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战后西德经济中垄断统治的加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3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战后西德经济中垄断统治的加强
褚葆一
生产集中资本集中的加速
近年来,西德一小撮垄断巨头在工业生产中所控制的比重愈来愈大,在他们手头集中的财富,不仅绝对额扶摇直上,而且相对额也迅速扩大。他们支配着整个西德国民经济,在经济上、政治上实行横暴的垄断统治。
据官方发表的材料,近年来,西德工业生产正在加速集中。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一年,西德工业企业的总数在增加(从九万一千八百家增加为九万三千二百家),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企业总数增加的同时,小型企业(从业人员不超过四十九人)的家数却迅速减少,从七万三千六百家下降为七万零一百家,减少了三千五百家,等于小型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五。(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从五十人到四百九十九人)和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在五百人以上)的家数都有大量增加。中型企业从一万六千家增为二万家,计增百分之二十五;大型企业从一千七百家增为二千六百家,计增百分之五十以上。由此看来,西德工业企业的总数虽有增加,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工业生产较前有所分散,相反,工业生产较前更为集中。企业总数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营业总额上升造成的。
西德工业中生产集中的发展规模,可以从工业中职工分布的情况,以及各类企业在营业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动中,更清楚地看出来。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六一年,西德工业企业中职工人数有显著增加,从五百八十四万人增至八百零二万人,计增二百一十八万职工。但是,同时在小型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却在下降,从九十万人下降为八十六万人。在中型企业中就业的人数虽略有增加,从二百二十六万人增加为二百九十五万人,但是,相对数也在下降:在中型企业中的从业人员一九五二年占职工总数百分之三十八点八,到了一九六一年下降为百分之三十六点八。只有在大型企业中,职工人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有显著增加,人数从二百六十七万上升为四百二十万,比重从百分之四十五点八上升为百分之五十二点四。这就是说,占企业总数百分之二点九的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已占职工总数的半数以上(百分之五十二点四)。
再从营业额来看,一九六二年的营业总额二百四十五亿马克,比一九五二年的一百一十亿马克增加一点三倍。但是,小型企业的营业额,只从十五亿马克增加为二十四亿马克,在营业总额中所占比重从百分之十三点七下降为百分之九点九。中型企业所占比重也是下降的,从百分之三十八点二下降为百分之三十四点五。只有大型企业在营业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从百分之四十八点一上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六;特别是最大企业所占比重值得注意,从百分之三十五点三上升为百分之四十一。
以上事实一方面说明了,西德生产集中的程度已经达到十分惊人的水平。只占企业总数百分之一点三的一千多家最大企业,它们的职工人数竟达工业企业职工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三十九点六),它们的营业额竟达工业企业营业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近年来,西德生产集中增长的速度,同样是令人惊异的。
在生产集中进一步加速的过程中,资本集中的速度也在加快。请看下表:
西德股份公司中资本集中的情况 1938年(全德) 1954年  1962年资本额分类 公司 资本总 公司 资本总 公司 资本总 数 % 额百万 % 数 % 额百万 % 数% 额百万 % 马克 马克 马克不到一千万马克5187 94  6168 32.9 2206 86.9 4037 19.5 1922 80.1 4598 12.31千万至1亿马克306 5.5 7731 41.3 296 9.7 9617 46.4 411 17.1 12879 34.51亿马克以上  25  0.5 4844 25.8 36  1.4 7077 34.1 68 2.8 19871 53.2共 计5518 100 18744 100  2538 100  20732 100 2401 100 37349 100
