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北京师大文科师生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 在农村革命熔炉中进行锻炼 他们在锻炼过程中,提高了阶级觉悟,初步学会了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并把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向工农学习等好风气带回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6
第2版()
专栏:

北京师大文科师生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
在农村革命熔炉中进行锻炼
他们在锻炼过程中,提高了阶级觉悟,初步学会了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并把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向工农学习等好风气带回学校。
新华社讯 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师生一千四百多人,最近分别到郊区大兴县的六个公社参加了两个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同时进行社会调查和参加生产劳动。
师生们在农村中受到了实际斗争的锻炼,思想上收获很大。有一百名师生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政策好、实际工作好、劳动锻炼好、调查研究好和思想改造好的“五好教师”和“五好学生”。还有二百六十七名师生受到了表扬。许多人表示,这次下乡,是促进思想革命化的“难忘的一课”和“必要的一课”。
北京师大师生们这次下乡,都订有锻炼计划,一下去就把和贫农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这次下乡锻炼的“入门证”。许多师生和农民同睡一个炕,同吃一锅饭,和农民一起干活,一起做家务事,思想感情开始起了变化,许多贫农下中农很快把他们看成了“咱家人”。
这次下乡的师生中,许多人原来只是从书本、影片里了解到旧社会的情况,并不真正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在参加基层工作和社会调查中,他们才具体了解农村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中文系三年级学生翟纲绪和几个同学一起,通过访贫问苦,调查了一个村庄的历史,了解到这个村庄的地主的充满血腥味的发家史,使他深切地认识到农民和地主阶级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在阶级感情的激励下,他们编写了《张各庄地主罪恶史》。历史系讲师马家骏在一个村子里,调查了当地封建剥削的各种形式,同老贫农一起给地主算了剥削账,对地主阶级的剥削本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师生们从这些事实中,提高了阶级觉悟,增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师生们通过“三同”、访贫问苦、跟农民一起参加实际斗争,对贫农下中农的过去和现在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用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党的有关政策文件为武器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大家都感到心明眼亮了。他们认识到,广大贫农下中农由于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很深,革命性很强,最能接受党的教育和领导,他们听党的话,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同农村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作斗争。师生们还看到农民积极向国家交售粮棉,拿出余粮支援灾区,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从中受到很深的教育。农民的勤劳朴素等优秀品质,更是处处可见。他们对农民的思想感情起了变化,越来越感到一些老贫农值得自己尊敬、学习。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学生沈瑜丽,初到农村跟农民在思想感情上还有距离,在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合睡一个炕后,朝夕相处,感到这位老人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克勤克俭,逐渐对她有了深厚的感情,也就下定决心要自觉地改造思想。
师生们在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也懂得了在农村中依靠谁,怎样走群众路线,怎样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作调查研究,等等。有的学生第一次访贫问苦时,农民和他们的话总是说不到一块去。有些人在开始写家史、村史时,也是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念给农民听,农民听了摇头。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然后再学习《“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决心在和贫农下中农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农民学习,和农民交心。这样农民就原原本本地讲出了用血和泪凝成的阶级斗争史实。师生们也熟悉和吸取了一些农民的丰富生动的语言。师生们通过实际斗争和农村调查,共写出了一百篇村史初稿、二百四十三篇家史初稿和六十六篇农村阶级斗争调查材料。这些调查有不少念给农民听,农民能听懂,并且感到亲切,成了教育自己、教育群众的好教材。
师生们在参加实际斗争和社会调查中,还比较系统地了解到贫雇农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翻了身,走上合作化、公社化的道路,看到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大好形势,受到很大的鼓舞。
两个月来,师生们在农村革命熔炉的锻炼中,也初步培养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按毛泽东思想办事,和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向工农学习;敞开思想,互相帮助,自觉革命;学先进、赶先进、力争上游等好风气,并把这些好风气带回到学校里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