工人来支援。他们经过四百多天的努力,终于在去年七月把八十六米长的隧道凿通了。
一股清洌的地下水,顺着隧道从山肚子里流到了地面。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马上传遍了树龙公社。人们就像过火把节那样,穿着鲜艳的节日服装,弹着三弦,吹着笛子,跳着舞,从四面八方涌来了。八十四岁的老贫农石亮华拄着拐杖来到渠边,捧起清泉无限激动地说:“我吃了一辈子浑水,现在吃清水了!”(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