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先有纺织厂还是先有设计蓝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3-26
第7版()
专栏:

先有纺织厂还是先有设计蓝图?
袁可志
我们搞纺织厂设计工作的,认为先有“纺织厂”,后有“纺织厂设计蓝图”。纺织厂是由纺织作坊演变而成的,而不是先有一份完整的纺织厂设计蓝图才建起第一个纺织厂来的。可是从初期的纺织厂不断改进到近代化的纺织厂,乃是通过工厂——蓝图——工厂——蓝图的反复过程的,也就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的。具体地说,就是纺织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给纺织厂设计者提供了意见和要求,设计者改进设计后建成了第二个纺织厂;再由第二个纺织厂的工人给设计者提供了新的意见和要求,设计者再改进设计,建成了第三个纺织厂(当然也可以是改建了第二个纺织厂);以至建成了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这个近代化纺织厂的出现当然是有着它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的,但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如果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直至今日,近代化纺织厂也不可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制度阻碍着人们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给人们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
所以,人之不同于动植物,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而且更在于人的思想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恰当的。
从另一方面讲,先有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呢,还是先有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设计蓝图呢?我认为是先有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而不是先有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设计蓝图。因为建设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固然需要先有一份蓝图,但这份蓝图只是在旧型纺织厂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一份新方案的设计文件,这个新方案不应该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设计蓝图。只有当依据新方案建立起来的新厂经过投产实践,被人们公认为近代化纺织厂时,才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而这个新厂投产以后的竣工图,才算是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的蓝图。我们只能从生产实践来确定这个新厂是近代化纺织厂,于是对设计者来讲,也只有当设计第二个近代化纺织厂时,才能制出第一份的近代化纺织厂设计蓝图。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的竣工图和原设计一模一样的话,这岂不是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设计蓝图产生在先了吗?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的。实际工作的经验证明,一项全新方案的设计,不经过蓝图——工厂——蓝图的反复过程,设计者就能一次成功地制出一份完全符合实践结果得到考验证实的设计文件,事实上是没有的。如果一丝不改地按图施工,竣工图与原设计完全一样,则可断言,这个全新方案的新工厂在投产以后一定会引起许多不满意见,全新方案不会获得人们的公认的。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就是密切结合施工和试生产的现场设计,设计负责到底。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把一个大系统的,从蓝图到工厂、再从工厂到蓝图的大循环,化成了无数个小循环。但是,不论是一个大循环或无数个小循环,被证实为合乎实际的新方案总是首先出现于实践阶段,而不是首先成立于设计的设想阶段。所以,第一个近代化纺织厂之确立于世,也同样是按照它的“存在”来鉴定和命名的,而不能是通过“思维”即可加以鉴定和命名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先取名,后养儿子”,但这是形式而已,无关乎实质的紧要。跟上述同样的道理,我认为第一个桌子的观念不可能先于第一个桌子的存在。在第一个桌子之前所产生的所谓“桌子”的观念,只应该叫作“某种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物件”的观念。只有当真正的桌子存在了,才形成了真正的桌子的观念。
因此,我认为若水同志在《桌子的哲学》一文中说,“桌子的观念可以先于桌子的存在”,这一提法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但是,黄林同志没有把主观能动性放在应有的地位,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而且,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实践制出来的”。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并不是“实践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应该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而黄林同志提出了“存在和观念是不会一致发展的”,真是令人费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