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看杨启接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3
第2版()
专栏:

看杨启接班 新华社记者 张慧贤
给清华大学学生讲过课,同教授们一起研究过水泵构造原理的石景山发电厂八级老工人宋殿贵已经被提升为汽轮机检修班的技师长了。他原来担任的水泵检修组长的职务,交给了他的徒弟、二级工杨启。这下子可轰动了全厂:“杨启能接得了宋师傅的班吗!?”“我看够呛,弄不好出了事故可不是小事。”
人们议论纷纷。二十四岁的共产党员杨启也急得没法子,上宋师傅家来了。
“让我接您的班?宋师傅,您再考虑考虑!”
宋殿贵像对亲儿子一样地对着杨启说:“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了。就因为身子骨硬朗,精神好,工厂也需要我,我才坚持不退休。可是我还能跟你们多少年呢?谁接我的班这件事儿我已经寻思了好几年。我看你是个好孩子,干活儿心细,能吃苦,再学习雷锋的样儿,加劲儿锻炼锻炼,我看能行。”
学雷锋的样儿!杨启从宋殿贵家走出来,心里老念叨着师傅这句话。他回到宿舍打开《雷锋日记》,一连看了四遍。对!就是要学雷锋下苦功锻炼硬本领的样儿。
这时,他想起师傅在车间干活时那股子神气!不管水泵里有什么动静,用耳朵一听,准能说出是哪儿的毛病。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啊!师傅有了四十多年工龄了,自己不把技术本领练得棒棒的,就接不了师傅的班。可是他又想到自己事儿也确实太多了,如今又担任了组长,要带着三个青年工人干活,又是团支部委员,行政会、团支委会、写黑板报、民兵训练、上夜校……屈指一算,业余时间就剩下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了。对!就这么办,学习雷锋,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善于“挤”,善于“钻”。
星期六晚上,别人去看电影,杨启捧着本《水泵构造》,在宿舍里埋头看着。
杨启是一九五八年从农村来的高小毕业生,文化水平低,要学的书技术理论又高,看来看去实在弄不懂书上说的是什么。他真有点泄气了。但是一想起雷锋下苦功练习投掷手榴弹,师傅在旧社会为了每天挣二斤混合面而冒着生命干危险活的情景,又感到有一股力量在鞭策着他。师傅六十五岁还在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我才二十四岁,不好好学习怎么当接班人?!杨启下定决心要钻进去。公式弄不懂,主要是不会计算,他就先向技术员王树立学代数。王树立看电影去了,他就等他回来再请教。一到星期天,杨启又一早到宋师傅家。师徒俩走进工厂,一人拿着一个听针,一前一后地围着水泵转。师傅听听,他听听。师傅总爱问他水泵里面是什么动静,然后再给他指出毛病。
三个月过去了。没想到九号机组就要开始大修。这是全厂最大的一套发电机组,厂里要求二十四天大修完成。这下子又把杨启急坏了。
杨启又来到宋师傅的家,说什么也要宋师傅回组帮助完成大修任务。宋殿贵这次却严厉地对他说:“雷锋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你这样慌慌张张没主意吗?要我去能考验出你的本领吗?活是人干的,经验是人闯的!”
杨启二话没说,回来就召开团小组会,依着雷锋的榜样,有问题就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们边读边议《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越读信心越大,大家都表示要在困难中锻炼自己,每个人都订了保证条件。这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本来他们应该第二天早上上班,为了给别的小组创造方便条件,杨启小组的工人带着愚公移山的热劲儿,晚上十二点就赶到现场。四个人分两组,一气干到天亮,就把水泵全拆开了。这一夜,宋殿贵也没有睡好,半夜里来车间偷看过他们两次。其实,这老人嘴里鼓励杨启,心里也是放心不下:四个人,最大的杨启也才二十四岁,凭他的经验,这些孩子们要包下大修水泵的任务也确实不容易。不管怎么说,刚会走路的孩子还是有大人领着走稳当。天亮了,宋殿贵看到过去该用十六小时才能拆开的活儿一夜就干完了,高兴地鼓励他们说:“雷锋不是说要通过困难看到胜利吗?你们第一仗是打胜了,这是大胆的胜利,下一步该检修了,就该要心细着点。”
杨启带着三个小青年,有问题就开“诸葛亮会”,一块合计着干活儿,实在不懂了才去找师傅。经过十九天的奋斗,水泵大修任务提前完成了。宋殿贵以技师长的身份来检查水泵大修质量,证明压力、流量、振动都比过去好多了。
这下子杨启信心可足了。小组的工人也感到自己的小组长真顶事儿。前些时候担心杨启接不了班的好心人也改变了话题,都说:“什么师傅培养出什么徒弟”。
可是杨启却不那么想。他觉得自己还差得远。每到星期天和星期六晚上,他照样坚持到工具室去学习,不懂就问技术员王树立。王树立看到杨启这样下苦功钻研技术,很受感动,好几次杨启找上门来,他都放弃电影不看,热情地回答杨启提出的问题。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杨启学完了汽轮机和水泵构造原理、代数和几何。
星期天爱起早的人,准能看见宋殿贵和杨启还是那样一前一后地走进工厂,一人拿着一个听针,绕着水泵转圈地听。过去师傅问杨启水泵里是什么动静,杨启说对的时候少,说不对的时候多;如今,渐渐地变得说对的时候多,说不对的时候少了。有一次,十三号水泵振动声太大,宋殿贵听完以后就让杨启听,看是什么毛病。杨启听了果断地说:“是轴儿磨细后变弯了,甩力大,往外返水。”宋殿贵点点头说:“这回完全对了。” (本报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