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知觉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15
第5版()
专栏:

知觉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荆其诚

感觉和知觉是人的认识的源泉。“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①。感觉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等。知觉反映外界的具体事物,如房子、树木、人等等。人在实际生活中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都属于人的感性认识阶段。
关于知觉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哲学上争论的问题。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觉是先天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就已经获得。这种理论把知觉归结为天赋的观念,自然是一种唯心论。经验论认为,人的知觉需要通过学习、通过经验才能获得。经验论的主流是唯物论的,因为它主张知觉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这就肯定了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而知觉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但是也有认为经验只是内省的结果的唯心的经验论,这个理论认为知觉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外界现实的任何认识。
十七、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常常以盲人复明的现象讨论先验论和经验论的问题。例如,莫利诺和洛克之间曾有这样一段通信:“假如一个成年的生盲,一向可依其触觉来分辨同金属、同体积(差不多)的一个立方形和球形,并且在触摸到它们时,能说出哪一个是立方形,哪一个是球形。再假定我们以一个立方形同一个球形置在桌上,并且能使那个盲人得到视觉。我们就问,他在以手摸它们以前,是不是可以凭着视觉分辨出、指示出,哪一个是圆球,哪一个是立方体?”②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的经验论者,都否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说复明的盲人要看出两个物体之中哪一个是球体、哪一个是立方体是不可能的。人要经过学习以后才能认出物体的形状和名称。这个答案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忽视了实践活动在感性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仿佛客观物质世界作用于感觉器官,便在意识中打下了事物的形象的印记,或者经过一番观念的联合,便形成了知觉。这样把知觉的形成归结为简单的印记或者观念的机械组合的看法,是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性质的。他们不理解感性认识的形成的辩证发展过程。
近几十年以来,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收集了大量关于生来盲目后来经过手术复明的人的案例。这些材料表明,刚刚复明的人看东西是有困难的。他开始只能看见明暗和颜色,但是分不清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远近。在他看来,整个外界是模糊一片,好像要接触到自己的眼睛。他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学会分辨四方形和六角形,并且有时候还要用手去计算角的数目才能做到。据说,他会将一只鸡和一匹马混淆起来,因为二者都有尾巴;或者把一条鱼叫做一只骆驼,因为鱼鳍与驼峰有相似性。这种人始终不能达到一般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他们只有在生活中,经常用手触摸东西,不断地在空间行动,同时利用视觉看东西,使各种感觉材料建立了联系,才能形成关于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如大小、形状等等。
我们还可以再问,一个正常的人,如果把他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堵塞住,把他与周围环境隔离起来,将会怎样呢?首先,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能进一步获得任何知识。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③另外,甚至他已经获得的那些表象和观念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乱。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在宇宙航行中对孤独环境的适应问题,进行了把人隔离起来的实验。让受试验者躺在一个隔音的小室里,把他的眼睛盖住,耳朵堵住,双手用筒子套上。经过几天以后,受试验者体验到时间和空间观念的混乱,对身体各部位的关系也发生了错误的表象,如觉得头和身体的部位改变了,另外还发生其它方面的幻觉。在刚开始脱离这种隔绝性的环境的时候,视觉也有一定的扰乱。可见,人不但要从感觉器官获得知识,而且在清醒的时候也需要通过感知觉与外界保持直接联系,不断地从感觉器官获得客观世界的材料,来维持自己在环境中的正确定向,并保持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平衡。
这一切都表明,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在生活经验中,在与客观世界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就这样或那样地感知着外界事物,形成了知觉。实践活动是知觉的基础,通过实践才形成了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二
现在还会发生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知觉确乎如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再举出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网膜倒像的问题。问题是这样的:外界物体的光线要通过眼睛的水晶体在网膜上成像。眼睛的水晶体相当一个凸镜片,因而物体在网膜上的映像是倒立的,而我们却仍旧看到正像。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之所以古老,是因为在十六世纪达·芬奇便提出了眼睛网膜像与镜箱中倒像相似的问题,在十七世纪初开普莱又进一步论证了网膜倒像这一事实。在以后的三百来年中,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悬案。直到十九世纪末这个问题才引起心理学家的兴趣,在最近还有人进行着系统的实验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明确的答案。
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一般是自己当作受试验者。他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通过这副眼镜的光学系统,能够使外界物体投在网膜上的像成为正像。就是说,对象的上部落到网膜的上部,对象的左侧也落到网膜的左侧。这时心理学家看到的视野却是颠倒的,一切东西看起来都是倒转的。当然,在开始的时候他非常不习惯于这种情景,视觉与触摸觉、动觉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他用手触摸物体,在空间行动都发生困难。想拿上面的物体时,手常常伸到下面;想拿右面的物体时,手常常伸到左面。但是经过一定的主观努力,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于客观实际,在一个星期以后,视觉逐渐与触摸觉、动觉协调起来,行动的错误减少了。到了二十一天以后,他又能够完善地适应这种新的空间关系了。不仅如此,他所看到的景物又都正过来了。不过,在取掉眼镜以后,又出现整个环境倒转的现象,再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恢复常态。
