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1
第3版()
专栏:

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 平壤纺织厂第二细纱车间双重千里马作业班班长 崔礼顺
千里马进军的号角声中,阔步向前的我们的祖国,已发生了多么惊人的变化!一日千里的建设热潮中,我们作业班班员们的思想品德,经受了多么深湛的陶冶、劳动技能又得到了多么大的提高!今天,在我们作业班每一个班员的胸前,都挂上了两枚“千里马”徽章。这不能不视为我们至高无上的荣誉。
我们参加这劳动党时代完美的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千里马运动,已有五年的光景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产革新者、熟练的管理工作者、有才干的组织者、成熟的政治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工作。而且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当我担任千里马作业班长并同班员们一起参加千里马作业班运动的时候,我们的作业班是工厂中最落后的班之一。生产成绩只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当时的技术操作水平很低,很多人又常常不上班,生产秩序混乱,样样工作都没有走上轨道。看一看国内的形势吧。全国人民举国翻腾,掀起了一次生产斗争的大高潮。一九五八年九月,劳动党中央发出了告全体党员的信。党员们在讨论和贯彻执行党中央全会的指示精神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的革新项目和先进事迹。我们的平壤纺织厂也扩建了新的纺纱车间;各个车间原订的设计能力和生产指标也被工人们的劳动热情所突破了;技术革新的花朵,遍地开放。
兄弟单位,个个都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在前进,而唯有我们的作业班仍不能摆脱落后的局面,这怎能不成为别人饭后闲聊时讥讽我们的话题呢?车间里,每月举行月生产计划总结会议的日子,哪一次不挨一顿批评啊!每当受到责难的时候,珍重作业班荣誉的同志们怎能抑制住自己不安的心情呢!于是在他们之间就不约而同地攀谈起来:“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甭说成为千里马作业班,在厂里连头也抬不起来了。”忿懑之余,他们把作业班落后的全部责任推到班内不顺眼的同志身上。他们甚而把在总结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和未完成班生产计划的责任,统统推托给这些同志。
我自己也同样焦虑不安,常常责怪这些同志,有时还冷眼鄙视他们。然而班上的情况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有时我心想,干脆把那些未完成计划的同志们的份额也一揽子包下来算了,免得老是听别人的闲话。想着我就跑到别人的机床旁,几天几夜地替他们操作起来。可是,我所受到的却是他们的冷遇和刺耳的嘲讽。
这种情况下,我心里直埋怨这里的环境不佳,而且很后悔被分到这个作业班来工作。我的收入比过去减少了一半。这姑且不说,而主要的是同这里的班员们合不拢来。这便是我心中的最大的痛苦。
有一天,我去找党委委员长吐露了我心中的苦闷。党委委员长耐心地给我讲解了开展千里马运动的意义。他开导我,要我重新阅读金日成首相在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一日所作的报告:“反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消极情绪和保守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教育”。
当我按着党委委员长的指示重新琢磨首相同志的教导的时候,我渐渐地察觉到了我自己的缺点。我不禁扪心自问:党不是一再教导我们要作好人的工作,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吗?我身为班长,作为一个同志、教师、母亲,关照和引导好了班员了吗?我究竟作了些什么呢?……这样,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向自己发问的时候,心乱如麻,既惭且愧。
当时在班内落后的同志中有着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战灾孤儿。但是我不但没有照料好她们,只是为了追求生产数字,一味地给她们难堪。我想到,要作好人的工作,首先要同她们打成一片,了解她们的思想。我每天提早上班,打扫所有机床,该修理的就当场修好,为班员们准备和安排好了当天的劳动条件。当有一个班员反映说她的机床陈旧而无法操作时,我就主动地让出了我的机床。这一阶段,我费了心血,尽了我的努力。但是,挨过批评的人,仍然待我敬而远之,若即若离。
下了班,我到班员的宿舍去问长问短,想同她们交交心。但她们仍然是冷冷清清,对她们自己的事,不想告诉我一点什么。去的次数多了,她们反而感到厌烦,甚至躲开我来了。有一天,当我走进她们的宿舍时,聚集在那里的班员们,紧忙收起话匣,各自离去了。我只好一无所得地回来。但是,我决没有灰心失意。我想,别人越是不理我,我应该越是靠近她们。我决定把我的行李搬到班上经常跟我作对的班员的宿舍里去。我同她们住在一起了。深夜,有些同志睡觉时把被子踢到一边去了,我就一个个替她们盖好;房子冷了,我就把我的被子加盖在她们身上,我却披着大衣熬了夜。我同大家同吃同住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我平时未曾想到过的问题。原来我们班里有过这样的一些同志:
祖国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失去了双亲的崔善妣同志,她仅有的亲身骨肉就是她的一个小弟弟。因为她生活上还不能自理,所以把弟弟托付给一个远方亲戚抚养。可是她的弟弟经常写信来恳求同自己的姐姐团聚。但是,在集体宿舍里安了身的善妣,怎能领弟弟到身边来呢?又有一个孤儿,叫赵铉玉。在美国空中强盗狂轰滥炸的一个夜晚,同哥哥分手以后,一直无法知晓哥哥的生死存亡。由于她想念哥哥,平时郁郁寡欢,情绪低沉。
作业班内,其他孤儿的处境也大同小异。她们的心绪是极不安定的。老是想要离开这个大家庭。加之,她们没有完成生产计划而常常受别人的批评,所以对这个环境,对这里的同志,更是三心二意了。
这时我想到了班长应该担负的责任。我要想尽一切办法,解除她们的痛苦,帮助解决她们的困难。我同工厂党委会讨论后,来到了善妣弟弟所在的地方新义州市。我即时把他带到了工厂。仅仅几天的工夫,善妣却意外地同日夜想念的弟弟相会了。这时,善妣深切地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又开始替铉玉查询阔别十年之余杳无信息的哥哥。我访问过很多人,发过无数封信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终于得知铉玉的哥哥住在慈江道。我立刻动身了。此行无疑是一个苦差事。那里对我来说不仅是人地两生,而更纳闷的是根本不掌握具体的住址。但是我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决意为自己的阶级弟兄发出自己的热和光。经过半个月的辛勤查访,终于找到了她的哥哥。
