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不可能什么都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6
第2版()
专栏:

不可能什么都懂
范武
几年前,听说有一位小学教师讲“开学了”三个字的一篇课文,用了三个教时,翻来复去,拆开并拢,结果字儿一搬家,学生还是不认识。
这种离奇的现象,现在当然是极个别的了。但是,以多为胜,既烦且琐,不考虑学生的精神负担和时间负担,不讲求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实际效果,这类情况,还远不能说已经完全绝迹。上学期,有一位小学教师,教《朱德的扁担》一课,因为课文中有
“一次”、“一起”、“一道”、“一担”等词,就好心好意地认为应该“总结”一下,让学生全面地懂得以“一”字构成的词语的用法。于是,经过辛辛苦苦的准备,这位教师在教课中讲了“一”字的八九种用法:表示数量,表示完整,表示相同,表示专纯,表示偶,等等。学生都听得张大了嘴干瞪眼,大概感到连个“一”字都那么复杂,读书可真难。还有一位中学教师,前一个时期举行观摩教学,结束时一口气布置了关于语法分析、修辞辨认、摘段落大意、造句、背诵等五道课外作业题。这位教师认为,若不做那么多练习,学生就不能巩固学习所得。可是,一位听课的同志回去试着把全套作业照做一遍,以教师的水平和速度,也须费时八十分钟。学生放学回家时书包里装着这一大堆要求,真不知分量该有多么重。
当然,就主观愿望来说,这些同志是想多让学生懂得一些知识,于是尽量多做一些练习,讲得“深”一些,练习得“全面”一些。但是,多讲,就得多准备;多布置练习,就得多批改,教师本身也要陪上一份不轻的劳动啊!可是,做任何革命工作,都必须讲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好或不好,要从实际情况看,要从全面看。如那位专讲“一”字的用法的同志,给小学生搬来了那么一大套东西,学生究竟能懂得多少呢?教时有限,旁征博引地讲了许多课外的东西,必然得少讲课内该讲清楚、讲确切的东西,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基本精神和重要词句的理解。主观上要多给些,客观效果却恰恰是给少了。再如那位布置大量课外作业的同志,既然听课的教师要八十分钟才能完成这套作业,学生至少得两小时。其他学科的作业怎样办呢?要不要给学生留一些自由活动的余地呢?做了这些作业题,是否就一定能巩固课堂教学呢?教师片面追求作业数量,学生要么在质量上被迫打折扣,要么牺牲休息、睡眠时间去“硬拼”。多布置作业,形式上是对学生负责,实质上却恰恰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负责。可见,一切善良愿望,离开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只能走向愿望的反面。
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学科有一定的目的,课文有一定的范围,教时有一定的限制,学生有一定的接受水平,教学的客观规律硬是不可能使学生一下子什么都懂。相反的,平均用力,要求学生什么都懂,结果什么都不懂的例子倒不是没有。
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词、每一种训练,都不是孤立的。如果要扯开去,可以无休无止,永远无法做到学生“都懂”。像前述那个讲“一”的用法的例子,即使学生对老师所总结的八九种“一”字都懂了,也还离开理解有关“一”的全部知识很远很远。新编《辞海》所收以“一”字构成的词目有一百七十三条,前人所编《“一”字长编》,有关“一”的条目以万计,难道能使学生“什么都懂”吗?可见,如果不按照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划定一个“应懂”的范围,结果不能不是事与愿违。
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一堂课上不可能一下子什么都懂的。看来,树立这样的观念决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如果教师只想到教,不想到学生学;只凭主观想像,不凭调查研究;只追求形式,不讲究实效,那就不可能摆脱上述不正常的情况,不可能做到学生该懂的,讲清楚,讲确切。不可能懂的,决不加油加醋,楼上造楼。
听说解放前就有这么一个大学教授,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了一个学期,不管学生在打瞌睡看小说,更不管社会上的火热斗争,尽自闭着眼睛大讲其三皇五帝、唐尧虞舜。我们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突破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包围。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是一个如列宁所讲的“我们应当教育青年学什么,应当教育那些真正想做共产主义青年的青年怎样学习”的问题。
(原载三月二十一日《文汇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