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四件宝”发挥了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16
第2版()
专栏:

“四件宝”发挥了威力
在工厂企业的比学赶帮活动中,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职工,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是促使竞赛得到健康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厂从去年秋天起展开了比学赶帮活动,学习上海虹光化工厂的先进经验。但是有一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虹光厂所以先进,是因为他们物质条件好,设备好,工资收入多等等。对他们的先进不服气。事实上,我们在上海学习时,亲眼看到虹光厂的工人劳动条件相当艰苦,工人们爱厂如家,克勤克俭。工作服、胶鞋破了,他们就自己动手补,常常是补了又补,依然穿用。他们这种勤俭办企业的先进思想,使我们很感动。
为了教育我厂的干部和工人学习虹光厂的这种先进思想,我们从上海回来的时候,不但带回了许多先进技术经验,还向他们借了“四件宝”:一件破旧的工作服,一双修补过的旧胶鞋,一条旧围身和一双用零角废料做成的劳动“皮鞋”。这四件宝都是从现场工人身上脱下来的。我们回厂后,在大会小会上,都把这四件宝拿出来让工人们传看,使大家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原来不服气的,看了实物后都心服口服了。工人朱阿七等感动地说:“过去我们穿回纺布工作服,嫌粗糙,不满意,可是虹光厂的同志穿的比我们差得多,人家却毫无意见,今后一定要学习他们的艰苦精神。”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告诉全厂职工:不应当和兄弟厂比生活待遇,比劳动条件,而应当比贡献,比劳动生产率。虹光厂的职工每月每人平均生产苏打十一点二吨,而我厂只生产四吨多,相差这样大。别人贡献多,我们应当努力跟上去,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次活生生的教育,给我厂职工思想上很大的启发。他们很快就自觉行动起来,纠正各种浪费现象。过去有些人胶鞋一破就要领新的,规定半年一双,实际上总是三四个月就坏了。而现在他们都自动补了再穿,这几个月没有人领过一双新胶鞋。过去机器上用旧的一些破帆布,都作废料处理了,最近工人们把它搜集起来,也去加工做虹光厂那种劳动鞋了。橡皮手套、围身布也尽量利用旧的,不领新的。工人们对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关心。过去,要车间里减人是最困难的事,现在他们自己提出要减人。药用苏打小组过去是十三个人,他们还喊人不够,最近自动减少了四个人,产量反而比过去提高。
由于大家思想统一了,疙瘩解开了,职工的心情非常愉快,上下统一扭成一股绳,这样就为推广兄弟厂的先进经验铺平了道路。 江苏苏州大康化工厂党支部书记 许家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