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锅庄娃子闹翻身——记彝族翻身奴隶创办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3
第2版()
专栏:

锅庄娃子闹翻身
——记彝族翻身奴隶创办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新华社记者 周祖佑 徐宜道
金沙江水穿过夹岸对峙的云崖峭壁,日夜不息地奔流着。千百年来,居住在江边的彝族奴隶,在自己唱出的那些悲愤凄凉的民歌里,用这无尽的江水,来比喻他们深重的苦难。
今天,彝族奴隶们早已砸碎了自己身上的锁链。一样的江水,两样的心情。他们在新编的民歌里,把流不完的金沙江水,比作共产党和毛主席带给彝族人民的无限恩情。
就在这金沙江边,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牛角湾,一处遍生着仙人掌和火红的攀枝花的山乡里,我们访问了一个由一百多个彝族翻身奴隶组成的金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披荆斩棘建家园
金河高级社的一百多个社员,原来都是布拖县无家可归的新获得解放的锅庄娃子。直到今天,许多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姓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大年纪。为了帮助这些翻身奴隶重建家园,中共布拖县委经过多次研究,在一九五六年春天,决定由一位区委书记带他们到金沙江边这个全县最温暖的地方来垦荒。这里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和历史上奴隶主间冤家械斗的一个古战场。荒草丛中遗留着一座残破的碉楼和熒熒的白骨。他们在这里披荆斩棘,搭起了几间草棚。在狂风暴雨的夜晚,他们头顶油布,坐等天明。就在这荒山里,在庆祝高级社成立的大会上,人们一个个争先表示决心。他们说:我们这些无家无亲的锅庄娃子,高级社就是我们的家,有了共产党和毛主席,我们掀掉了压在头上的大石板。只要永远跟着党和毛主席走,就一定能够平地起家,建设起幸福的新生活。
每天黎明,金沙江还笼罩着一层薄雾,社员们就分成四个作业组出动了。有的开渠引水,有的劈石翻土。他们新开的水田田埂,有时一夜之间就被成群野猪拱垮了,第二天大家又重新修筑;新买回来的猪、羊,有时突然被豹子拖走,大家就组织起打猎队捕杀野兽。因为气候多变和蚊虫太多,不久,有些人生了病。正在这时,中共布拖县委书记率领一个慰问团来了,给社员们送来了蚊帐和衣物,还带来了医务人员为大家治病。同时,听到这里翻身奴隶没有住房,金沙江对岸云南省巧家县的党组织派来一批汉族建筑工人,帮助社员们修建房屋。
尝尽辛酸生活的人,特别珍惜党和人民政府带来的温暖。许多人都争着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在酷寒的日子里,二十多个青年社员攀上大山砍伐木材,为社里制作门窗、农具和家具。白天,他们在刀切似的悬崖上挖出一个个脚窝,钉上木桩,爬到崖顶寻找最结实的树木。夜晚,他们露宿在森林里,虎豹的怒吼把他们从梦中惊醒,大家起来升起篝火,围坐在一起唱歌。就在这深山老林里,他们坚持了两个多月的艰苦劳动,为合作社砍伐了足够的木材。
这些翻身奴隶满怀着豪情壮志,战胜了种种困难,在七年中开垦出了二百七十多亩水田、八十多亩旱地。去年,他们在这些土地上收获了八万多斤稻子、玉米等粮食,产量比建社那年增加十二倍以上,从一九五九年起,他们不再需要国家供应口粮。到目前为止,全社已向国家交纳和出售了各种粮食二十多万斤。 鸟儿离不开树林……
经过一次又一次胜利的斗争,在金河社翻身奴隶的心里,愈来愈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力量。
还是初到金河社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一个名叫赤黑打日的青年社员。听说我们是远方来的客人,他每天都要来看看我们。但是,他只默默坐在一旁,静听我们同其他社员谈天。好些日子后,我们才知道他悲惨的身世。直到今天,这个从小被奴隶主抓去当锅庄娃子的翻身奴隶,还没有找到生身的父母,甚至根本不知道父母的姓氏。在漫长的奴隶生涯中,他无处诉说自己的不幸和悲哀,只有默默地担负起牛马般的劳动。解放了,他参加了金河社,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自己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任何人都不言不笑,只是默默地勤奋地劳动。他第一次分到应得的粮食后,非常惊讶。后来他又因为积极劳动而得到了合作社的奖励。当时他说不出一句话,却在那里悄悄流眼泪。他没有亲人,社干部和社员们关心他的冷暖,为他缝补衣裳。干部们还常常征询他怎样搞好生产,他第一次感到了做人的尊严。渐渐地,打日变了,虽然他平日仍然很少谈笑,但是,哪里田埂漏水,他悄悄拿上锄头去堵上缺口;谁干活不讲质量,他就当面提出意见。他出工、开会比谁都早,还跑到院坝里大声?喝,催促大家。后来,大家就给他起了个“检查团”的外号。今年春天,社里选监察委员,大家首先想到了他。
打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心意,在断断续续谈着自己的工作时,他只是向我们这样简单地说道:“我只有一条心,合作社是众人的家。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这个家才得兴旺!”
金河合作社里的翻身奴隶们,饱尝旧社会的艰辛,珍惜新社会的幸福。他们对党、对毛主席、对人民政府无限热爱。有一年花生歉收,他们宁愿自己不留一颗,首先要卖给国家。又一年,这里遭受自然灾害,中共区委书记动员他们少卖一部分粮食给国家,曾经费了许多唇舌。社干部和社员们不愿这样做,他们说:金沙江水再宽再长,比不过党和人民政府的恩情。我们对祖国建设的贡献,真是不能再少了。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水是这里一切变化的最好见证。用彝族人民的话来说,再过九十九代,金沙江两岸的人民也不会忘却过去的苦难;再过九十九代,彝族人民也要像金沙江的激流一样,永不停息地去追求那锦绣的前程。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