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革命风尚——访越纪事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4-04-24
第3版()
专栏:访越通讯

革命风尚
——访越纪事之三 《人民日报》访越代表团
从“抗战鞋”说起
在越南四十天,我们访问了许多城市农村,接触了许多工人、农民和各级干部。这许多地方,这许多人给我们一个共同的深刻印象,就是艰苦朴素的作风真正普及到每一个地方,真正深入到广大干部中间。
越南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表现在各个方面。这里,先从“抗战鞋”谈起吧!
越南《人民报》副总编辑阮成黎同志陪同我们到十七度线去访问时,我们发现他有时穿一种式样特别的鞋子。问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抗战鞋”。
从此,引起我们对“抗战鞋”的注意,原来不论干部、群众很多人都穿这种鞋。顾名思义,“抗战鞋”是越南人民在抗战中发明的一种鞋。据说,当时革命根据地是在越北山区里,许多人都没有鞋穿。后来,有人利用缴获敌人的汽车轮胎做鞋底,上面穿上四条胶皮带,就是一双绝妙的鞋,不论爬山、涉水,都可通行无阻。
过去“抗战鞋”在革命根据地流行,越南人民穿着它打败了帝国主义。胜利以后,“抗战鞋”随着革命部队进入河内,进入海防,进入越南的广大城市和农村。十年来,越南人民穿着它,辛勤地建设社会主义。
“抗战鞋”是越南艰苦抗战的标志之一。抗战胜利以后,人们不仅依然穿过去的“抗战鞋”,而且,抗战中的许多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都作为革命传统很好地继承下来。
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在河内停留期间,曾经访问过越南党和政府的一些领导机关。从外表看来,这些机关的房屋都相当华美,在绿树环绕中,一幢幢的楼房非常幽静。但是,室内的陈设却又异常的简朴,不是几张沙发,几个茶几,就是一条长桌,两排木凳,地上无一例外地铺着蒲草编就的草席。
后来,我们问起这些房屋的来历,全部都是法帝国主义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官僚、大地主的“遗产”,都有豪华的陈设。随着革命的胜利,这些房屋全都归还人民。
过去,河内没有大礼堂,和平恢复以后,越南国会开会都是借用河内大戏院。前几年,曾计划修建一个礼堂,一切都设计好了,胡志明主席一看:觉得造价太高,便指示大量削减,把省下来的物资用在生产建设上面。结果按原造价的十二分之一就修建起来,这就是现在的巴亭会堂。
和平恢复十年了,越南同志很少兴建什么办公大楼,而是将就现实情况,一直在那外表豪华,然而内部简朴的房子里工作着。
河内,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抗战时期艰苦朴素的作风。其实,据我们四十天的观察,在越南整个北方都保持着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太平,是越南北方的一个农业省份,被称为越南的“稻海”,是比较富裕的一个地方。这里的同志对中国同志非常热情,我们去时,省委的一位常委和省报的总编辑都到距省会十四公里的一条江边欢迎。到了省会,省委书记和副书记又来欢迎。
这样隆重的欢迎,使我们感到极大的不安。当我们向欢迎的同志表达这种心情时,太平的同志们说:太平没有宾馆,只有一个饭店招待客人,恐怕不能满足生活上的需要。不过,打过游击、住过窑洞的中国同志一定不会介意这些。
我们进饭店一看:住室是一间房子,四张木床,客厅内虽然陈设了一些沙发,但既没有弹簧,更没有绒垫,实际上只是像沙发一样的木头椅子。住在这样的地方,我们丝毫没有什么不舒适的感觉,而是像抗战时期在山沟里住窑洞时一样亲切。
草房十八年
离开太平以后,我们还访问过越南的抗战根据地——太原。太原,是一个省会,是管辖几个省的越北自治区的首府,而且是越南第一个钢铁基地——太原钢铁厂的所在地,在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漫步在太原街头,纵目望去,两边都是用葵叶盖顶的草房。走着走着,看见一个较大的院落,陪同我们的同志介绍:这里就是越南劳动党太原省委会。于是,我们拜访了省委会,省委书记黎德整同志,省主席朱国新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省委会门前,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清溪,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看来别有一番田园风味。但是,这条清溪并不是用来点缀风景,而是为了支援农业生产,省委发动干部、学生用义务劳动修成的,现在,它吸引江水灌溉着两个乡的农田。
跨过石板小桥,就是省委机关的幢幢草房,这里有办公室,有会议室,也有寝室,大小不同,一律是草房。会议室旁,有一小草房,胡主席视察太原时,曾在这个草房里用过饭。再旁边是省委书记的寝室,室内陈设只有木床、木椅,非常简单。
后来,到省主席家,也是同样草房,同样陈设,不同的是:草房前有一小小苗圃。省主席因为植树成绩特别优异,曾获“植树健将”的称号,现在,他又在自己培育新的树苗。
八年抗战中,太原同志住这样的草房,和平恢复十年,太原同志还是住这样的草房。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十八年如一日地住草房,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这是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如果说,在别的地方,我们体会到越南同志继承抗战时期艰苦朴素的精神,那么,在太原,我们可以说真正看到越南同志在抗战中艰苦朴素的原有风貌。
从省委会出来,省委书记和省主席亲自陪同我们在街道游览,大家又谈起这个问题来。他们说,过去,政府曾拨出一些给干部修建宿舍的款项,为了发展生产,大部用来修建了水电站。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太原也拟订了城市规划,准备把居民的草房逐步改建成瓦房。
这并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变成的现实。我们越过大街,穿过小巷,在丛丛草房之中,看见了已经建成的楼房,也看见了正在兴建的楼房。现在虽然还只有很少的几座楼房,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边走边谈,他们兴致勃勃地描绘着太原的远景。可是,始终没有说他们在什么时候离开草房。
