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03
第2版()
专栏: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
陕西省延安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我们延安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在原延安光华农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科学研究成果一百一十九项。仅一九五八年以来,取得了以农业“八字宪法”为中心的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果树上山等科学成果五十一项,选育和鉴定良种七十六个。据初步统计,种植面积四百八十余万亩,每年可增产粮食三千多万斤。所内农作物产量,现在川地稳定在四百五十斤以上,山地在二百至二百五十斤左右。农、林、牧、副各业都有了相应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听党的话,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
我们是在一九五八年开始组织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通过学习,基本上解决了红与专的关系;人与研究设备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一、红与专的关系。我们这里百分之九十的干部都是高中程度以上的知识分子,百分之七十五点七的人出身于富裕农民和剥削阶级家庭。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单纯的技术观点很严重。如有的同志重业务,轻政治,一心想成名,看不起群众,不愿下乡,不愿做艰苦的工作;工作中与群众说不上话,缺乏共同的语言。根据这种思想,党支部大抓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请老工人、老农民、老战士、老党员、老干部讲革命斗争史和阶级斗争史;组织干部学习毛主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使全体人员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莫克勤同志学习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进一步认识到,知识分子不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将一事无成。他在志丹、延安农村驻点四年,党指向哪里,就走向哪里,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被评为红旗手。他所在的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被评为全所的先进集体。
二、人与研究设备的关系。在科学研究单位,研究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对人和设备的关系,有些职工、特别是技术干部缺乏正确的认识。例如,在研究山地水土保持耕作法问题的时候,有些人认为,没有水泥径流池、整套的土壤测定仪器和相应的气象设备,就很难开展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我们组织大家学习了《论持久战》一文,使全体职工明确认识到,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仪器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样就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进行这项试验时,用大木桶代替了现代化的水泥径流池,用普通气象仪器进行了观察,在雨季来临的季节,不避风雨,在山上进行轮流记载,克服了物质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并初步掌握了农田水土流失的规律。
三、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技术干部中,有些人好高骛远,往往忽视当前生产上存在的实际问题,盲目追求尖端科学研究项目,脱离了当前生产需要的客观实际。我们就及时组织大家学习了《实践论》,使他们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从当地和当前生产出发。明确了研究方向后,很快就选出适用于本地的糜子良种四个。一九六三年在群众中示范后,获得了大幅度的增产,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四、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这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前提。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但是,有不少同志开始就不是这样认识的。如“瞎狯”是延安专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种害兽,我们要研究防治它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有的主张先研究生活史、繁殖规律、体形结构等理论问题;有的主张先解决防治方法问题。我们结合学习《实践论》,发动全体同志展开了广泛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必须从实际入手,从生产需要入手。大家都表示要向群众请教,“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先后派人到甘泉访问了挖鼠能手高兰英,去安塞、子长请教了打鼠能手“小罗成”和白世全。在这个基础上,边总结,边实验,系统地总结出简单易行的“石板捕塌法”。这个办法在全区推广后,仅一九六二年就消灭“瞎狯”四十三万余只,对保证农业增产起了显著作用。这样,既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又提高了理论水平,编写了《瞎狯防治方法》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为了进一步搞好科学实验,我们反复学习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有的技术干部反复学习十五六次。每学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
一九五八年以来,根据上级党委指示,我们决心把三分之二的干部,送到农村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和驻点,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贯彻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个别同志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这样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进行,搞不出成绩。经过反复学习了《实践论》以后,大家有了明确的方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走出了狭隘的天地,实行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上的“三三制”工作方法。我们把技术干部和已取得的科学成果一起又送到农村去,在生产中去进行科学实验。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广了技术,使科学研究成果发挥了显著作用,而且也检验了科学研究成果,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出一条科学研究的正确道路。
我们在研究“春谷冬种”问题时,三次失败,三次学习《实践论》,三次到农村。一九五八年在志丹县试种了一亩,增了产。但增产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还搞不清楚。我们就请教《实践论》。第二年又进行调查,虽然初步掌握了“冬谷”与外界条件的关系,但为什么有些增了产,有些又不能增产呢?我们根据毛主席必须参加“变革现实”的教导,第三年派人住在志丹县与群众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同时在所内也进行了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终于掌握了客观规律,不仅试验成功,而且在理论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春谷冬种已在全区普遍推广,一九六三年仅吴旗县就推广了七千多亩。
在多年的科学实验中,我们深深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依靠群众。只要把群众动员起来,就能多快好省地进行科学实验。我们写了不少科学论文,总结了全区二十多项群众生产经验,出版了十八种小册子,印发四万多册。这些材料都是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加以综合、概括和提炼的结果。通过《实践论》的学习,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真正有知识的是群众,而不是我们。因此,必须更好地向群众学习,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且在与群众接触中和参加劳动过程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