从上表,可以看到:(1)战前,在德国的股份公司中,资本额在一亿马克以上的大公司只有二十五家,占股份公司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五。战后,一九五四年,这样的公司在西德已增加到三十六家,占股份公司总数的百分之一点四;到了一九六二年,再增为六十八家,占百分之二点八。从公司总数中所占比重看,一九六二年比一九三八年要增加四点五倍。(2)资本额在一千万马克以下的小公司,在一九三八年占公司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四,占资本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九;到了一九六二年,在公司总数中的比重下降为百分之八十点一,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下降为百分之十二点三。这说明它们已受到猛烈的排挤,地位已大大下降。(3)资本额在一千万马克以上、一亿马克以下的中等公司,在公司总数中的比重,由百分之五点五上升为百分之十七点一,但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却由百分之四十一点三下降为百分之三十四点五。这说明他们的地位,也正在下降。(4)资本额在一亿马克以上的大公司,已占西德股份公司资本总额的半数以上,无疑地在西德经济中已取得支配的地位。由此可见,战后在西德股份公司中,资本已进一步集中。
除股份公司外,西德还有大量的“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类公司中,资本集中的程度要小一些。例如,在一九三八年,德国共有二万五千六百六十二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只有一个资本在一亿马克以上。在一九六二年,西德共有四万一千二百七十九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有十七个资本在一亿马克以上。这说明在战后期间,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资本集中也正在加速进行。在一九三八年,资本额在一亿马克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仅占这类公司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点九,而到了一九六二年却已上升为百分之十四点八,比重扩大为战前的五倍。可见,增长的速度是很快的。
支配西德经济的四十个垄断集团
据柏林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调查,一九六二年年底,西德实际运用资本在一亿马克以上的股份公司共七十六家,要比官方所公布的六十八家多八家,这是因为官方所公布的公司股本额是以公司的名义资本为根据,而西德大多数公司的实际运用资本是大于名义资本的。同时,资本在五千万马克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共五十一家。这一百二十七家大公司,支配了整个西德的国民经济。它们分别占股份公司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三和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五。
这一百二十七家大公司,分别隶属于五十二个垄断资本集团。在这五十二个垄断资本集团中(其中三十个是西德资本,二十二个是外国资本),有四十个垄断资本集团在西德国内实际营业额都在十亿马克以上。在西德的四十个大垄断集团中,有二十五个是属于私人垄断资本所有的,它们彼此间经常有相互投资关系;有五个是属于国家垄断资本的,但是,其中私人垄断资本也持有部分股份;有十个是属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但是,其中也有部分企业是和西德垄断资本合营的。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这四十个垄断集团的职工,占一九六一年西德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但是,它们的营业额占西德工业企业的营业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二。这些大垄断资本集团,在原料的购买、国家信贷的分配、政府的大宗定货、对外贸易、货物运输等等方面,处处都获得国家的特殊照顾,它们事实上控制商品市场、价格、信贷、原料,使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
在私人垄断资本中,法本集团和蒂森集团的力量最为强大。法本成立于一九○四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美国的杜邦,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鼎足而立的三大化学工业垄断组织。战后,为了掩人耳目,在美帝庇护下,法本分成“拜耳颜料”、“巴登苯胺苏胺苏打”、“赫希斯特染料”三个股份公司,但是,它在实际上仍然构成一个集团。它的垄断势力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迅速增强。目前,法本集团所控制的儿子公司和孙子公司在国内有二百五十家,在国外有六十家。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一年,法本在西德化学工业营业总额中所占比重,从百分之三十五增长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它不仅在化学工业中发展势力,并向钢铁、原子工业进行扩张。
蒂森集团不仅是西德钢铁工业中最大的垄断集团,也是西欧最大的钢铁工业垄断集团。这一集团以“奥古斯特·蒂森冶炼公司”和“凤凰—莱因钢管公司”为首,这两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完全相同,实际上是一个公司。所属的儿子公司和孙子公司在西德国内有九十三家,在国外有三十家。近年来,它的势力也扩张得很快。从一九五二至一九五三年度到一九六○至一九六一年度,它在西德生铁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从百分之十七点三上升到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在原钢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从百分之十四点三上升为百分之二十点六;在钢材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从百分之十六点八上升为百分之二十四点九。蒂森集团在机器制造、造船、煤矿、铁矿、石油等工业部门都有投资。
