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认真地向地方文艺工作者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15
第5版()
专栏:

认真地向地方文艺工作者学习
陈其通
军委和林彪元帅号召我们:部队要很好地向地方学习。我们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热烈响应军委和林彪元帅的号召,除了和全军一起,积极学习地方的好经验、好作风以外,还必须虚心地、认真地、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向地方的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学习。
单从戏剧方面来说,半年多以来在北京上演过的现代剧,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很多。从去年上半年起,首都的戏剧舞台上,就开遍了社会主义戏剧艺术的鲜花。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戏剧艺术的花朵,争红斗艳,香飘万里,使首都整个戏剧舞台的面貌为之一新。这些戏在首都的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首都人民和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我们部队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这些成功的演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外地来京的兄弟艺术团体,表示最热诚的欢迎!
这些演出的成功,是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向的结果,是坚决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党中央、各级党委对文艺工作加强领导、无限关怀的结果,是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在新的形势下所取得的又一次伟大的胜利。
这些现代剧目的最大特点,是全面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劳动人民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和沸腾的现实生活,揭示了现实斗争中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例如《夺印》和《箭杆河边》,有力地揭示了农村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阶级斗争,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提高了人们的阶级觉悟。《雷锋》和《李双双》歌颂了在党的培养下,在不同的岗位上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的新人,为千百万男女青年树立了学习的光辉榜样。《年青的一代》《千万不要忘记》《远方青年》《朝阳沟》《社长的女儿》等,不仅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而且提出了一个如何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在社会主义时代什么是青年人的理想和前途等重大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三人行》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过程,说明了知识分子对于人民群众和人民事业的不同态度,必然导致不同的后果。《鸡毛飞上天》歌颂了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芦荡火种》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民的血肉关系。《向阳商店》歌颂了平凡的劳动,表扬了商业工作者的优良品德。
《会计姑娘》歌颂了一个知识青年安心在农村干一辈子的伟大胸怀,和在实际工作中热爱集体、坚持原则的高贵品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激流勇进》《一家人》《龙江颂》和《丰收之后》,不仅反映的生活是新颖的,而且还揭示出了全新的主题。《激流勇进》通过大钢铁企业内部的技术革新活动,反映了党和毛主席提出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工业战线上贯彻执行的情况,歌颂了先进的领导思想,批判了官僚主义作风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残余。《一家人》提出了在比学赶帮运动中,如何正确对待先进、对待落后的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新问题。《龙江颂》歌颂了我国农村正在蓬勃生长的共产主义思想风格。《丰收之后》写出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歌颂了个人、集体服从国家的先进思想,对农民进行了生动的共产主义教育。
上述的事实说明,地方的文艺工作部门和文艺工作者,在运用文艺武器,特别是戏剧艺术的武器,来反映和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在这里,想谈谈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并就部队文艺工作者向地方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学习的问题,提几点意见。
一、学习他们认真地、迅速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精神,和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度热情。为了使文艺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党号召文艺工作要积极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要歌颂正在蓬勃生长着的新生活,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地方的文艺工作者立即响应了党的号召,把创作和演出的重点转到这方面来,迅速而又及时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写了许多好戏。像刚在首都演出过的《龙江颂》《激流勇进》和正在演出的《丰收之后》《一家人》,就是戏剧工作者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明证。去年年底在北京举行的市属剧院、剧团的现代剧目会演,也出现了不少及时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新作。《千万不要忘记》和《社长的女儿》,也都是在党号召努力反映现实生活之后积极创作出来的。