机关内外
我们曾在紧靠十七度线的永灵区停留了几天,这里的同志对中国同志怀有最大的热情,一见面,我们就进入了无话不谈的境地。从这些谈话中,使我们了解:面对着美帝国主义和南越傀儡集团,这里的同志过着更紧张、更艰苦的生活。
从住的方面说来,这里的机关干部全部没有宿舍,都是工作在那里,住在那里。有些机关由于房屋不足,还是像抗战时期一样几个人一起睡大床。
工作之外,干部还要参加各种劳动。比如,农忙时,帮助农民生产,每年每人要参加十天水利工程的劳动,此外,还要参加机关生产,自给一部分粮食和副食品。去年,平均自给粮食二十五公斤,菜五十公斤,肉类五公斤。
干部全部参加机关民兵队,一个机关就是一个民兵的基层组织。平时,操练武器,修筑工事,一有情况,立刻就可以投入战斗。一个干部,既是劳动者,又是战斗员。就这样,他们在十七度线上,度过了整整十年。
十年来,敌人从海上,陆上,无数次地派遣特务和别动队。但是,在人民军和干部民兵、群众民兵的配合下,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了失败。
干部的这种艰苦生活,使广大群众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他们说:只有人民的干部才能长期地过这样的生活。永灵区干部的家属,绝大部分都住在农村里,干部们很少能够回家照看。可是,当地的群众却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们的家庭。
在机关中,干部们过着集体生活,大家能够互相勉励,自觉地经受着艰苦的锻炼。就是远离机关,单独在外工作的同志,也和在机关一样,甚至比机关更加艰苦地经受着锻炼。
这里,介绍阮才维同志领导的一个商业组在边远地区开展工作的故事:
十七度线附近,有一座高山,这里居住的群众都是少数民族。过去,用很落后的方式进行生产,生活非常贫困。
阮才维领导的商业组来这里后,为了减少货物的运费,每次运货时,前面是大象驮运,后面是商业组同志自己背运。一个人背上三十公斤货物,随着大象蹒跚的脚步,爬山越岭,整整走四天,才能到达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
此后,把货物送给群众,又要自己背起来,走半天,到一个村庄,再走一天,再到一个村庄。为了满足群众的需要,他们年复一年地行进在这样遥远的途程上。
这里的群众过去对数字的概念不十分精确,出售土产时,多少年来,一直受着投机商人的欺骗。商业组来这里后,不仅按斤论两地收购群众的土产,而且教给群众计算的方法。
山上没有猪,商业组同志把小猪背上山来,交群众喂养。山上从来不犁田,商业组同志自己制造犁,驾起耕牛犁给当地群众看。群众看到犁田的好处,商业组同志就选一些青年来,具体教他们学习犁田。农业上其他技术问题也这样一个个地解决。去年,这里变成有史以来的余粮地区。
在这样边远的山区,商业组同志像在机关一样,同样进行生产和学习文化。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现在他们开荒生产的粮食,将达到自给的程度。他们的文化学习,也有了很大发展,当地干部参加进来,成为一个相当大的文化班。山区群众中也成立了许多扫盲班,有的班已经学习四年级或五年级的课程。
由于获得这些成绩,这个商业组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动组”的光荣称号。当地群众说:他们不是生意人,是胡伯伯派来帮助过好日子的人。
一 脉 相 承
这些所见所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它说明:艰苦朴素在越南同志中确实已经成风。追溯起来,它并不是于抗战中开始,而是开始于更早的时候。
越南劳动党从一九三○年建党以来,长期地处于地下斗争中。当时,人民生活异常穷困,革命者只能住在工人和贫农家里,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挨饿是经常的事。
在当时,还有比这更苦的生活,那就是遭受敌人逮捕以后的监禁或流放的生活。越南的领导同志几乎全都坐过牢,他们都经历了这样严格的考验。
八月革命,越南人民夺取了政权。越南党最担心的是,有了政权,干部忘记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胡主席当时就提出要和群众同甘共苦,要反对坐官思想。他自己就是穿着一套咔叽布制服登上巴亭广场主席台,宣读了有名的“独立宣言”。在胡志明主席的影响下,广大干部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经过八年抗战,革命力量第二次回到河内,胡主席和劳动党中央又一再强调继承革命传统。十年来,经常结合重大的节日和南方斗争,在干部和人民中展开各种宣传运动,使干部和人民永远记住过去艰苦岁月的生活,使干部和人民经常记住祖国尚未统一,南方人民正在进行着英勇的斗争。
十年来,越南干部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以工资来说,最低二十七元,最高二百四十五元,两者相差仅八倍多一点。在工厂,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相当于一个省委书记的工资。在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般的高于基层干部的生活水平。
古往今来,有谁能够自己度着艰苦朴素的生活而为广大群众谋取幸福呢?古往今来,有谁能够十年、十八年以至三十多年保持革命精神毫不改变呢?古往今来,又有谁能够在夺取政权以后依然和豪华奢侈的生活绝缘呢?在越南历史上,只有劳动党和胡主席领导下的干部做到了这一点。
可是,越南同志并不是为艰苦而艰苦,而是有着更高尚,更远大的理想。这就是自力更生、克勤克俭地建设社会主义和支援南方人民的爱国斗争,使南北三千万同胞重新团聚在一个大家庭里,一同走向美好幸福的明天。现在,北方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南方的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辉煌的胜利,越南同志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流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