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吉林农村勤俭备耕 越来越多的社员把节约一草一木同集体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有些地方的备耕支出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十五左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5
第1版()
专栏:

吉林农村勤俭备耕
越来越多的社员把节约一草一木同集体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有些地方的备耕支出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十五左右。
据新华社长春二十四日电 记者苑广才报道:吉林各地许多公社的生产队,贯彻勤俭办社方针,克勤克俭搞备耕。从去冬到现在,不少地区的春耕准备比去年同期搞的好,生产费用的支出却未增加,有些地方还比去年同期降低。海龙、通化、怀德、东丰等县的备耕支出,一般比去年减少百分之十五左右。
不增加生产费用能扩大生产吗?记者就这个问题在松辽平原访问了一些公社。梨树公社毕家大队一向以勤俭办社在东辽县著名,这个大队今年治理一百五十亩涝洼地、改良三十亩瘠薄田和全部耕地施满肥的计划,即将完成,各项备耕进度都超过往年。但是,已开销的生产费用却比历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这个被认为“节俭到底”了的大队,生产费用为什么还能降低?原来,干部和社员在勤俭办社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麻绳和木犁、耲[huái怀]耙、扫帚等二十余种小农具全部做到自产、自造、自修、自备,还自己打足了饲草。往年光购置这些东西就要用掉一半生产费,今年省下这笔钱,就用来兴办水利、改良土壤、购买化肥。至于勤俭办社基础较差的社队,更是大有潜力可挖。历年开销较多的蔬菜队——四平市人民公社四平郊区的一面城大队,去年既抓商品性生产,又抓自给性生产,在保证蔬菜增产的前提下,为今年繁育了种子,部分饲草自己收贮,大部农具自己修补,把节约的五万元资金,投放到今年扩大水浇地、多买化肥和推广新技术方面,还绰绰有余。
在长春、四平、通化、吉林、白城地区各县,像这样既扩大生产又节约开支的事情并不罕见,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已从解决饲草和农具不足等方面扩展到很多农事活动上去。海龙县由于推广了福安公社三兴大队用人工刨开冻土修渠、改造低洼易涝地的经验,节省了很多购买炸药等的开支。去冬以来全县兴修的排灌工程比上年同期增多百分之十。而水利投资却减少百分之三十。
吉林农村勤俭备耕的风气,是在去年全省开展了勤俭办社活动以后形成的。去年春季,中共吉林省委表扬了东辽县黎明大队八年如一日地坚持勤俭创业的事迹后,一个“学黎明、赶黎明”,力争“多打粮、少花钱”的勤俭办社活动便逐步在全省展开。“勤创业、俭守家”,“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这些谚语已成了许多干部、社员的口头禅。许多社员经常以对集体事业的利弊,来权衡一粒粮一滴油的得失。东辽县石河公社第六队的畜舍,原是用大油灯照明。饲养员赵景山连这样每夜多耗几钱油的小事也不放过,以亲手制造的“节约牌”小油灯替换了大灯,他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家大业大,积少成多”。骆云锦是和龙县西城公社的普通社员,每当做完一季活,他就自动地把那些破旧的小农具收揽到家,默默地在工余时间把它修好保管起来。社员们称颂他是“义务检修员”。几位熟悉农村情况的干部告诉记者说,越来越多的社员把节约一草一木同集体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他们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起,尽心竭力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递砖添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