这许多戏写得、演得这样快,这样好,没有高度的政治热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们这种对党的号召、党的指示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精神和积极参加现实斗争的革命热情,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学习他们的艺术成就和新的创造。首先应该学习他们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高度热情。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要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就必须努力歌颂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为新人物作传记,为新事物立丰碑,从而巩固这个制度,并推动它向前发展。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如何,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一个根本立场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从以上列举的优秀节目中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次,学习他们塑造新的革命英雄形象的本领。最近上演的许多戏里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塑造了社会主义新英雄人物的形象。这些新人物思想高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是社会生活中先进思想的代表,是矛盾斗争的主导力量,是值得人们效法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兵。他们就是雷锋、萧继业、林岚、李双双,《夺印》里的何文进,《汾水长流》里的郭春海、王连生,《远方青年》里的沙特克,《会计姑娘》里的李秀英,《千万不要忘记》里的丁海宽,《芦荡火种》里的阿庆嫂,《丰收之后》里的赵五婶,《龙江颂》里的郑强,《激流勇进》里的王刚,《一家人》里的杨国兴……等。作家们是从生活出发,从矛盾斗争中,从行动中,从典型的艺术情节和巧妙的细节中表现了这些人物的。就拿《激流勇进》里的钢铁厂副厂长王刚来说吧!他有正确的领导思想,娴熟的业务知识,踏实深入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明辨的头脑,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这个人物的创造很有独到之处。在众人都对“新字三号”方案表示赞成,连厂长也同意立即进行试验的时候,他却坚持原则,说出了不能立即进行试验的意见;在斗争过程中,他不怕压,不怕别人议论,不怕被人误解,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并积极说服别人,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品质是很可贵的。在人物创造上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笔。《丰收之后》里正面人物创造的成就更是非常突出。赵五婶这个人是过去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和戏剧中很少见到的正面人物的形象。她虽工作在一个偏僻的小山庄,却能够高瞻远瞩,看到整个国家。她心里装的不是一个大队,而是整个社会主义。所以,她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她既看到了社员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也看到了社员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她关心别人,关心群众,不愧为一个老干部、老党员,一个好当家人。她作风朴素,平易近人,既是一个大队的领导者,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这些戏里,关于有思想缺陷的、经历过思想转变、思想成长过程的许多人物,写得也很好。像林育生、喜旺、丁少纯、林继红、林立本、赵大川、徐厂长、杨国良……等等。这些人物的思想脉络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突出,分寸感也很强,通过这些形象创造,对于如何表现人民的缺点,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还有些人物,如《千万不要忘记》里的姚母,《龙江颂》里的富裕中农钱常富,《丰收之后》里的驴贩子王老四,或者《社长的女儿》里的地主婆老狐狸……等,也都写得非常生动,有典型性。在创造人物的手法上,这些戏都有很多独到的地方,值得我们仔细去分析。如《千万不要忘记》里丁少纯和岳母、妻子的关系的设计,《丰收之后》里赵大川和赵五婶的夫妇关系和老同志关系的设计,以及《社长的女儿》里林秀青、林继红两姊妹鲜明对比的手法等,都表现了作者艺术创造的匠心。其三,学习他们运用阶级观点,正确地描写生活中矛盾斗争的方法。这些戏所以感人至深,还因为作家大胆地揭示了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并把它变成复杂尖锐的戏剧冲突。有的着重写了敌我矛盾,或把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来表现,像《夺印》《箭杆河边》《芦荡火种》等;但更多的是写了人民内部矛盾,上面所谈到的大多数的戏都属于这一类。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对于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作家们都没有模糊阶级界限,没有忽略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条道路斗争这个时代特征,都把斗争的发展放在阶级斗争的三棱镜下加以分析、考查和处理。在描写这些矛盾斗争,特别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斗争时,作家们表现了严格的政策、原则精神和分寸感,没有把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混为一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也并未因为政策精神的一致、原则性的相同而千篇一律,而是各个戏有各个戏不同的处理手法。例如《年青的一代》和《社长的女儿》两个戏的构思有许多雷同之处:主题,人物,戏的结构方法,但因为一则表现的生活领域不同,二则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不同,所以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前者没有阶级敌人出现,后者用正面写阶级敌人做为内部矛盾发展的一个动因;前者主要用烈士遗书解决主人公的思想问题,林育生到烈士陵去的事一句话就交代过去,后者则着力写了烈士陵的戏,通过悲壮的陵前回叙促使主人公的思想得到转变。还有的戏是以揭露敌我矛盾来使内部矛盾迅速获得解决的,如《夺印》《箭杆河边》等。这些描写矛盾斗争的好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其四,应该学习他们艺术上的革新精神和创造精神。