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长江流域发展双季稻的几个气候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05
第5版()
专栏:

长江流域发展双季稻的几个气候问题
饶兴
双季稻的增产潜力比一季稻大,凡是改制成功的地方,一般可增产百分之二十,有的可超过百分之五十。由于它具有引人注目的高产前途,几年来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不少地区产量高而稳定,并已成为一项基本的轮作制度。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有些地区,开头试种不错,以后产量却不很稳定,个别年份两季的收成甚至还不如一季。像这类的地方,今后发展双季稻的前途究竟如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造成双季稻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气候条件的影响较为突出。长江流域水稻区,位于北纬二十五至三十三度之间,在稻作区划中属于单、双季稻作带,也就是由单季稻向双季稻过渡的地区。气候区划中虽大部属亚热带地区,但因地域辽阔,地形、地势复杂,故各地间的气候差异较大。因此,系统了解双季稻生产的几个主要时期的气象条件,并对各地的气候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对于确定一地能不能种双季稻具有实际意义。这里仅就现有资料,对长江流域在发展双季稻中如何考虑气候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首先,足够的生长期是保证双季稻稳定高产的先决条件。双季稻本身的生长期,是由早稻的全生育期和晚稻的本田生育期两者构成的(这是指连作稻)。由于各地采用的早、晚稻品种不同,它们所构成的生长期的长短也不同。从多数地区产量较高的品种搭配情况来看,双季稻的全生育期一般约需二百二十天(当然也有比这稍短或稍长的)。这个数字大致可以用作衡量一地的生长期能不能满足双季稻需要的尺度。测量一地的适宜生长期,可以用计算有效积温的办法,也可以用通过几个主要界限温度的日期长短来表示。这里只介绍一种比较通用和实际的方法,就是用农业气候统计的办法,先确定当地的早稻适宜播种期和晚稻的安全开花期,计算出两者相隔的平均天数,再加上晚稻开花至成熟的平均天数(约四十五天)。
确定早稻安全播种期的原则是,既要早播,以防止烂秧;又要考虑在早稻移栽以后,甚至在幼穗分化和抽穗期间会不会碰到低温和其他天气灾害,其中主要考虑的还是防止烂秧问题。目前已知造成早稻烂秧的天气条件是,最低气温降至摄氏五度(对粳稻)或七度(籼稻)以下,连续三天以上阴雨低温(日平均温度在九至十度以下)。早稻的安全播种期就应确定在日平均温度上升至十度以上,且大多数(如百分之七十以上)年份不会出现上述烂秧天气的时候。分析对照气候资料,得出这个时期相当于历年五日平均气温上升到十二至十四度的时候。这里需要说明,所谓安全播种期,只是反映了常年在这个时期播种比较安全,但并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烂秧。因此,每年的具体播种日期,尚须根据当地当时的天气变化,参照上述安全播种期,抓住“冷尾暖头”(寒流刚过温度开始回升的时期)进行播种。
晚稻能不能安全抽穗开花,是决定双季稻第二季成败的关键。凡是顺利通过开花期的,绝大部分能正常成熟,并获得较好收成。反之,在开花期间如果遇到低温(日平均温度在二十度以下,最低气温低于十五至十七度)和连续三天以上的阴雨,或者发生温度较低的干风(日平均气温小于二十度,中午相对湿度小于百分之六十,风速在每秒五米以上),那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实现象,特别严重的甚至可能颗粒无收。这种不良天气往往是由于初秋第一次比较强的寒流南下造成的。在南岭以南地区,多数年份发生在“寒露”节前后,所以群众称之为“寒露风”;而在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却常常发生在九月中、下旬,比“寒露”节要早一个多节气。根据对十年(一九五○至一九五九年)气象资料的统计结果,长江流域大致可以用南通、南京、合肥、宜昌一线分为南、北两部。九月十五至二十日,北部发生“寒露风”的机率为百分之五十,南部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九月二十至二十五日,北部发生“寒露风”的机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南部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由此可见,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双季晚稻安全开花期应在九月二十日前后,北部应在九月十五日前后。四川盆地秋季降温较早,多数地区应在九月十日前后。
按照上述办法,分析统计各地气象资料,就可大致上确定各地双季稻的适宜生长期。据初步统计,可将本流域分为四个主要地区:
第一区:适宜生长期为二百三十至二百五十天,包括浙南、浙东、赣南、湘东南及四川盆地中心地区。这些地区的适宜生长期最长,在双季稻生育期间天气灾害也较少,因此每年的产量较稳定,早晚两季的收成也较平衡。这是本流域最适宜于栽种双季稻的地方。
第二区:适宜生长期为二百二十至二百三十天,包括浙中、皖南、赣北、两湖盆地中部、四川盆地大部。这些地区的适宜生长期,大体上可以适应双季稻的需要,但遇到个别气候反常特别是秋寒来临较早的年份,双季晚稻的产量就比较低。因此要争取早晚稻两季丰收,就要采取适当措施,例如,选用比较早熟而高产的品种,争取早稻适期早播,在大暑到立秋前完成双抢任务(抢收早稻,抢栽晚稻),以保证晚稻能在九月二十日以前安全抽穗扬花,等等。
