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话剧界的大喜事——话剧授奖所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01
第6版()
专栏:

话剧界的大喜事——话剧授奖所想到的
吴雪
一九六三年,是话剧大丰收的一年,出现了大批优秀的现代剧目。这次文化部奖励的剧目都是直接反映建国十四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些剧目的出现,使当代工农兵中涌现的新英雄人物,占领了整个话剧舞台,形成了社会主义话剧的主流。这是话剧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喜事,特别值得人高兴。
这些剧目的出现,再一次证明毛主席文艺思想在新的形势下,得到进一步贯彻的光辉胜利。去年初,由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的鼓舞,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扩大会议上的“作一个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号召,整个话剧界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农村,为农业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从思想上认清了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时代,一切文学艺术都应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积极地为巩固和发展这一经济基础而服务。于是话剧界展开了一个上山下乡,自觉革命的热潮。一时出现了欢欣鼓舞,朝气蓬勃的局面。许多同志反映,这一次比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主席的思想体会更深,因之在思想上引起的震动也更大。在整个话剧界面前又出现更为广阔的天地。
这些剧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是有扎实的思想基础的。
这些剧目采取大、中、小形式和各种不同的风格,从工农兵学商各个角度,反映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的冲突,揭示了祖国建设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剧目无论从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讲,或从艺术表现和形式的完整上讲,都超过第一次全国话剧会演。最突出的是舞台上出现不少正面人物形象,如《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赵大大,《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激流勇进》中的王刚,《年青的一代》中的萧继业,《李双双》中的李双双,《千万不要忘记》中的丁海宽,《远方青年》中的沙特克,《柜台》中的周金山等,他们已经活在观众的心里。
这些剧本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青年。像《第二个春天》的作者刘川,《丰收之后》的作者蓝澄,《千万不要忘记》的丛深,《远方青年》的作者武玉笑等,他们都是长期生活在部队、工厂、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直接参加各种斗争,同群众有较深的结合,才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的。至于《激流勇进》作者之一胡万春,《一家人》的作者之一费礼文,他们本身就是工人,而胡万春同志还是一位有十八年工龄的轧钢工人。他现在虽然已是专业作家了,至今仍保持定期下厂劳动,每礼拜去作一天轧钢工人。工人直接参加我们的创作队伍,这是一件大事。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工、农、兵参加创作,这是无疑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创作队伍,如何永远革命化,工农兵化,不脱离生活,不脱离斗争,生根在群众之中。
好的剧本,也要求好的演出。越是生活气息浓,矛盾揭示深的剧本,对导演和演员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们不深入生活、参加实际斗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单凭一点点技巧,是把戏演不好的。人们说《一家人》演出细致完整,工人气息逼人。这个戏的前身《闵行春秋》,是一九六二年上海人艺二团深入工厂与工人业余剧团合作,并共同演出的。后经加工成现在的样子,又下厂去,征求“老朋友”的意见,才演成这样子的。《丰收之后》也是演员到活赵五婶栾志香的家栖霞县去体验生活的,演赵五婶的王玉梅,先是念词不是味,对人物捉摸不住,后来住在栾志香家,为她洗衣干活,亲如家人,才帮助她树立这样一个形象的。至于《李双双》的排演,则是全体演员经过四个多月在河南农村,一边演出,一边参加劳动,还作其他服务工作,通过抢险救灾,与农民共甘苦,引起了演员们思想上极大的变化。后来才在配合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要求下排出来的。
演员中涌现不少的新人,也绝大部分是青年。由于剧本好,路子对头,他们的成熟,比老一辈的要快得多,这是十分令人可喜的现象。特别突出的,如王玉梅在《丰收之后》扮演的赵五婶,庄则敬在《激流勇进》中扮演的王刚,于黛琴在《李双双》中扮演的李双双,则是近年来尚不多见的,有特殊光彩的正面人物的塑像。
这些演出中,还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
一是演出上打破陈规的创新,如《激流勇进》就是。当然这种手法不是从它开始,实际上过去的《丽人行》、《关汉卿》都已用过,《降龙伏虎》也有所尝试,但在表现社会主义大工业,展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运用得那样自如、贴切,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是在表现近代化的工业建设,很巧妙的运用民族传统的创作规律,而又把传统现代化了的范例。
二是方言方音的运用。在我们话剧界有一种无形的教条,在话剧舞台上只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否则就是破坏祖国语言规范化似的。这次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千万不要忘记》,和山东省话剧团演出的《丰收之后》,都是在普通话的基础上,保留了地方音,和不少为大家都听得懂的地方语汇。至于《李双双》则完全是用提炼了的河南方言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增加了舞台上浓烈的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听来亲切易懂;而且在人物性格刻划上也有帮助。我以为这样不仅不妨碍推广普通话,相反的,它引进的许多地方语汇,会丰富祖国的语言。而且提炼了的方言,大家都听得懂,还可以作为推广普通话的桥梁。这样对多少年后逐渐达到统一祖国语言有好处,对当前话剧的艺术创造和发展话剧也有好处。我当然不是提倡大家都来演方言剧,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演方言剧。我只是以为,在某些省份如四川、广东、福建等,专县以下的话剧团,如果他们是面向广大农村的话,是可以大胆推广方言剧的。特别是业余话剧,更不应该用普通话去束缚它,它才能发展。而发展业余话剧,在今天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