善妣和铉玉,显得开朗起来了,她们的眼睛格外地明亮了,干起活来也更加起劲儿了。但是,她们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得到改变。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过节那天,善妣请了探亲假离开厂子后,逾期不回了;铉玉呢,有点劳累,就跑回哥哥家里歇个没完。这是因为她们还不完全明了参加劳动是为了什么,为谁而劳动。由于战争,她们从小就失去了温暖的家庭和父母的溺爱,虽然由国家把她们抚养长大,受到了集体主义的教育,但是没有完全克服掉战争带给她们的埋在心灵深处的创伤。她们性格孤僻,不爱听取别人的良言劝告。更谈不上有多大的阶级觉悟了。摆在我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对她们进行系统的阶级教育。我同班内的伙伴们三番五次地商量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拿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也是一样的,对她们进行阶级教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她们乃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我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日寇统治时期,当我刚满十岁的那年,进了新义州毛纺厂。在那里,我含着痛苦的泪花度过了幼年时光。疲惫的劳动、微薄的薪水,使我懂得了压迫和剥削。今天我身在福中,怎能忘记昔日的苦呢?我唯一的信条就是不让过去心酸苦辣的日子重来。
我把我过去的经历和心中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班上的同志们。班员们开始着了迷了。她们也渐渐地谈出了自己苦难的身世和家庭的遭遇。有的还悲愤地告诉我说,自己的父母是怎样被敌人杀害的。我们的聚会,越来越多了,我同班员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了。我们的聚会上,不但忆苦思甜,还谈论了车间和作业班的生产。我耐心地说,今天用我们的双手多生产一尺布,多纺一米线,就意味着我们对共和国制度的支持,是我们憎恨美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们举行座谈会时,还邀请老工人、复员军人参加。有一天,我们班上女工人尹顺福的父亲来厂探望自己的女儿。他是从日寇统治的年代就受过苦的一位老工人。我就特意请老人家向我们班上的工人谈谈过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生活情况。班员们的觉悟,逐渐地有了提高。我们还同革命的传统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我对她们说:抗日游击队在艰苦的岁月里,在长白山地区,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今天要继承他们不朽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革命回忆录的学习,给班上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自我反省、互相帮助的气氛也逐渐浓厚起来了。我自己平时见缝插针,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钻研革命回忆录中的每一篇文章;更深入地了解班员们的思想情绪和劳动情况,以便同大家更好地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铉玉同志喜爱文学,我就让她组织一个读书小组。开始我买了几本书给她,让她熟悉书中的内容,然后讲给班员们听。铉玉很高兴地担当起这一工作来了。她的工作、劳动以至于生活,都增了一分气色了。她不但认真地完成生产任务,还利用休息时间,不声不响地替别人洗衣服。她的模范事迹日渐增多了。我们及时通过壁报,表扬了她。号召大家向铉玉看齐。后来,她成为班上的骨干分子了。我们采取同样的方法,使大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一技之长。熟练的工人就帮助差一些的工人;擅长于音乐的同志就让她负责组织伽倻琴弹唱小组,等等。这样,使那些后进的同志们相信:党组织是在信任她们,有缺点的同志身上,也存在着别人值得学习的长处。
天长日久,我们的作业班,终于变成了互相帮助、互相鼓舞的团结友爱的红色集体。
班上的同志们都是年轻轻的,但由于三年之久的战争,都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因此,大家强烈的愿望是继续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我们及时研究了同志们的迫切要求。十一个人送进了工人学校和工人中学,初中结业的同志们则进了技术学校。我自己攻读纺织学,在集体宿舍里树立了自学的风气。
随着同志们的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中不断出现了新的技术革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善妣、铉玉等同志都分别提出要开展“一天办好一件事”、“建立节约箱”等群众性运动,并且她们走在运动的前列。有的工人还提出了操作工争作“半修理工”的创议。开展这一系列群众性运动的过程中,工人们对自己的机床、生产工序都更好地熟悉了。设备利用率由过去的百分之八十九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三;劳动生产率增长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一。我们的作业班,月月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生产计划。有两个班员,边参加劳动,边学完了大学课程,现在已被提升为工程师。现在,我和其他所有班员们,都分别在工厂大学或工人中学里学习。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口号是:“当自己比别人领先的时候,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我们的周围,不应有一个集体落后、不应有一个人掉队”。目前正在向十三个作业班介绍我们自己的经验,并帮助他们作好班上的工作。
千里马作业班运动中,我们作出了一点成绩,但是同党和人民所要求的任务相比、同今日我国万马奔腾的大好形势相比,那是微乎其微的。对我们来说,将要作的事情比起过去完成的工作要多得多。我们作业班的全体班员,都有信心巩固已得的成就,并以非凡的努力使班上的生产和工作更上一层楼。为了攻占新的高地,我们将勒紧千里马的缰绳,快马加鞭,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一切智慧和精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