第三区:适宜生长期为二百一十至二百二十天,包括浙北、苏南、皖中、湘西及鄂北丘陵地区、汉中盆地及四川丘陵地区。这些地区的适宜生长期较短,有些年份早稻因春季寒潮活动频繁,温度过低,天气不稳定而不能适期早播。秋季又常因秋寒早临而影响晚稻的收成。即使在正常年景,双季晚稻的产量也不很高,如果与南部地区采用同样的品种和办法,就更不易获得较好的收成。因此在品种搭配上,需要更加早熟的品种,要求早稻的全生育期在一百一十天以内,晚稻的本田生育期不超过一百天,同时还要采用各种保温育秧等提早播种季节的措施,尽可能地延长生长期,争取两季丰产稳收。
第四区:适宜生长期在二百一十天以下,包括苏北、皖北、湘西及鄂西山区、四川盆地外围山区等。这些地方的适宜生长期太短,多数年份双季晚稻收成无保障。因此在当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推广双季稻还有困难。
以上是对长江流域几个主要地区适宜生长期的粗略概述,但是由于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局地气候也有显著差异,所以每区的不同地点的适宜生长期也往往不尽一致。实际上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在第一区中会有一些地方的适宜生长期接近于第二区的,而在第二区中,某些地方的适宜生长期可能与第一区的差不多。因此,要具体确定一地的适宜生长期,还需要根据当地大量的科学数据和调查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其次,在基本上确定了一地方的适宜生长期以后,还要对当地可能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样的不利天气进行研究,特别是要对双季稻几个主要发育期间,天气灾害出现的机率,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本地区比较常见的,对双季稻产量影响较大的不利天气条件有:
干旱:长江流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一千毫米左右或以上,似乎基本上能满足双季稻的需要。但由于雨量在时间上和地区间的分配很不均匀,尤其是在双季稻需水最多的盛夏,多数地方往往都有伏旱,所以此时这里正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炎热少雨,蒸发量大,并常有干旱风发生,稻作需水主要依靠灌溉。在水源不够充裕的地方,往往在晚稻栽秧时,甚至在早稻灌浆前后就供水不足而造成旱灾。有些地方的水源更差一些,早稻插秧用水主要以冬水田或小型塘坝的蓄水来解决,有些年份会发生“洗手旱”(插秧后断水)。像这样的地区,发展双季稻主要是水的问题,在水利条件没有得到基本解决以前,即使生长期很长,也不能贸然扩大双季稻。这就必须使双季稻的推广与兴修水利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就需要对当地各季的降雨量和水库、河流、池塘的蓄水量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使双季稻的发展面积和当地的供水条件相适应。
低温阴雨:本地区大范围的阴雨低温天气,多数是因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南侵而产生的。它对于早稻的育秧和晚稻的抽穗开花影响最大,这在前面关于适宜生长期问题中已经谈到。除此以外,早稻移栽至返青,拔节和孕穗以及晚稻的灌浆成熟期,有的年份也有低温为害。
干旱风:干旱风往往伴随干旱同时发生,对于水稻的开花授精为害较大。例如华中有些地区,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常出现一种高温、干燥的偏南风,群众称之为“火南风”或“南洋风”。在“火南风”盛行的日子里,气温可以超过三十五度,相对湿度可以降至百分之六十以下。此时正值有些早籼稻的抽穗开花季节,由于受干旱风影响,水稻花粉粒寿命极短,受精率特低,空壳率可达百分之五十左右。这也是影响早稻稳产的一个不利因素。另外,在九月中下旬,伴随着寒流的南下而发生的干冷风,对于晚稻的开花授粉也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像台风、洪涝、冰雹等天气灾害,对双季稻生产影响也很大。总之,认真系统地研究这些天气灾害出现的规律,对于推广双季稻以及具体安排双季稻生产(如用什么品种,种多大面积,什么时候播种等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前面只是谈到了气候因素在双季稻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在生产实践中除了应考虑这个因素以外,还应对水利条件、劳力、肥料、品种搭配、生产技术、经济效益以及群众的生产习惯等各个问题进行分别研究。同时,上述各个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在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气候条件的好坏也只是相对的。但是,气候毕竟是影响当前双季稻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认真地研究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才能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双季稻提供科学依据,使这一轮作制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增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