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次事半功倍的参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10
第2版()
专栏:

一次事半功倍的参观
本报记者 王孔诚
不久以前,山西省翼城县城关公社组织了一个参观访问小组,到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参观。这次参观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参观访问过程中,既没有给被访问的单位增加过多的麻烦,又学习到了自己最需要的经验。
翼城城关公社是晋南专区的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之一,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吴春安、马芳庭都住在这里。这个公社的干部和一些社员,看了报上登载的大寨大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山区的事迹,普遍觉得大寨比自己好,是学习的榜样,要求派人去大寨请教。公社党委研究了一下,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应当办。但又想到自己这个地区同大寨的情况是不同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自己是晋南平川,大寨是山区,参观访问要解决哪些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是很复杂的事情,应当作充分的准备。于是,先让各队社员学习报纸上登载的有关的材料,使大寨经验家喻户晓。接着公社又召开了社员代表会和党团员会,来分析过去一年的成绩和缺点,对照大寨找出差距。他们发现不如大寨之处有五个:一、大寨人树雄心、立壮志,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有长远打算;城关公社则缺少长远计划。二、大寨的土地普遍高产;城关公社有高产,有低产,不平衡。三、大寨人革命精神高,朝气勃勃;城关公社有些单位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就骄傲自满起来。四、科学试验不如大寨。五、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如大寨。
找出这些差距,是不是凡有差距的项目都须去参观才能解决问题呢?城关公社的同志们认为大寨的经验,有一些从报纸上可以学到的,要去大寨学的必须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他们确定,到大寨去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大寨人为什么革命干劲那样大?二、大寨的农田基本建设到底是怎样搞的?三、大寨的经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怎样作的?
在配备参观访问的人员时,城关公社只派四个人去。这样的好处是少给大寨添些麻烦,自己也开支少些。虽说去的人少,但是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选了劳动模范、公社党委委员吴春安做小组长。他在生产上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去了不光能把经取回来,而且易于推广。还选了城南大队支部书记赵廷贵、下高大队支部书记樊天岩、西梁大队返乡知识青年吕兴国为组员。赵廷贵是个老劳动模范,他提高认识后,对一部分生产上作风比较扎实但眼界不太开阔的人,能够起解放思想的作用。樊天岩是一个新起的生产能手,有些骄傲情绪,去大寨看看有利于他学习谦虚精神,并对那些有同样情绪的人能多做些工作。吕兴国去大寨,一方面可以把大寨精神在青年中传播开来,一方面还可以帮记录访问材料。
城关公社参观访问小组在大寨住了两天。这两天过的非常紧张而又有条不紊。他们一到大寨,就和大寨党支部协商安排了参观访问日程,提出了自己所要了解的问题。后来,他们踏着半尺深的雪,顶着冷风,翻山越岭,参观了大寨十多年来所作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和仓库场院等地。他们深深感到同大寨比条件,自己在天上,大寨在地下;同大寨比成绩,自己在地下,大寨在天上。一致认为今后应当奋发图强、急起猛追。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按照他们所提的问题,讲了大寨农田基本建设的经验,讲了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大寨社员革命干劲的由来。他们觉得很开心窍。为了把带来的问题理解的深透,他们还和大寨的干部进行了座谈,访问了一部分社员。当时,大寨的社员正在重修梯田、另打新窑、克服去年洪水带来的灾害。在访问社员们的时候,吴春安带领小组的成员挽起袖子和社员们一起搬石头垒地坝。为了了解大寨饭场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端着碗,同社员一起在大柳树下吃饭。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开会,小结当天的参观访问工作。
在访问中间,吴春安也向陈永贵介绍了自己公社开展“一带二”活动的经验,还坦率地给大寨在绿化方面,道路建设方面提了意见。
参观访问小组满载经验而归,在全体社员中作了详细的传达。大大地激发了广大社员的革命干劲。各生产大队普遍修订了原订的生产计划,添加了生产措施。各生产队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力争建立更多的高产稳产田。到三月中旬止,全公社平整土地、培地埂一万三千多亩,扩大水地五千多亩。各生产队普遍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社员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