属于国家垄断资本的五个垄断集团,有联合电气与矿业集团,联合工业企业康采恩,萨尔茨吉特康采恩,大众车辆康采恩和莱因—威斯特伐伦钢铁康采恩,共包括有二百几十家儿子公司和孙子公司。这五个国家垄断组织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硬煤、焦煤、褐煤、石油、电力、铁矿砂、生铁、原钢、钢材、铝锭、锌、铅、氰氨基化钙、小汽车。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私人垄断组织所需要的动力、燃料和原料。这些产品大部分以低价卖给私人垄断组织。这就是西德国家垄断资本企业发展的方向。
在西德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中,有十个外国垄断资本集团,如尤尼莱佛、美孚油等。战后,外国垄断组织在西德的势力有显著增长。一九三六年外国资本在西德股份公司股本总额中占百分之六点六,一九六○年增长为百分之十二点二。外国资本在西德股份公司中的投资额,也从一九三六年的十二亿马克上升为一九六○年的三十八亿马克,增长速度是很快的。据西德官方统计,在西德的外国私人投资原来是英荷资本稍占优势,近年来,由于美国积极增加对西德的资本输出,所以美国所占地位不但已赶上英荷,而且稍有超过。西德国内公司的外资股份百分比如下表:
国别  1956年 1960年
美国  32.4% 35.5%
英国—荷兰  37.0% 35.2%
瑞士  9.3%  10.8%
法国  7.2%  5.5%
其他国家  14.1% 13.0%
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资料,在西德由美资控制的工业企业一九六一年的总产值约在九十亿至一百亿马克之间。这数字等于西德工业总产值十五分之一左右。战后初期,由于美英法等对西德实行军事占领,西德垄断资本为了要获得占领当局的庇护,曾经勾结外国垄断资本恢复实力。目前,西德垄断资本的力量,较之战后初期已有很大发展。形势已有很大改变,西德垄断资本和外国垄断资本的矛盾,不论在西德国内和国外都在迅速扩大。
西德的太上政府——联邦工业联合会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少数财政寡头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以后,必然进而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早在一九一九年,德国的垄断资本家们,组成了德国工业联合会,集中各大垄断集团的意志,指挥政府机构。希特勒上台以后,工业联合会在一九三三年改组,称为“德国工业帝国集团”,由垄断资本家克虏伯等担任主席,对纳粹政权各项政策起重要作用。纳粹战败后,这一组织也被禁止活动。但是,在美帝国主义庇护下,这一西德垄断资本家的组织,首先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获得美占区当局的许可,恢复活动,一九四七年双占区成立后,又以双占区企业联合会名义开展各项活动。波恩政府成立后,于一九四九年十月正式建立“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作为德国工业联合会的直接继承人。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大垄断组织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上各种要求,集中起来交给政府机构执行。这是一小撮垄断资本家在西德政治上、经济上实行垄断统治的中心机构。西德经济学家普雷资科莱特把这一组织,恰如其分地称为西德的“太上政府”(原文为“政府的政府”)。
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的组织机构极为庞大。在总经济理事会之下,设有三十八个部门工业联合会(如石油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联合会等),十一个区域性代表机构,还有各种专门委员会(如外贸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等)。西德政府各项重要政策措施,立法机关制定各种重要法规,事先都由这一机构进行研讨,然后以“建议”名义送交有关机构。从一九五○年四月到一九五六年四月六年之内,它就向政府机关提出重大原则性“建议”一千一百六十件。它还在议会的各个重要委员会中派有代表,贯彻工业联合会的意图。有时候,工业联合会还派出代表,和议会中的委员会或政府各部门,就重大措施事先进行谈判。例如,西德垄断资本家为了策划向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就于一九五九年年底在联邦工业联合会内专门设立了一个“不发达国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由各大垄断组织派出代表组成的。
当然,垄断资本集团操纵国家机构,不仅是通过联邦工业联合会这一个途径。波恩政府各个显要人物和垄断资本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现任总理艾哈德,就因为一九四八年担任双占区经济总理事会会长,忠实地执行了西德大垄断资本集团的命令,所以获得了信任,在政治舞台上不断得到提升。西德现任外交部长施罗德,是克吕克内垄断资本家的亲信。波恩议会的议员,只要查一查他们的履历,多多少少都是和垄断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在西德这样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已发展到很大规模的国家,国家机构也只能是实现垄断统治的工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