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我们的知觉反映现实并不是由网膜上的像单独决定的,而是以客观刺激物为准绳的。人在认识外在世界的时候,是作为一个统一的主体进行活动的,各种感觉器官——触摸觉、运动觉、视觉等等——协同活动、相互验证,最后终于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
必须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结果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如果受试验者戴上眼镜,只是每天坐在那里观望外界对象,而不去主动地作用于客观事物,也就是说,不通过视觉与触摸觉之间的关系的改造,不通过行动与效果之间的矛盾的克服,那么尽管经过更长的时间,他也不会看到景像的改正。
另一点也很重要,当感官映像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时候,只有人才能够这样迅速地改造自己的知觉。当低等动物的感觉被人为地扰乱了以后,它们是不能恢复定向能力的。例如,用手术将鹰的眼睛扭转,或者将视神经交叉地联结起来,那么鹰便向视野中食饵所在的相反方向去捕捉食物,并且不能纠正这个错误。
可见,人在作用于客观现实的时候,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知识和经验,并从实际行动的效果中,有意识地纠正错误,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知觉的正确性,即知觉同客观对象的符合程度是由实践活动来检验的。实践是知觉的基础,同时又是知觉正确性的标准。三
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与外界事物进行接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加,人就能够更积极地、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即使凭借感性认识也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表面特征。所以人在变化着的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都可以用视觉相当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大小和形状。知觉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反映过程。
知觉恒常性是一个实例。一个物体投射在眼睛网膜上的映像的大小,是随着对象的距离而变化的。网膜像的大小与物体的距离成反比例的关系:物体离开眼睛愈远,网膜像就愈小;距离愈近,网膜像就愈大。这就是说,按照这个物理学规律,一个人在我面前身高是一米七,那么在他走到十几米以外的地方的时候,他就应该被看成仅有十几厘米高矮了。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尽管我们面前的人走开到十几米远的地方,我们仍把他看成一米多高。他的高矮并没有随距离的增加而有多少变化。这就是说,我们的知觉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能够忠实地反映物体的实际大小,而不完全服从网膜像的物理学规律的变化。人们在知觉的时候,大脑的分析和综合活动能够把距离因素“考虑”进去,根据对象所在的距离使知觉映像恢复到接近对象的实际大小,所以尽管对象处于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远近中,我们始终把它看成是一样大的。这个现象就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可见,知觉虽然是一种感性的、直观的反映形式,但是在知觉映像中已经在经验的基础上补充了感觉器官所提供的直接材料,使知觉映像更加完善、更符合客观现实。
人们为了要相当完善地知觉客观事物,他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大脑和整个生理状态自然必须是健康的。但是除了这些生理条件以外,还需要两个经验方面的条件。即:
第一,知觉的对象或周围环境必须是熟悉的。我们若把一个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判断得正确,那么,或者这个物体本身是熟悉的,是经过我们多次接触的,或者在这个物体的周围有其它熟悉物体作为参考。否则,我们就很难正确地知觉它。例如,在完全黑暗中要想看出远处灯光的距离是比较困难的,在空阔的海洋上判断远方的船只的实际大小也是难以准确的。
第二,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身体的姿势还必须处在适当的状态。为了正确地知觉某一对象,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大小、形状和方位时,首先必须弄清主体与对象所处的关系位置。这种主客体相互关系的判断是在无数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起来的。但是,人在实践中每一次判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是处在正常状态进行的,即坐着、站着或行动着。人的这些正常状态由于在经验中与所知觉的客体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所以人的这些正常姿势就成为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参考因素。如果身体姿势处在一种不正常的状态,那便破坏了正常状态下主体与知觉对象的经验联系,而使知觉产生一定的误差。例如我们身体斜卧一定角度,或头脚倒置时,观察对象的大小或距离都明显地没有正常情况下那样准确了。
正是由于人的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起来的,所以人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客观事物,使得人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基本上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这就保证了我们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适应环境。例如,尽管一个熟悉的朋友,可能站得离我们远一些、近一些,可能换了衣著,容貌略有改变,我们都可无错误地把他辨认出来。如果知觉没有这种积极地反映事物的能力,而仅仅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刺激物,那么,个体就很难于适应外界环境了。
这里只从心理学材料,谈到知觉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知觉只是对一件具体的事物或现象的直接认识,只是感性认识的一个阶段。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还有待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并从感性阶段飞跃到理性阶段。
①③《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
七七、二七九页。
②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第
一一二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