例如《千万不要忘记》《一家人》这两个戏,在反映生活、揭露矛盾、提炼主题等方面,就很有创造性。《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戏结构完整,人物鲜明,接触的是全新的生活领域,提出的是有普遍性的问题。它反映的阶级斗争,不是那种暴风雨式的,资产阶级的进攻和影响,不是那种明目张胆的、人人可见的,而是存在于貌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不易觉察的,司空见惯的。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进攻和影响,并不是来自外边,而是来自自己的家庭内部,自己的亲属,甚至是以爱护你、关心你、“一切为了你好”的形式出现的。从这个戏里,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体会到什么叫阶级渗透,什么叫阶级溶化。这个戏反映的生活场景、人物几乎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但它的主题思想却是深远的。戏里许多细节,如丁少纯的料子服、钥匙,老爷爷的路条……都写得好,运用得好,起到了突出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一家人》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问题,揭示了一个在比学赶帮运动中值得重视的迫切问题。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了胜利就可能冲昏头脑。骄傲自满、停滞不前有时是不自觉的,甚至能批评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先进车间主任杨国良就是具有这种思想的典型人物。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真理。它教育我们,要想不断前进,就必须永远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打了胜仗找缺点,永远不要满足。《激流勇进》在导演和舞台工作上的创新精神是值得重视的。他们为了表现社会主义大工业的新生活,大胆运用先进技术于舞台工作的做法,给我印象很深。舞台框框被打破了,生活场景,声音效果都立体化了。我想,既然新生活对艺术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既然有先进的技术条件可以利用,在舞台上就不能不作必要的革新。一切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再如《社长的女儿》在运用旧形式表现新生活方面,对我们的启发也很大。目前,全国有几百个戏曲剧种,都在努力表现新生活。《社长的女儿》正确地运用了戏曲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并有所发展。他们既未墨守成规,也未另搞一套;而是既继承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
三、学习他们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好风尚。事实证明,许多现代剧演出的成功,决定性的一环是生活。话剧《李双双》创作和演出的成功,首先来之于小说原作者李准同志长期的农村生活;同时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演员同志在农村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他们用河南方言演出这个戏时,不仅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而且语言也非常生动。《千万不要忘记》的剧作者丛深同志,早在十几年前哈尔滨电机厂开始兴建的时候,就在劳动中洒下了自己的汗水;他在那儿曾担任过混凝土工程队的支部书记。后来,又到电机厂深入生活,在厂党委办公室工作过,也到车间里当过学徒。对于这个厂的成长过程他是熟悉的,对于这个厂里工人们的成长过程也是熟悉的,对于工人们的家属他也是熟悉的。所以,他写的戏是那样真实可信,生活底子是那样厚实。豫剧《朝阳沟》的成功,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剧作者和演员熟悉河南农村的生活。十几年来,这个剧团经常不断地到农村去演出,和农民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从农民群众中汲取了艺术创作的宝贵营养。《激流勇进》原小说的作者胡万春同志从小就在工厂做学徒,解放后又一直在钢铁厂工作,他写的就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自己熟悉的各种人物。剧本的改编者、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工作者,为了写和演这个剧,也曾不断地到工厂去,和工人同志一起进行艺术创作。因而这个戏给人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龙江颂》的作者和演员为了创作和演出这个戏,在龙海县榜山公社生活了很久。现在,地方上有很多文艺工作者长期在农村安家落户,或者和工人农民交知心朋友,这一点我们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就做得不够,要很好地向他们学习。
四、学习他们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严密、细致的演出作风。最近一个时期创作和演出的现代剧,有一个共同值得重视的好现象,就是作者和演员对于写和演这些戏,态度都非常认真,有高度的革命责任心。他们都立志要写好现代剧,演好现代剧,使现代剧的质量大大提高,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为此,许多戏都经过多次反复、一再修改,才拿出来和观众见面;有的戏演出后,还不断进行加工,使它更加完美。事实证明,许多好戏都是在领导的关怀下,群众的帮助下,作者经过多次的修改创作出来的,都是经过长期的磨炼磨出来的。这条经验很值得我们重视。这许多戏在演出上,不论导演处理,角色创造,舞台设计……,都是非常细致认真的。看来我们部队文艺工作所提倡的“三严”精神(严肃的态度,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他们有的做得比我们好,我们还必须向他们认真学习。
一九六四年是大学大比之年。工业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运动已带头走在前面。其他战线上的比学赶帮活动正在接踵而至。我们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积极参加到这个运动中来,争取多学习到一些东西,努力赶上先进单位的水平。为了在这个运动中做出成绩,首先必须向地方的文艺工作者学习、其次要向部队的业余演出队学习,勇敢地学、虚心地学、认真地学、具体地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学,来一个比学赶帮的大竞赛。地方的文艺工作者和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回答党对我们的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